Workflow
AC结合疫苗
icon
搜索文档
定增预案后股东抛减持计划 破伤风疫苗龙头欧林生物突然终止定增
经济观察网· 2025-09-02 22:25
公司定增终止决定 - 公司于8月31日公告终止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并撤回相关申请文件[1][2] - 定增计划始于2024年4月 2025年6月公告预案 拟发行对象认购金额合计1.75亿元[1] - 终止原因为鉴于当前市场情况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及发展规划等诸多因素[2] 募投项目内容与现状 - 募集资金原计划投资于疫苗研发生产基地技术改造项目 总投资额约2.9亿元 拟使用募集资金1.75亿元[1][2] - 项目旨在改善主力产品生产基础条件 提升生产效率及产品性能品质稳定性 为研发成果转化提供产线支撑[1][2] - 公司现有约8万平方米GMP基地 含3条原液生产线4条分装线2条包装线 部分生产线自动化程度低设备老化导致生产效率较低[1] - 终止定增后技术改造项目仍按计划有序推进[2] 公司财务与经营状况 - 公司货币资金为1.84亿元 总负债9.02亿元 继续推进技改项目可能对现金流造成较大压力[2]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19.69万元 中短期经营盈利不足以支撑技改项目[2] - 核心产品包括吸附破伤风疫苗Hib结合疫苗AC结合疫苗 吸附破伤风疫苗国内市场占有率持续多年领先[1] 股价波动与市场反应 - 定增发行定价基准日为2025年6月17日 发行价格不低于前20个交易日股价均价80% 定为13.71元/股[3] - 股价从6月17日收盘价16.17元上涨至9月2日收盘价28.87元 涨幅超过78%[3] - 8月20日公司发布股价异常波动公告 称累计涨幅较大超过同行业及上证指数 可能存在短期市场过热风险[3] - 部分投资者认为终止定增可能与股价涨幅过大有关 因增发价格大幅低于二级市场价格[2] 控股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上海武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于7月22日公告减持计划 拟减持不超过1217.8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3%)[4] - 减持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 将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在公告15个交易日后3个月内进行[4] - 实际控制人樊绍文樊钒及董事陈爱民承诺通过上海武山间接持有股份不参与本次减持[4]
欧林生物终止1.75亿定增,相关项目仍按计划推进
贝壳财经· 2025-09-01 22:12
公司融资决策 - 公司决定终止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并撤回相关申请文件[1] - 终止原因为鉴于当前市场情况及公司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划等诸多因素[1] - 此次定增计划始于2024年4月24日董事会审议通过相关议案[1] 定增计划详情 - 发行价格为13.71元/股 拟发行股份数量为12785769股[2] - 发行对象拟认购金额合计为1.75亿元[2] - 募集资金净额拟投资于疫苗研发生产基地技术改造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额2.9亿元[2] 项目投资规划 - 技术改造项目拟使用本次发行募集资金1.75亿元[2] - 项目涉及对破伤风车间、多糖车间、冻干车间等主要生产车间进行升级改造[2] - 包括对生产配套相关的设施设备进行技术改造 用于原有疫苗产品的生产[2]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生产经营一切正常 疫苗研发生产基地技术改造项目仍按计划有序推进[1]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06亿元 同比增长35.17%[3] -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19.69万元 同比扭亏为盈[3] 财务指标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总资产为18.36亿元 较年初增长1.62%[3] - 货币资金1.84亿元 总负债9.02亿元 较年初增长3.24%[3] - 资产负债率为49.11% 应收账款净额为6.17亿元 占流动资产比例为67.95%[3] 业务构成 - 公司主要从事人用疫苗的研发、生产和销售[3] - 吸附破伤风疫苗、Hib结合疫苗及AC结合疫苗为现阶段主力产品[3] - 主力产品系公司销售收入及经营现金流的主要来源[3]
欧林生物拟收购控股子公司15%股权,终止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
证券时报网· 2025-08-31 18:18
股权收购交易 - 欧林生物拟以不超过4500万元自筹资金通过竞价方式收购一号基金及菁创基金合计持有的新诺明生物15%股权(其中8.11%来自一号基金,6.89%来自菁创基金)[1] - 交易完成后欧林生物对新诺明生物的持股比例从84.13%提升至99.13%,剩余0.87%由成都欧诺众合企业管理中心持有[1] - 新诺明生物主营业务涵盖医学研究、技术开发及进出口服务[1] 战略协同与运营影响 - 收购旨在提升对子公司的控制力与管理效率,增强整体战略协同与资源整合能力[2] - 交易不会改变合并报表范围,且不会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产生重大不利影响[2] - 最终成交价格及交易完成时间取决于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竞价结果[2] 核心业务与研发布局 - 公司专注于人用疫苗领域,已上市吸附破伤风疫苗(市占率持续领先)、Hib结合疫苗和AC结合疫苗三大核心产品[2] - 研发管线聚焦"超级细菌"与"成人疫苗"方向,涵盖重组金葡菌疫苗(Ⅲ期临床全部入组完成)、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等4个全球1.1类新药[3] - 营销网络覆盖全国,并建立完善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2] 融资计划调整 - 终止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计划(原拟募集1.25亿元),撤回相关申请文件[4] - 原募集资金拟用于疫苗研发生产基地技术改造项目,旨在提升生产效率、产品稳定性及管线储备[3] - 项目仍按计划推进,终止发行不会对日常生产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4]
