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通用具身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人形机器人,从“手搓”走向量产
第一财经· 2025-06-28 11:04
2025.06. 28 本文字数:2809,阅读时长大约4.5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郑栩彤 人形机器人正在从实验室"手搓"走向工厂制造。 在深圳,创业公司智平方正在规划自建产线,以实现2028年万台场景应用的商业目标。另一家瞄准 工业应用的人形机器人厂商近日告诉记者,公司原本是工程师手动组装机器人,现在也在计划建三个 工厂。 机器人产量要增加就需要告别"手搓"、建立产线。随着人形机器人产量望向增长,供应链厂商也在加 码。6月26日,领益智造宣布公司将"All In"具身智能。记者了解到,该公司打算切入三类业务,包括 核心零部件和总成研发设计、全方位硬件服务、工业应用场景落地开发,目标是成为全球前三的具身 智能硬件制造商。领益智造是消费电子硬件上游零部件厂商,是"果链"厂商,此前也进入了汽车供应 链,今年以来则在加码机器人。 记者了解到,供应链厂商进入人形机器人领域,要解决的远不止产能问题,还涉及如何推动零部件标 准化、如何降本等问题。 望向规模化生产 今年年初,智元机器人的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下线,吹响了国内人形机器人量产的号角。更多 厂商在计划建设产线、扩大产量。 6月,智平方一边推动通用智能机器 ...
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手搓”走向量产,供应链厂商加码制造
第一财经· 2025-06-27 21:14
行业趋势 - 人形机器人正在从实验室手工制造转向工厂规模化生产,多家公司如智平方、智元机器人、优必选等已开始规划或建设产线 [1][2] - 供应链厂商如领益智造加码人形机器人领域,目标成为全球前三的具身智能硬件制造商,切入核心零部件研发、硬件服务及场景开发 [1][3] - 国内人形机器人价格明显低于海外,得益于庞大内需市场“以量制价”及成熟供应链提供的低成本替代部件 [5] 公司动态 - 智平方规划自建产线,目标2028年实现万台应用,2033年拓展至百万台规模 [1][2] - 领益智造已建成多条核心零部件产线(滚柱丝杆、空心杯电机等),拥有约20条手工组装线,灵巧手组装线已量产,客户包括越疆机器人、智元机器人等 [3] - 领益智造与智元机器人合资成立新公司,经营范围涵盖智能机器人研发和销售 [2] 生产挑战 - 零部件标准化尚未实现,定制化需求导致供应商成本高企,行业存在重复投资和内耗问题 [6] - 整机组装工艺复杂,软硬件定规难度大,例如特斯拉若未完成定规则无法实现每周几百台产量 [7] - 材料开发成为供应链新机会,3C领域材料(碳纤维、注塑材料)或应用于机器人减重,氮化镓有望用于关节无刷电机 [7][8] 供应链协同 - 人形机器人40%-50%供应链与新能源汽车重合,30%-40%基于3C消费电子 [4] - 领益智造计划通过下游对接多家机器人公司,推动上游模组厂开发通用标品以降低成本 [6] - 行业需解决组装效率问题,例如数字华夏提到量产超1000台需硬件与算法设计高度匹配 [7] 技术应用 - 氮化镓因其高功率密度优势,可能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关节无刷电机,单台需约40个无刷电机 [8] - 领益智造将消费电子制造标准(精密度、一致性)引入机器人生产体系 [3]
机器人圈大消息!刘强东投了稚晖君
证券时报网· 2025-05-29 19:05
公司融资动态 - 智元机器人新增两位投资人: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上海具身智创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1] - 京东科技为京东云计算全资子公司,上海具身智创基金目标规模10亿元人民币,首关5.6亿元人民币[2] - 上海具身智创基金由上海国资母基金、浦东创投、张江集团共同出资,聚焦具身智能产业链[2] - 公司股东阵容豪华,包括腾讯、高瓴、比亚迪、软通动力、红杉、上汽等一线机构和企业[2] 公司背景与团队 - 智元机器人成立于2023年2月,同年跻身"独角兽"行列[3] - 公司致力于AI+机器人融合创新,打造通用具身机器人产品及生态[3] - 联合创始团队包括华为原副总裁邓泰华和知名科技UP主稚晖君(彭志辉)[3] - 彭志辉为华为"天才少年计划"成员,B站粉丝超280万,科技圈KOL[4] 技术与产品进展 - 公司构建"本体+AI"全栈技术,拥有远征、精灵、灵犀三大机器人家族[3] - 2025年1月实现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量产下线,刷新行业纪录[3] - 成立半年发布首款产品远征A1,2024年1月制造工厂落地上海[5] - 2024年8月发布远征A2及灵犀X1系列产品,9月自建3000+平数采工厂[5] 行业合作与拓展 - 2024年2月与富临精工等企业合资设立人形机器人项目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5] - 合作方整合资源开发人形机器人市场应用,聚焦精密机械零部件、电关节等关键组件[5]
