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赋能
搜索文档
南京整建制开展稻麦轮作单产提升项目片区建设
新华日报· 2025-11-17 08:03
文章核心观点 - 南京市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科技赋能和品牌化运营,推动稻米产业实现单产提升、品牌增值和三产融合,显著提高了产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1][2][3][4][5][6] 单产提升与科技应用 - 南京市130余万亩水稻大部分已收割,其中优良食味稻占比达70%,今年水稻产量较上年明显提升 [1] - 规划建设45万亩三级项目片区,遴选7个专家技术团队为规模种植主体提供全周期技术服务 [2] - 核心种植区优良品种覆盖率100%,高淳区区域水稻全程机械化水平达97.8% [2] - 精准定量栽培技术、农机智能控制系统、哈茨木霉生物有机肥等先进技术广泛应用 [2] - “南粳46”亩产预计达650公斤 [1] 品牌建设与效益增长 - “金陵味稻”区域公用品牌通过“订单基地+母子品牌”和“六统一”种植管理模式建立全链条质量管控体系 [3] - 加入“金陵味稻”后,精包装优质大米每斤能卖到8—10元,实现从“卖产品”到“卖品牌”的跨越 [3] - 六合区龙袍街道赵坝村村集体收入从65.5万元跃升至近200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超25500元 [4] - 依托品牌溢价与单产提升,每亩每年增收超百元且持续稳定增长 [4] 三产融合与产业链升级 - 溧水区和凤镇吴村桥村将稻米种植与乌饭文化结合,推出农文旅融合项目,吸引游客体验农耕乐趣和制作特色食品 [5] - 产业链前端通过土地流转和设施升级夯实基础,六合区立友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流转2600多亩土地集中经营,配套建设烘干房、仓储设施 [6] - 产业链中端龙头企业加速技术革新,天纬农业公司升级发芽糙米生产线使产品附加值提升40%,远望富硒公司建成全省首条富硒米糠油生产线,每吨米糠新增产值超万元 [6] - 南京市本级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产业发展,2025年将加大对智慧农业、绿色农业的投入,推动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6]
舟山带鱼集中上市 电商平台多举措提振消费
人民网· 2025-11-10 18:41
行业动态与市场背景 - 舟山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渔场,东海伏季休渔后的全面捕捞季已于9月16日全面开启 [1] - 舟山带鱼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品牌价值高达47.29亿元,年产量占全国带鱼的7%至10% [1] - 10月底至11月初是舟山带鱼的集中上市期 [1] 电商平台供应链模式创新 - 电商平台通过源头直采、品控升级等多元举措,让舟山带鱼直达餐桌 [1] - 平台采用"产地直采+全链路效率优化"模式,省去中间环节,首批包销200万斤野生捕捞带鱼 [1] - 平台推出"7+7"全链路计划,品质端实施生鲜溯源、源头驻场、神秘抽检等七大管控措施,服务端提供京东快递包邮、预约配送、买贵赔等七大保障 [2] - 该模式构建起从渔港到餐桌的可信链路,让企业专注生产 [2] 对产业链的影响与成效 - 电商平台的深度参与让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价值转化为消费动力 [2] - 平台模式让舟山中浩水产等企业专注生产,今年带鱼深加工产品销量同比上涨40%,企业订单量比去年翻了一番 [2] - 平台致力于构建健康商业生态,一端连接产业带工厂,另一端服务用户,让价值回归制造源头与消费终端 [2] - 京喜自营已服务3.7亿用户,链接全国260个产业带,其中近100家产业带工厂年销售过百万单 [2] 产品工艺与品质保障 - 在加工车间,精选的带鱼中段经标准化处理后,采用双螺旋单冻锁鲜技术,三十分钟内完成急速冷冻,最大限度锁住鲜味 [1] - 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常态化开展质量管控,推动产业标准化发展 [2] 模式总结与前景 - "产地直采+品牌赋能+全链保障"的模式为特色农产品上行开辟新路径,为消费市场注入持久活力 [3] - 该模式助力消费者享受"价优物美"的产品,同时让渔民和企业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3]