欧林生物上半年实现扭亏 吸附破伤风疫苗销量增长明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21:33
财务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06亿元,同比增长35.17% [1] - 归母净利润1319.69万元,较上年同期-3071.92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1] -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72.36万元,亦成功扭亏 [1] 核心产品与收入结构 - 吸附破伤风疫苗是核心主要产品,2024年单产品年销售收入首次突破5亿元,同比增长15.7%,占总营收比例90.99% [3] - 2019年至2023年吸附破伤风疫苗营收分别为1.3亿元、2.91亿元、3.93亿元、4.38亿元和4.63亿元,占当期总营收比重分别为72.57%、90.94%、80.6%、79.94%和93.32% [3] - 已上市疫苗产品还包括Hib结合疫苗和AC结合疫苗 [1] 研发投入与管线进展 - 费用化研发投入5877.75万元,同比下降21.93%,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从上年同期57.73%降至21.33% [1] - 研发投入总额减少主要因去年同期发生AC结合疫苗IV期临床试验费用及流感疫苗技术转让费用,本报告期未发生上述费用 [2] - 金葡菌疫苗完成III期临床试验全部受试者入组,临床开发进度领先,全球范围内暂未有成功获批上市的金葡菌疫苗,国内仅公司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3] - 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重组鲍曼不动杆菌蛋白疫苗、铜绿假单细胞菌疫苗等创新产品仍处于临床前或早期临床阶段 [3] 市场前景与产品依赖 - 吸附破伤风疫苗市场需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预计2030年狂犬疫苗接种人群和破伤风被动免疫患者市场渗透率分别为10%和30%,目前渗透率远不及该数字 [3] - 公司在一定时期内还将依赖吸附破伤风疫苗等已上市产品贡献收入 [4]
智飞生物中报史上首亏 短期借款增105亿流动性压力待解
长江商报· 2025-08-21 16:07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9.19亿元 同比下降73.06% [1][3] - 归母净利润亏损5.97亿元 上年同期盈利22.34亿元 [1][3] - 连续四个季度亏损 2024年三季度至2025年二季度均出现亏损 [4] - 分季度看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79.16% 二季度下降62.92% [4] 产品批签发情况 - 自主产品AC结合疫苗批签发43.10万支 同比下降58.10% [5] - 自主产品Hib疫苗批签发58.37万支 同比下降66.46% [5] - 代理九价HPV疫苗批签发423.88万支 同比下降76.80% [5] - 代理重组带状疱疹疫苗批签发57.47万支 同比下降64.24% [6] - 23价肺炎疫苗、四价HPV疫苗及灭活甲肝疫苗批签发量均为0 [5] 研发投入与国际化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6.35亿元 [2][7] - 十余项研发管线取得突破性进展 涵盖注册申报和临床阶段推进 [7] - 四价流脑多糖疫苗持续供应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等国家 [8] - 23价肺炎疫苗获得菲律宾GMP证书 正在多国进行上市注册 [8] 财务状况 - 应收账款135.18亿元 较上年同期减少119.54亿元 [2][8] - 经营现金流净额15.64亿元 同比增长609% [2][8] - 货币资金25.66亿元 同比减少30.2亿元 [8] - 短期借款139.64亿元 同比增加105.22亿元 [2][8] - 财务费用1.45亿元 同比增长602.70% [8] - 拟发行公司债券募资不超过60亿元优化债务结构 [8] 业绩变动原因 - 民众接种意愿下降及市场需求变化导致营收大幅下降 [2][4] - 行业整体短期承压明显 全社会疫苗信心尚在恢复中 [4] - 公司积极优化经营策略 在创新研发和国际化方面取得突破 [2][7]
智飞生物市场变化中报史上首亏 短期借款增105亿流动性压力待解
长江商报· 2025-08-21 07:44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9亿元 同比下降73% [1][4] - 归母净利润亏损5.97亿元 上年同期盈利22.34亿元 [1][4] - 连续四个季度亏损 2024年三季度至2025年二季度均出现亏损 [5] - 分季度看 2025年Q1/Q2营收分别下降79%和63% 净利润分别下降121%和138% [5] 产品批签发量 - 自主产品AC结合疫苗43.1万支同比下降58% Hib疫苗58.37万支同比下降66% [6] - 代理默沙东九价HPV疫苗423.88万支同比下降77% 进口23价肺炎疫苗57.19万支同比下降32% [6] - 代理GSK重组带状疱疹疫苗57.47万支同比下降64% [7] - 四价HPV疫苗和灭活甲肝疫苗批签发量均为0 [6] 研发与国际化 - 上半年研发投入6.35亿元 [3][8] - 十余项研发管线取得突破性进展 涵盖注册申报和临床推进 [8] - 自主产品四价流脑疫苗出口印尼、尼日利亚等多国 [9] - 23价肺炎疫苗获得菲律宾GMP证书 正在多国注册上市 [9] 财务状况 - 应收账款135亿元 较上年同期减少120亿元 [3][9] - 经营现金流净额15.64亿元 同比增长609% [3][10] - 货币资金25.66亿元 短期借款139.64亿元 存在流动性缺口 [3][10] - 财务费用1.45亿元 同比增长603% [12] - 拟发行公司债券募资不超过60亿元优化债务结构 [11] 行业环境 - 受民众接种意愿下降和市场需求变化影响 行业整体承压 [2][5] - 公司与默沙东合作推进九价HPV疫苗男性适应症获批 [8] - 与GSK重新签订带状疱疹疫苗经销协议 [8]
