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产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1

搜索文档
人形机器人,从“手搓”走向量产
第一财经· 2025-06-28 11:04
2025.06. 28 本文字数:2809,阅读时长大约4.5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郑栩彤 人形机器人正在从实验室"手搓"走向工厂制造。 在深圳,创业公司智平方正在规划自建产线,以实现2028年万台场景应用的商业目标。另一家瞄准 工业应用的人形机器人厂商近日告诉记者,公司原本是工程师手动组装机器人,现在也在计划建三个 工厂。 机器人产量要增加就需要告别"手搓"、建立产线。随着人形机器人产量望向增长,供应链厂商也在加 码。6月26日,领益智造宣布公司将"All In"具身智能。记者了解到,该公司打算切入三类业务,包括 核心零部件和总成研发设计、全方位硬件服务、工业应用场景落地开发,目标是成为全球前三的具身 智能硬件制造商。领益智造是消费电子硬件上游零部件厂商,是"果链"厂商,此前也进入了汽车供应 链,今年以来则在加码机器人。 记者了解到,供应链厂商进入人形机器人领域,要解决的远不止产能问题,还涉及如何推动零部件标 准化、如何降本等问题。 望向规模化生产 今年年初,智元机器人的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下线,吹响了国内人形机器人量产的号角。更多 厂商在计划建设产线、扩大产量。 6月,智平方一边推动通用智能机器 ...
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手搓”走向量产,供应链厂商加码制造
第一财经· 2025-06-27 21:14
行业趋势 - 人形机器人正在从实验室手工制造转向工厂规模化生产,多家公司如智平方、智元机器人、优必选等已开始规划或建设产线 [1][2] - 供应链厂商如领益智造加码人形机器人领域,目标成为全球前三的具身智能硬件制造商,切入核心零部件研发、硬件服务及场景开发 [1][3] - 国内人形机器人价格明显低于海外,得益于庞大内需市场“以量制价”及成熟供应链提供的低成本替代部件 [5] 公司动态 - 智平方规划自建产线,目标2028年实现万台应用,2033年拓展至百万台规模 [1][2] - 领益智造已建成多条核心零部件产线(滚柱丝杆、空心杯电机等),拥有约20条手工组装线,灵巧手组装线已量产,客户包括越疆机器人、智元机器人等 [3] - 领益智造与智元机器人合资成立新公司,经营范围涵盖智能机器人研发和销售 [2] 生产挑战 - 零部件标准化尚未实现,定制化需求导致供应商成本高企,行业存在重复投资和内耗问题 [6] - 整机组装工艺复杂,软硬件定规难度大,例如特斯拉若未完成定规则无法实现每周几百台产量 [7] - 材料开发成为供应链新机会,3C领域材料(碳纤维、注塑材料)或应用于机器人减重,氮化镓有望用于关节无刷电机 [7][8] 供应链协同 - 人形机器人40%-50%供应链与新能源汽车重合,30%-40%基于3C消费电子 [4] - 领益智造计划通过下游对接多家机器人公司,推动上游模组厂开发通用标品以降低成本 [6] - 行业需解决组装效率问题,例如数字华夏提到量产超1000台需硬件与算法设计高度匹配 [7] 技术应用 - 氮化镓因其高功率密度优势,可能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关节无刷电机,单台需约40个无刷电机 [8] - 领益智造将消费电子制造标准(精密度、一致性)引入机器人生产体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