“疆品南下”再添新动力!45团前海镇“叶河明珠”品牌助力产业提质升级
南方农村报· 2025-10-25 22:31
活动概况 - “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45团前海镇2025年“叶河明珠”特色农产品推介活动于10月24日启动 [2][3] - 活动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和广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指导,旨在通过品牌赋能与产销对接,打通疆粤两地农产品双向流通的新路径 [3][4][5] 产业基础与资源 - 45团前海镇拥有42万亩耕地和10万亩林果地 [9] - 年产红枣5.5万吨、冰糖心苹果与香梨5万吨,其中红枣占特色作物产量的75% [9][10] - 红枣产业是支撑当地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 [10][11] 产业现代化与品牌建设 - 在广东援疆支持下,前海镇农业加速向现代化、规模化转型,已建成红枣精深加工产业园并引入先进加工设备 [15][16] - 组建瀚海绿洲、军垦本草、明远红枣三大红枣加工企业,推动7万亩红枣实现标准化种植 [16][17] - 为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活动上正式启用“叶河明珠”区域公共品牌,推动产品从“初级销售”向“品牌化运营”转型 [18][19][20] - “叶河明珠”品牌涵盖红枣系列、冰糖心苹果、香梨、红枣花蜜等12款产品,实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的三标一体管控 [24][25] 产销合作与市场拓展 - 全球特色农产品供应链(广州)公司等4家广州企业与图木舒克鸿程国有资产公司签署“叶河明珠”特色农副产品采购意向协议 [34][35] - 协议为当地特色农产品带来长期订单,标志着品牌正式扎根大湾区市场 [36][37] - 活动期间同步开启展销,展示红枣、苹果、香梨等特色产品及新疆美食,活动将持续至10月27日 [39][40][41] - 未来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依托粤疆协作优势,持续推动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发展,助力更多疆品进入广东及全国市场 [46][47][48]
内蒙肉牛价格逆势增长近50%,牛肉供不应求的格局反转!
搜狐财经· 2025-10-15 06:33
文章核心观点 - 内蒙古肉牛产业通过“产销协同、品牌赋能”的实践 在两年内实现产业格局反转 活牛价格从每公斤20元低谷跃升至近30元 行业从亏损转为供不应求 [3][8] 产销协同 - 产业破局第一步是构建“政府引导+协会牵头+企业联动”的产销协同机制 通过深入核心消费市场调研 精准对接广东省等鲜牛肉消费大省的需求缺口 [5] - 2024年5月产业大会上与广东省签约后 内蒙古活牛交易价格每公斤即时上涨1-2元 每头活牛均价增收千元左右 [5] - 2025年5月鄂尔多斯峰会上与粤、黔、川等地协会签下30万头高端肉牛订单 2025年6月深圳发布会达成107亿元合作大单 带动全产业链产值超300亿元 [5] - 物流模式创新实现“定点屠宰+专线运输+前置仓发运” 使内蒙古牛肉当天直达珠三角 肥牛运输途中损耗率从10%降至5-6% [5] 品牌建设 - 协会以“草原鲜味”为核心IP 推动产业从“资源输出”向“品牌输出”转型 通过制定团体标准和建立全链条质量追溯体系 使品牌成为“高端、绿色、可追溯”的代名词 [7] - 线上线下融合推广 线下打造蒙粤双主题体验店 线上依托大数据溯源平台实现“一码溯源” 年度IP“草原鲜牛肉美食节”搭建文化桥梁 [7] - 科技赋能联合12家院校院所突破17项核心技术 推广智能化养殖与智能分割 雪花牛肉产出率提升30% 出栏周期缩短60天 牛肉嫩度与氨基酸含量分别提升18-25% [7] 产业会议与生态构建 - 2025年5月全国肉牛产业产供销对接赋能峰会吸引全国27个省市千余名行业精英 围绕全链条议题深度对接 [8] - 会议推动建立“北牛南运、北肉南用”产业共同体 并搭建银企对接通道 协调金融机构推出低息贷款、牛价格指数保险等支持政策 [8] - 以西门塔尔牛为例 每公斤价格实现近50%的增幅 标志着跨区域产业协作进入实质运营阶段 [8]