刘强东,投了稚晖君
投资界· 2025-05-28 14:41
迈向IPO。 作者 I 杨继云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传闻落地。投资界从多方获悉,智元机器人完成新一轮融资——京东、上海具身智能基 金成为新晋股东,此外红杉中国、上汽投资、TCL创投等老股东进行追投。 这是京东切入具身智能赛道后的又一个大动作。此前,京东已成立具身智能相关业务部 门,据悉内部也有多支团队布局具身等前沿方向的研发。 众所周知,智元机器人身后站着一位90后——创始人曾是华为"天才少年"、坐拥270万 粉丝的B站up主稚晖君彭志辉。创办两年来,智元机器人已经完成了9轮融资,估值达到 1 5 0亿元。随着稚晖君、王兴兴等人站上新一轮全球科技竞赛的舞台中央,具身智能正在 拉开真正的序幕。 京东也出手 他们都选了这位90后 根据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即智元机器人)的工商信息,5月2 2日股权变更后,智 元注册资本增加了约2 1 7 . 8 6万元。其中京东科技、上海具身智创均获得6 1 . 8 9 0 9万元注 此外,这也是上海具身智能基金的第一笔对外投资。今年4月,上海国投公司与浦东新区 联合发起成立上海具身智能基金,落地张江,目标规模10亿元,首关5 . 6亿元。 他们为什么都选择了智元 ...
打造全球青年创新创业“会客厅”的进阶之路‌
第一财经· 2025-05-01 20:03
5月10日,第六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即将拉开帷幕。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上海承担着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历史使命,要抢抓机遇,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牵引,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5月10日,第六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以下简称"50人论坛")即将拉开帷幕。历经五年淬炼,这一以"青年与城市共成长"为核心理念的论坛,已 成为面向世界的"创新创业会客厅"和服务青年的"创新创业生态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上海正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为全球青年搭建一个"闯上海、 创巅峰"的舞台。 即日起,中国新闻社、解放日报、文汇报陆续推出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专题专栏,小舟与您一同回顾过去五届论坛的进阶之路,一起迎接即将启幕 的崭新未来→ 从"1.0"到"2.0+": 眼下,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中的"青年使命"尤为关键。习近平总书记近日考察上海时强调的"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目标,对青年而言既 是机遇,更是责任。上海以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战略性产业为突破口,正在形成"青年与城市双向赋能"的良性循环。 在徐汇西岸,作为7个青年创新创业基 ...
解放日报:这是一场需要定力和实力的“科技长征”
新浪财经· 2025-04-30 08:19
与总书记互动,让创新创业企业与青年人才久久难以平静,干事奋斗的动力 是力和实力的"和 地变同"是位于上海市给汇区的人工智能交换型专业解化和加速平台,总是全国商个大模型到新生态地区 本报记者 李彦 查看 舒丹 4月2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 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宣宁 随同下,采到位于徐汇区的上海"模速空间"大 椰母创领生态社区调研 "原地空间"是上海市打造的人工智能之 模型专业孵化网加速平台,已人驻全山100余 家,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赛看重点孵化公 业的大模型产品展示,所取相关技术研发和企 业生产经营介绍。在"模则空间"3层,习近平 总书记同意矮青年创新人才亲切交流 复回味体会总书记的歌导嘱托,并且倍唱了进 公开幕有斗的动力 赋能未来为老百姓创造好生活 今天我们向总书记汇报了上海在基础大 懒型上的生态,大模型是人工智能最关键的技 术环节,而多模态大圆型又是上海的一个重 点。"上海市人工智能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委 员印奇在现场周示 AI技术在机器人,汽车、于 机等各个领域的应用。他认为,多模容大模型 络在未来和削造业资际配覧,翻译开册为经营 的超级助手 在听取印奇汇报时,尽书记得关心人工餐 端枝术 ...
