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小院
搜索文档
门头沟全力塑造“京西福地”新形象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1-13 04:51
发展战略与核心观点 - 公司实施“生态立区、文化兴区、科技强区”三大发展战略,统筹推进灾后恢复重建与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 [1] - 公司致力于成为“在者舒心、来者倾心、未来者动心”的“京西福地”,强化首都发展重要门户功能 [1] - 面向“十五五”规划,公司计划在保障生态安全、激发科创活力、塑造文旅形象等七个方面下功夫 [6] 生态立区发展成果 - 公司获评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天然氧吧,并成为全国首批“深化气候适应型试点城市” [1] - 公司PM2.5平均浓度降至23.6微克每立方米,较2020年下降26.3% [1] - 公司森林覆盖率和林草覆盖比分别达到48.6%和93.9% [1] - 公司地下水水位连续7年回升,最高点位近25米,地表水市考断面优良率达100% [1] - 公司2024年可比GEP-R达到359.7亿元,同比变化率居生态涵养区首位 [2] 文化兴区发展成果 - 公司人均文化设施面积和体育场馆面积较“十三五”末分别增长6.9倍和13.2倍 [3] - 公司推出南石洋大峡谷、百花山观星胜地等文旅新地标,“潭柘休闲旅游度假区”晋级市级名录 [3] - 公司持续擦亮“门头沟小院”精品民宿品牌,檀谷商圈成为京郊“大山版的三里屯” [3] - 公司2024年旅游收入达41.3亿元,较2019年增长88% [4] 科技强区发展成果 - 公司聚焦人工智能、超高清数字视听、心血管医疗器械“三大赛道” [5] - 公司专精特新企业数量达到225家,较“十三五”末增长24倍 [5] - 公司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550家,较“十三五”末增长15.8% [5] - 公司境内外上市企业数量达到9家,较“十三五”末增长50% [5] - “京西智谷”已建成700P国产自主算力集群,获得全国首批“国智牌照” [5]
北京门头沟厚植绿色本底 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中国新闻网· 2025-11-12 22:42
区域发展战略与定位 - 区域积极融入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发挥文物大区和文化强区优势,推动“文旅农林商体学”融合发展,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1] - “十四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动能加快转换,文旅休闲魅力日益彰显,首都发展重要门户功能更加强化 [1] - 区域入选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和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 [1] 生态建设与价值实现 - 森林覆盖率和林草覆盖比分别达到48.6%和93.9% [3] - 实施百万亩植树造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和废弃矿山修复等工程,生态品质大幅提升 [3] - 探索构建“GDP与GEP同部署、双增长”机制,2024年可比GEP-R达到359.7亿元,同比变化率居生态涵养区首位 [3] - 京西古道沉浸式生态小镇成为全国首个VEP核算市场化应用案例 [3]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 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京西古道跻身全市首批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东胡林人遗址入选北京市考古遗址公园 [4] - 打造金隅文化创意园,生态烧造琉璃渠重燃千年窑火,建成紫石砚等多个非遗保护基地 [4] - 创建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人均文化设施面积、体育场馆面积分别较“十三五”末增长6.9倍、13.2倍 [4]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 2024年全区旅游收入达41.3亿元,较2019年增长88% [6] - 聚焦“国际山地运动打卡地”,举办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环门头沟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品牌赛事,潭王路、妙峰山路入选“中国骑行地图”精品线路 [6] - 推出南石洋大峡谷、百花山观星胜地等文旅新地标,“潭柘休闲旅游度假区”晋级市级名录 [6] - 持续擦亮“门头沟小院”精品民宿品牌,檀谷商圈演绎“大山版的三里屯”和“京西的阿那亚” [6] 基础设施与安全韧性建设 - 积极推进防洪防汛工程,城区供水实现双保障,供水安全系数达1.25,山区落实双水源 [8] - 依托京蔚高速和109国道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实现山区路网、电力、通信“双回路” [8] - 建成全国领先的永定河官厅山峡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京西哨兵”应急指挥调度平台和全市首个区级应急广播系统 [8] - “校园安全岛”平急两用新范式获中央改革办和教育部全国推广 [8]
从“颜值”到价值,“两山”理念在门头沟落地生根!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17 11:57
生态转型与乡村发展 - 门头沟通过"生态+休闲农业"模式实现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 带动乡村"美丽经济"从"颜值"向价值转化 [1] - 全区138个村纳入美丽乡村创建 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形成"诗画乡村"特色吸引力 [4] - 202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7014元 同比增长7.3% 城乡收入比首次降至1.96:1 [11][12] 农业创新与品牌升级 - 公司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发展生态农业 突破香椿等农产品SC认证 实现京白梨、妙峰山玫瑰等特色产品品牌化 [5] - 探索农产品加工"共享工厂"模式 打造现代农园集群 形成"金疙瘩"效应促进农民增收 [5][8] 民宿经济与文旅融合 - "门头沟小院"精品民宿获北京市增收典型案例 2025年上半年收入2117.8万元(同比+31.9%) 接待7.4万人(同比+103.3%) [11] - 全区162家民宿覆盖74个村 盘活450余处闲置农宅 创造"民宿管家"等新型就业岗位 [11] - 王平镇引入年轻创业者开发茶饮、文化品牌 将古村落转化为文旅体验项目 重塑"京西古道"商业生态 [11] 多业态融合发展 - 形成"政府+企业+农户"合作模式 通过土地流转和农房盘活实现收益分红 [10] - 开发四季休闲项目(夏日垂钓/冬日冰嬉) 结合精品民宿与体验类项目 构建慢行经济体系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