江苏炜赋集团:将“确定性”写进基因里
新华日报· 2025-10-14 07:29
公司概况与财务实力 - 公司为1993年成立的南通本土老牌国企,总资产超过182亿元,信用评级为AA [1][3] - 公司旗下拥有实际管理企业18家,参股企业10家,荣获“中国品牌500强”等多项荣誉 [3] - 公司经历从综合企业到专业化地产置业集团的转型,定位为“城市建设+城市运营主力军” [1] 业务布局与项目开发 - 业务涵盖安置房、商品房、商业综合体等多个维度,开发了30多个安置房项目,总建筑面积近千万平方米 [1] - 商品房业务已从南通开发区拓展至如东、常熟、高邮等多个区域,打造多个楼盘 [1] - 2024年,炜赋·龙腾华府项目荣获第十一届“广厦奖”候选项目 [1] - 公司与招商蛇口等合作打造南通首个第四代叠墅“和园”,开启定制化高端人居新模式 [1] - 公司旗下炜赋建设、炜赋天鹏两家开发企业均持有国有一级开发资质 [2] 社区服务与运营创新 - 公司打造拎包入住型人才公寓炜赋·菁寓,其金桥青年社区的智慧人才服务系统入围2024年度全国城市更新租赁项目 [2] - 推行物业管理向高端物业服务转型,提供24小时保姆式服务清单,并探索“引摊入市”发展夜经济 [2] - 服务延伸至甜品咖啡、社区食堂、供应链配送、新能源充电桩布局及固废处理等领域 [2] - 能达大厦、公共文化中心成为省级示范项目,星湖花园、世家花园获评市级党建引领物业示范点 [2] 发展战略与产品理念 - 公司坚持绿色发展、技术创新与品牌赋能并重的战略,推动业务跨区域延伸 [1] - 采用“市场化运作+智慧化管理”构建多层次服务体系,致力于从“住有所居”升级到“住有优居” [2] - 热销楼盘以“一环两轴七节点”的景观架构设计,融合自然意境与社区功能 [2] - 公司秉持长期主义,不追求短期热度,选择扎根当地持续输出确定性 [3]
省局广告“三助工程”邢台企业对接会暨全省产业集群入企帮扶活动首站在我市举办
搜狐财经· 2025-09-29 21:40
活动概述 -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广告“三助工程”邢台企业对接会暨全省产业集群入企帮扶活动于9月25日至26日在广宗县和南和区举办 [1] - 活动由13家省级媒体的30余位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团参与 [1] 参与企业与产业集群 - 活动涉及广宗县自行车 南和区宠物粮 隆尧县食品三大产业集群的28家企业代表 [3] - 企业代表提出发展难点和诉求 专家团提供“一企一策”专业建议 [3] 专家帮扶内容 - 专家团从品牌宣传 销售渠道 市场调研 产品定位 发展战略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专业建议 [3] - 专家团分组深入广宗县天王自行车 轮峰车料 铁牛车业 南和区荣喜宠物食品 华兴宠物食品 伊萨宠物食品 博美宠物食品等企业开展入企帮扶 [5] - 专家团结合媒介资源 免费为企业量身定制品牌推介宣传方案 [5] 政府支持举措 - 市市场监管局以“标准服务提升年”活动为抓手 聚焦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7] - 深化“品牌赋能 渠道赋能 智力赋能” 邀请省局“三助工程”专家团助力特色产业集群提档升级 [7]
巴蜀大地绘质卷 强链兴川谱新篇——四川深入推进质量强省建设纪实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12 15:41
四川省质量建设成果 - 连续两年在中央质量考核中获评A级 [1] - 发布质量强省领军企业培育名单45家 质量强市领军企业培育名单348家 质量强县领军企业名单660家 [1] - 组建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31个 解决质量堵点卡点问题223个 [1] - 54个产品获"天府名品"品牌标识授权 累计表彰天府质量奖56个 [1] - 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惠及企业近85万家次 为企业降低成本超4.6亿元 [1] 质量基础设施体系 - 建成"川质通"线上服务平台 集成18大类服务板块 [3] - 线下服务中心覆盖全省21个市州重点产业园区 [4] - 眉山"园易检"服务中心共享1320台检测设备 提供8400余个检测参数服务 [4] - 绵阳科技城服务中心解决智能机器人产业链61项质量技术难题 [4] - 建成国家质检中心33个 获得资质认定检验检测机构2500余家 [4] - 主导制修订国际标准42项 国家行业标准310余项 [4] - 量传溯源体系覆盖率达95% [4] 企业质量提升措施 - 制定《质量强省领军企业培育细则》建立三级梯次培育清单 [5] - 成飞集团入选国家质量强国建设领军企业培育库 [5] - 五粮液等5家组织进入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建议名单 [5] - 出台制造业质量管理数字化实施指南 [6] - 培育全球"灯塔工厂"3家 "数字领航"企业3家 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5家 [6] - 推广"质量贷"产品累计发放贷款超200亿元 帮助650余家中小企业 [6] - 内江市"甜城质量贷"累计授信42.83亿元 发放贷款25.32亿元 [6] - 成都市金堂县发放"质量增信+"贷款160余笔 总金额11.27亿元 [6] 产业链质量建设 - 针对49个重点产业领域"一链一策"制定质量提升方案 [7] - 绘制质量图谱42份 形成质量问题清单277份 实施质量技术攻关项目104个 [7] - 1800余家企业 121家科研院所参与质量攻关 [7] - 印制电路板产业覆铜板本地配套率从不足2%提升至15.8% [7] - 钒钛产业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 航空海绵钛进入"领跑者"行列 [7] - 中小型燃机产业编制供应商能力评价团体标准 培训2600余人 [8] - 低空航空器产业聚集企业及科研机构200余家 产业规模全国领先 [9] - 氢能领域聚集企业及科研院所超100家 建成国家氢储运加注装备技术创新中心 [9] 县域质量发展 - 成都市新都区 泸州市江阳区纳入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强县创新试点 [10] - 7个县市区入选市场监管总局百城质量提升活动 [10] - 宜宾翠屏区投入4亿元质量强区资金 制定128项质量标准 [10] - 五粮液优质白酒年产量突破20万吨 [10] - 四川时代带动20余家企业攻关 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年产值突破500亿元 [10] - 德阳绵竹市白酒产值突破300亿元 增长15% [10] - 成都市温江区年度预算300余万元用于质量基础设施建设 [11] - 广元朝天区"朝天核桃"品牌价值达53.32亿元 [11] - 阿坝汶川县实施电解槽技改项目 年节约用电6300万千瓦时 节约成本4.2亿元 [11] 品牌建设成效 - 建成12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9个特色产业集群 [12] - 拥有299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12] - 培育建成40个"蜀里安逸"消费新场景 [12] - 入选中华老字号品牌57个 数量居中西部首位 [12] - 全省5A级景区18个 居全国第3位 [12] - 四川金象赛瑞化工通过民事诉讼获偿6.58亿元 刷新知识产权维权纪录 [13] - 举办2024世界动力电池大会 世界显示产业大会等系列推广活动 [13]
《品牌中国》栏目全国渠道拓展部赴宁夏品牌研究会调研交流
搜狐财经· 2025-08-30 14:43
行业现状与问题 - 宁夏特色产业包括枸杞 滩羊 葡萄酒等 具备一定规模与资源优势但品牌建设存在多重问题 [3] - 品牌培育体系不完善 多数企业品牌意识薄弱 缺乏专业品牌建设规划与投入 [3] - 品牌影响力不足 在全国及国际市场的知名度 美誉度和竞争力有待提升 [3] - 产品差异化不明显 同质化竞争严重 难以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3] - 宣传推广力度不够 营销手段和渠道较为单一 未能充分挖掘品牌价值 [3] 合作与支持措施 - 《品牌中国》栏目依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 1-17频道权威传播矩阵 通过《国货荣光·品牌闪亮》等专案提供全方位展示平台 [5] - 助力宁夏品牌梳理品牌故事 挖掘文化内涵 提升品牌形象与价值 [5] - 借助全媒体传播渠道扩大品牌传播范围与影响力 [5] - 通过行业专家和知名企业合作提供战略咨询 营销策划等服务 助力品牌精准定位与市场拓展 [5] - 全国性品牌服务资源与地方特色品牌实现精准对接 [7] 未来发展导向 - 双方加强互动 探索全国平台与地方资源的协作空间 [5] - 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 共同推动宁夏品牌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 [5] - 让宁夏特色品牌走向全国和世界 [5] - 《品牌中国》栏目持续关注宁夏品牌成长动态 为品牌拓展视野和链接机遇提供支持 [7]
为创业添羽翼!国锐集团「创翼+」计划重磅升级,诚邀敢创者共赴价值新程
搜狐网· 2025-08-25 11:25
公司战略升级 - 国锐集团推出全面战略升级的创业扶持计划「创翼+」 旨在以资本、资源和专业能力赋能成长期创业企业 覆盖新消费、本地生活、电商跨境供应链、AI及前沿科技等多元领域 [1] - 计划在创业者群体中引发强烈反响 首批入围项目评估与推进后 结合市场反馈与需求对核心赋能体系进行深度打磨与升级 [1] 品牌赋能体系 - 依托港股上市公司国锐集团(00108 HK)的公信力 为优质项目提供联合品牌冠名背书以提升市场认可度 [3] - 开放集团旗下子品牌矩阵及海外项目资源 提供高价值品牌联名合作机会实现势能跃升 [4] - 整合自有媒体矩阵进行精准推广 重点布局欧美市场本土化宣传 联动高端商业展会与行业峰会实现多维度曝光 [5] 资本赋能体系 - 通过产业投资平台优先对接优质项目 提供股权融资解决方案 [6] - 针对企业现金流痛点提供应收账款保理、受托支付融资及紧急过桥资金支持 承诺24小时快速响应机制 [7] - 链接覆盖全国的高效银行融资通道 协助优化支付结算及账务管理体系 [8] 空间赋能体系 - 提供北京、广州、成都、苏州等国内高能级城市及伦敦、洛杉矶等海外一线城市的灵活办公与产业空间 [9] - 满足联合办公、独立办公室需求 配备智能厂房、仓储物流、科研实验等产业配套及高端会所等商务社交空间 [10] - 入驻企业享受专属空间折扣、优先预订权及定制化空间改造服务 实现轻资产高效率运营 [11] 资源赋能体系 - 提供地方政府产业政策解读、补贴申报辅导 搭建与国企及上市公司的业务对接桥梁 [12] - 整合电商平台、私域流量及线下渠道资源提供全域营销支持 组织龙头企业参访及高管闭门交流 [13] - 提供高端人才猎聘、股权激励方案设计 定期输出地产、金融、科技、新消费等领域专业趋势报告 [14] 孵化赋能体系 - 打造创业者社群平台(线下私董会+线上资源库) 为入选项目开辟专属绿色通道加速融资与资源匹配 [15] - 提供财税合规优化、法律风险控制、商业模式打磨及专业上市辅导咨询等全链条服务 [16] 目标企业标准 - 企业成立时间半年以上 年营业收入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者优先考虑 [18] -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创新商业模式的企业优先 覆盖新消费、互联网及核心技术领域创业者 [18] 活动规划 - 推出「创翼+」会客厅构建全周期成长生态平台 举办国内核心城市项目发布会 邀请行业专家与企业高管深度剖析市场 [18] - 设立「翼杯咖啡」创始人专栏 邀请优秀创业品牌掌舵者进行独家专访分享经验 [19]
内蒙古“草原优品”品牌推介活动进京
贝壳财经· 2025-08-12 18:02
内蒙古农牧业发展成果 - 2024年第一产业投资增长73.6% 增加值达2872.6亿元 [1] - 粮食生产实现二十一连丰 绿色有机及名特优新产品数量全国首位 [1] - 牛羊肉和牛奶产量稳居全国第一 分别占全国1/4和1/6 [1] 区域产品优势与市场份额 - 全国1/2的羊绒制品 1/3的谷子高粱绿豆 1/10的牛肉来自内蒙古 [1] - 鄂尔多斯市推"暖城多味" 锡林郭勒盟展示羊制品和乳制品 [4] - 阿拉善盟展示沙产业产品 通辽市库伦旗展示荞麦系列产品 [4] 品牌建设与营销策略 - 通过品牌展示和产销对接平台拓宽优质农畜产品销售渠道 [9] - 品牌赋能可结合牛文化及内蒙古歌舞文化实现流量联动 [8] - 持续完善"草原优品"品牌体系推动产品走向全国市场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