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巴斯绒山羊

搜索文档
万亩牧场两人管的启示(微观)
人民日报· 2025-07-29 06:51
蓝天白云下,牧民骑马赶着成群牛羊,这可能是许多人印象中的牧场。其实,如今的许多牧场,形态已 经大不一样了。 设定指令,喂料机器人自动"配餐";打开手机,牲畜和草场情况一目了然……走进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 托克旗千成万绒山羊大牧场,一排排标准化圈舍井然有序,牲畜养殖实现半自动化管理。上万亩牧场, 3000多只羊,只需要2个人管理。 培育新质生产力,各地面临的挑战各不相同,但都要找准突破口,有效打通卡点、堵点,同时要瞄准结 合点,把自身优势和潜力更好发挥出来。用心探索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子,合理调配各种政策、资源、要 素、力量,培育新产业、拓展新空间就有坚实的支撑。 新技术应用,并非轻而易举。鄂托克旗虽是珍贵畜种阿尔巴斯绒山羊的原产地,但户均草场面积不到 1000亩,为保证草畜平衡,每户只能养50只羊左右,效益不高。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29日 05 版) 为摆脱这种不利局面,当地推进技术改造,但很快发现,家家户户建圈舍、盖草棚、买设备,资金投入 大,牧民积极性不高。当地转而引进龙头企业,发展订单牧业,但依然面临可选渠道少、议价空间小等 瓶颈。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 让传统畜牧业转向现代经营模式,到 ...
“中国绒都”以全链条优势持续引领全球市场
内蒙古日报· 2025-07-18 22:39
展会概况 - 第八届中国(鄂尔多斯)国际羊绒羊毛展览会以"绒链全球 智赋未来"为主题,展示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转型成果 [1] - 展会设置6大展区3大中心,吸引10国30余家国际知名企业、7家国内头部企业及近200家参展商和220多家采购商参与 [3] - 展会期间举办11项活动,包括招商推介会、设计研讨会及"万人羢秀"等,推动产业交流与合作 [7] 产业规模与地位 - 鄂尔多斯年产原绒3552吨,占内蒙古58%、全国24%、全球14%,羊绒制品年产能650万件占全国50%、全球40% [5] - 鄂尔多斯拥有361家羊绒羊毛企业,从原料生产到高端品牌营销形成完整产业链,被誉为"中国绒都" [5] - 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羊绒细度达14.6—15.5微米,获意大利"柴格纳"奖,被誉为"纤维宝石"与"软黄金" [9] 科技创新与成果 - 发布《阿绒羊芯一号》基因育种芯片,为国内首个阿尔巴斯绒山羊专用育种芯片,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10] - 鄂尔多斯集团建成国家级羊绒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染色效率提升30%,用水量减少50% [12] - 构建"一个中心+一个联盟+两大实验室+五大应用场景"科技支撑体系,推进国家羊绒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12] 品牌与市场布局 - 鄂尔多斯集团旗下"1436""ERDOS"等品牌覆盖高端至大众市场,"帕阑蒂""双绮"等中小企业通过设计创新打入国际市场 [12] - 桐乡濮院国际羊绒城作为全国最大高端纯山羊绒源头市场,借助展会对接原料采购、设计及销售渠道 [7] - 鄂尔多斯绒纺产业创新示范园建设中,将吸引上下游企业形成延链补链 [12] 文化赋能与乡村振兴 - 鄂尔多斯搭建"羢绣人才工作室"与"绣娘村",通过刺绣培训带动妇女就业与乡村振兴 [9] - "万人羢秀"活动展示传统羊绒刺绣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7][9] - 出台《鄂尔多斯市阿尔巴斯绒山羊保护条例》,强化种质资源保护 [9]
内蒙古着力推动农牧业转型发展(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6-30 06:12
农牧业转型发展 - 内蒙古推动农牧业转型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 - 2024年内蒙古粮食产量增至8201亿斤,粮食亩均产量提高242斤[2] - 牛羊肉、牛奶、羊绒产量均居全国前列[2] 生产结构优化 - 河套平原从单一生产结构转变为设施农业大棚连片、优质饲草基地与养殖基地并存[4] - 内蒙古建设了玉米、小麦、肉牛等18个农畜产品优势产业带和10个产业集群[4] - 临河区狼山农场采用小麦与葵花间作模式,亩产综合净利润提升30%[1][2] 科技应用推广 - 内蒙古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24%,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90%[5] - 鄂托克旗牧民使用"智慧牧场"软件,实现3500只羊的自动化投喂,效率大幅提升[5] - 科技应用使羊绒品质达到超细标准,牧民获得20余万元奖补[5] 产业链延伸与加工 - 内蒙古兰格格乳业发展酸奶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带动周边群众参与养殖、种植、物流等环节[6] - 2024年内蒙古农牧业重点产业链产值突破7000亿元[6] - 目标2025年主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8%以上[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