智元机器人与Physical Intelligence达成合作,罗剑岚加入智元出任首席科学家
IPO早知道· 2025-04-02 18:41
引领具身智能全球创新。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 Stone Jin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据 IPO早知道消息, 智元机器人 日前 与国际顶尖具身智能公司 Physical Intelligence(Pi)携 手,双方将围绕动态环境下的长周期复杂任务,在具身智能领域展开深度技术合作。 目前, 智元机器人与 Pi的合作已经初具成效,可以实现一个通用模型根据不同的指令输入执行多个 任务,也可以适配多种末端执行器,包括灵巧手和夹爪,同时可以兼容鱼眼和针孔相机等多种传感 器。 Pi 作为 全球具身智能技术领导者,专注于将通用人工智能( AGI)技术应用于现实物理世界,由包 括具身智能领域先驱Sergey Levine, Chelsea Finn教授在内的全球顶尖科学家、工程师、机器人 学者共同创立,研发了π0、Hi Robot等先进具身模型。 智元机器人致力以 AI+机器人的融合创新,打造世界级领先的通用具身机器人产品及应用生态。智元 机器人构建了领先的机器人"本体+AI"全栈技术,在具身智能领域拥有本体-数据-模型三位一体全栈 布局,量产下线超过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 此外, 罗剑岚博士 ...
人形机器人:政策助力下的技术与市场双突破
Wind万得· 2025-03-12 06:35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具身智能”“智能机器人”,机器人产业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人形机器人作为典型代表近两年快速发展,文章对其政策、进展、投融资情况进行分析探讨 [1][3][4] 政策助力人形机器人发展 - 2023年10月工信部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颠覆性产品,并明确2025年初步建立创新体系、关键技术突破并批量生产,2027年加速规模化发展、融入实体经济 [2]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发展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及智能制造装备,首次提及“具身智能”“智能机器人”,提升机器人产业至国家战略高度 [3][4] - 2025年各地区《政府工作报告》中,人形机器人成高频热词,安徽、北京等多地提及相关发展内容 [4][5] - 2025年多个养老相关政策出台提及机器人,如中央印发意见推动人形机器人等技术产品研发应用,北京发布计划开展具身智能产品攻关 [6] 人形机器人最新进展 技术方面 - 2025年1月众擎机器人SE01进行“多地形长距离的稳定性测试”,步态自然;2月PM01完成全球首例前空翻,同期上海机构发布使人形机器人快速稳定站立算法 [7] - 3月优必选Walker S1开展全球首例多台、多场景、多任务协同实训,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可实现720度回旋踢,中移、华为、乐聚发布全球首款搭载5G - A技术人形机器人 [8] - 4月13日北京亦庄将举办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可直观看到技术进步,促进普及 [8] 商业化方面 - 2025年1月智元机器人通用具身机器人量产达1000台,累计近2000台;开普勒机器人降本并获欧美大量预订单;乐聚1月交付第100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预计2025年产量500 - 1000台 [9] - 业内预计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国产价格降至百万元以内且将进一步下降 [9] 海外情况 - 马斯克称特斯拉2025年生产数千台Optimus,若顺利2026年产量5 - 10万台,2027年达50万台 [10] - Figure 2月发布Helix模型,人形机器人部署于美国客户物流场景,计划四年交付10万台 [10] 发展阶段 - 小鹏汽车将通用机器人分5个能力等级,现阶段基本处于L2,量产目标L3,需达L4才可能进入千家万户,仍需数年甚至更长时间 [10] - 高盛调研称人形机器人技术拐点不明朗,宇树科技表示未来2 - 3年难达人类工人效率,有实际意义应用预计5 - 10年后出现 [11] 人形机器人投融动态 - 2025年以来国内人形机器人相关融资14起,合计超20亿元,以早期融资为主,8起融资金额超1亿元,表明机构乐观但竞争加剧 [12] - 展示2025年以来国内人形机器人赛道主要投融事件,包括智平方、松延动力等公司的融资轮次、金额、投资方等信息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