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陵味稻
icon
搜索文档
南京整建制开展稻麦轮作单产提升项目片区建设
新华日报· 2025-11-17 08:03
文章核心观点 - 南京市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科技赋能和品牌化运营,推动稻米产业实现单产提升、品牌增值和三产融合,显著提高了产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1][2][3][4][5][6] 单产提升与科技应用 - 南京市130余万亩水稻大部分已收割,其中优良食味稻占比达70%,今年水稻产量较上年明显提升 [1] - 规划建设45万亩三级项目片区,遴选7个专家技术团队为规模种植主体提供全周期技术服务 [2] - 核心种植区优良品种覆盖率100%,高淳区区域水稻全程机械化水平达97.8% [2] - 精准定量栽培技术、农机智能控制系统、哈茨木霉生物有机肥等先进技术广泛应用 [2] - “南粳46”亩产预计达650公斤 [1] 品牌建设与效益增长 - “金陵味稻”区域公用品牌通过“订单基地+母子品牌”和“六统一”种植管理模式建立全链条质量管控体系 [3] - 加入“金陵味稻”后,精包装优质大米每斤能卖到8—10元,实现从“卖产品”到“卖品牌”的跨越 [3] - 六合区龙袍街道赵坝村村集体收入从65.5万元跃升至近200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超25500元 [4] - 依托品牌溢价与单产提升,每亩每年增收超百元且持续稳定增长 [4] 三产融合与产业链升级 - 溧水区和凤镇吴村桥村将稻米种植与乌饭文化结合,推出农文旅融合项目,吸引游客体验农耕乐趣和制作特色食品 [5] - 产业链前端通过土地流转和设施升级夯实基础,六合区立友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流转2600多亩土地集中经营,配套建设烘干房、仓储设施 [6] - 产业链中端龙头企业加速技术革新,天纬农业公司升级发芽糙米生产线使产品附加值提升40%,远望富硒公司建成全省首条富硒米糠油生产线,每吨米糠新增产值超万元 [6] - 南京市本级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产业发展,2025年将加大对智慧农业、绿色农业的投入,推动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6]
南京第二场“地产绿色优质农产品进万家”活动举行
南京日报· 2025-07-02 07:37
产销对接会概况 - 2025年南京第二场"地产绿色优质农产品进万家"产销对接会金融企业专场于6月30日举行,32家在宁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及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代表参加 [1] - 展示区涵盖"食礼秦淮""金陵味稻"两大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及20家农业主体,带来粮油、乳制品、禽蛋等九大类155款绿色优质农产品 [1] - 部分绿色优质农产品已接入银行App销售渠道,消费者可直接通过银行App选购 [1] 金融与农业合作案例 - 招商银行南京分行与新农集团旗下雪松茶业合作推出"招福茶礼"系列雨花茶礼盒,融合本土文化元素,4月上架后销售近8000份,销售额达240万元 [2] - 招行计划与更多南京优质农产品经营主体合作,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助力农产品销售能力提升 [2] - 南京粮食集团晶润供应链与农业发展银行雨花区支行、宁波银行江宁支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3] - 新农品牌公司与维意供应链、邦诚农副产品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3]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展 - "食礼秦淮"品牌整合255家本地农业主体,涵盖1568种品类,覆盖全市涉农区 [3] - 该品牌自2020年运营以来累计带动授权主体销售14.55亿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