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锌溴液流电池储能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中石油联手宁德,“国家队”密集布局储能产业
36氪· 2025-09-05 08:06
中石油进军储能市场 - 中石油通过合资公司中石油济柴时代(山东)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正式进军储能市场 合资公司注册资本7700万元 中石油集团济柴动力控股60% 宁德时代参股40% 经营范围涵盖储能技术服务、电池制造及销售等[1] - 济柴动力作为中石油旗下百年能源装备制造企业 总资产70亿元 员工3100人 业务聚焦发动机和压缩机 现转型为储能系统集成商[2] 油气生产储能应用 - 储能设备在油田领域替代传统柴油机电源 市场前景广阔 中石油拥有全球领先的油田资源 为储能提供重要应用场景[3] - 国内首个移动储能动力钻井平台在辽宁盘锦投用 核心设备由济柴动力提供 包括3.34MW移动储能舱 日均发电超4000度 累计放电23万度 单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5吨[3] 技术研发与产能建设 - 济柴动力自主研制锌溴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在新疆油田完成调试 建成中国石油首条年产能4GWh的PACK生产线 掌握从电池预制舱设计(单舱容量5MWh)到EMS能量管理系统的全链条核心技术[4] - 2024年2月以来济柴动力累计招标规模达4.3GWh[4] - 中石油勘探院突破钛酸锂、磷酸铁锂、钠离子及水系锌离子电池技术 开发出耐-40~60℃宽温储能电池模组[5] 战略布局与生态构建 - 中石油将新能源作为五大核心战略之一 推行"双碳三新"战略 风光基地化开发多个油田绿电突破1亿千瓦时[5] - 通过昆仑资本(注册资本100亿元)投资储能产业链 入股液流电池企业星辰新能、PCS龙头恩玖科技、材料企业锂源新能源等 覆盖电池材料、BMS、充电桩领域[6] - 以"自研+合作+投资"模式构建覆盖材料、电芯、系统应用的完整储能生态链[7] 央国企储能布局趋势 - 中石化成立储能技术服务公司 中海油布局储能 中国大唐出资25.5万元成立储能开发公司 并与河南省政府合作新型储能项目[8] - 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成立储能科技公司(注册资本20亿元) 中铁投实业投资50亿元建设新能源储能电池产业化项目[9] - 宁德时代与中国电建合作新型储能应用及装备制造 电建装备建成首条储能电池PACK生产线[9] - 国家电投、三峡集团等央国企均下场布局储能制造环节 与民营企业达成战略合作[9] 央国企布局储能动因 - 储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 有稳定增长预期 对促进新能源消纳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起关键作用[10] - 央国企作为新能源大基地投资主体 对储能需求巨大 涉足储能有助于深化新能源领域投资[10] - 国务院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推动能源结构优化 构建以风光大基地为主体、新型储能为支撑的新能源产业体系[10] 央民企合作模式 - 央国企在资金、技术、管理方面有优势 民营企业在市场敏感度、运营效率和创新能力突出 双方可联合投资研发新技术 加速储能技术转化和应用[11] - 央国企与民营企业携手开拓国内外市场 共同推广储能技术和产品[11]
亏损扩大7924%!中国安储能源业绩“压力山大”!
犀牛财经· 2025-06-05 19:47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收益为4.67亿元,同比减少27.6% [2][3] - 毛利为1.06亿元,同比下降28.5% [2][3] - 亏损由去年的450万元扩大至3.61亿元,亏损增幅达7924% [2][3] - 资产净值为3.95亿元,同比下降42.5%,资产负债比率升至130.9% [2][4]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2.52分,同比增长437.3% [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600万元,同比下降34.6% [4] - 资产总值为14.094亿元,同比下降18.3% [4] 储能电池业务 - 储能电池营收达880万元,同比增长60% [4] - 储能电池毛利为370万元,同比增长32.1%,毛利率达42% [4] - 储能电池分部销售及分销开支大幅增加至1230万元,主要因员工工资、宣传费用及运费上升 [4] 战略布局与市场拓展 - 通过江苏恒安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收购锌溴液流电池知识产权及设备,并在江宁开发区设立研发生产基地 [5] - 2024年与国有企业附属公司(中国华电科工、中国石油济柴动力)签订锌溴液流电池储能系统采购合同 [5] - 储能电池业务被视为未来业绩反转的关键动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