欧林生物: 成都欧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本次募集资金投向属于科技创新领域的说明(二次修订稿)
证券之星· 2025-08-19 00:17
公司主营业务 - 专注于人用疫苗研发、生产及销售的生物制药企业 已形成"阶梯有序、重点突破、多产品储备"的研发格局 [1] - 已上市产品包括吸附破伤风疫苗、Hib结合疫苗和AC结合疫苗3种产品 [1] - 在研产品包括重组金葡菌疫苗、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MDCK细胞)、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大肠杆菌)等多种产品 [1]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 -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亿元且不超过最近一年末净资产的20% 拟认购金额合计12,529.29万元 [2] - 募集资金净额拟全部投入"疫苗研发生产基地技术改造项目" 项目总投资额29,000.00万元 [2] - 项目通过新旧生产线置换方式实现技术改造 保持产能总体稳定 [3] 技术改造具体内容 - 对破伤风车间、多糖车间、冻干车间等主要生产车间进行升级改造 [2] - 新建吸附破伤风疫苗、多糖疫苗(AC结合疫苗、Hib疫苗)生产线 [3] - 配套建设半成品配制区、成品库等设施 替换2号生产大楼的老旧生产线 [3] 项目建设必要性 - 适应疫苗行业发展趋势 满足精细化生产管理和专业化产品运营需求 [4] - 提升产线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 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4] - 改善主力产品生产基础条件 保障安全稳定生产 [5] - 吸附破伤风疫苗、Hib结合疫苗及AC结合疫苗是公司销售收入及经营现金流的主要来源 [5] 项目可行性分析 - 符合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政策导向 [6] - 公司拥有4条疫苗原液生产线、4条分装线 生产管理团队经验丰富 [7] - 建立了覆盖GMP、GSP、EHS、ISO9001等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 [7] - 核心管理团队稳定 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知识 [8] - 拥有八大疫苗研发产业化平台 具备完整的研发和产业化能力 [9] 项目实施细节 - 实施主体为欧林生物 总投资29,000.00万元 拟使用募集资金12,529.29万元 [9] - 项目地址位于成都市高新区天欣路99号现有生产基地 [10] - 计划建设周期4年 目前已进入设备采购制造、车间装修施工和设备安装调试阶段 [10] - 已取得四川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和环评批复 [11] 项目经济效益 - 属于技术改造项目 不涉及新增产品和产能 不产生直接财务效益 [12] - 旨在保障核心产品持续稳定生产 提升产品性能、品质和稳定性 [12] 科技创新属性 - 生物医药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 疫苗行业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 [12] - 符合"十四五"规划关于加快疫苗创新产品产业化的发展方向 [13] - 项目实施将提升自动化、智能化制造水平 属于科技创新领域 [14] - 为研发成果转化提供产线能力支撑 持续提升公司科技创新实力 [15]
一个月内先发布定增预案后披露减持计划 欧林生物称拟减持股份为控股股东在公司IPO前取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3 23:27
控股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上海武山计划减持不超过1217.8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3%,套现金额或超2亿元(按22.11元/股计算)[1][2] - 减持原因为投资项目退出及资金安排需要,股份来源为IPO前取得[2] - 实际控制人樊绍文、樊钒及董事陈爱民承诺不参与本次减持,间接持有股份比例分别为47.22%、6.78%和20%[1][2] 定增与市场争议 - 6月发布定增预案拟募资1.75亿元,用于疫苗研发生产基地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2.90亿元)[2] - 定增对象与减持主体无关联,减持股份为IPO前取得且不参与日常经营[2] - 市场争议源于一个月内先后发布定增预案和减持计划[1][2] 股价与财务表现 - 股价年初至今上涨超100%,市值从43亿元增长至90亿元[2] - 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8.69%和18.24%,扣非净利润增长230.01%[3] - 2024年一季度营收8749万元(同比+23.6%),归母净利润亏损707万元(同比收窄),扣非净利润亏损1102万元(2024年同期亏损2784万元)[3] 产品管线与研发进展 - 主要商业化产品为吸附破伤风疫苗,另有Hib结合疫苗和AC结合疫苗已上市[3] - 在研管线包括重组金葡菌疫苗(Ⅲ期临床入组5000余例/计划6000例)[3] - 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获澳大利亚I期临床许可,三价/四价流感疫苗获中国临床试验通知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