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机器人“小丽”

搜索文档
养老机器人温暖幸福晚年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06 06:52
养老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60岁以上人口超3亿占比22%,65岁以上超2亿占比15%,养老需求巨大[10] - 2024年养老机器人市场规模突破300亿元,预计2025年达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30%[18] - 国际电工委员会发布由中国牵头制定的首个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IEC63310,确立产品设计制造基准[8] 技术应用场景 - 生活辅助:涵盖洗浴/大小便护理/辅助行走机器人,实现远程呼叫/智能监测/紧急响应[8][10] - 情感陪伴:具备聊天/娱乐/健康提醒功能,如"大头阿亮"管理服药、"小丽"提供紧急呼叫[8][11] - 医疗康复:外骨骼机器人帮助肢体功能障碍者训练,AI艾灸机器人实现穴位精准理疗[14][15] - 智慧健身:配备智能手环实时监测心率,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确保运动安全[12] - 智能送餐:乌镇社区食堂采用机器人送餐,系统自动识别餐品并给出饮食建议[12] 产业链布局 - 硬件制造:形成康复/护理/陪伴三大类产品,包括下肢助行器/电动护理床等[19] - 服务运营:京东健康平台聚集超3万家养老品牌,覆盖上千细分类目[19] - 医疗科技:AI辅助诊疗系统对接国家核心知识库,提升诊断准确率40%[16] 企业动态 - 科大讯飞预测陪伴型机器人3年内进入家庭,护理机器人5年内普及[12] - 遨博智能等企业加速护理机器人研发调试,推动产品迭代[4] - 深圳机器人协会指出助浴/助餐/助行类机器人将成为近期市场热点[18] 政策支持 - 《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加快养老科技应用[18] - 上海/重庆/江苏等多地开展智能养老试点,形成物联康养产品体系[8][10] - 建议建立机器人租赁制度降低使用门槛,推动普惠型产品开发[20]
百亿“养老机器人”市场融资不断:独家解析康复/护理/陪伴三大方向落地案例
36氪· 2025-04-29 10:45
养老机器人行业概览 - 养老机器人市场2024年规模约79亿元,预计2029年达15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5% [2] - 行业从探索期迈入规范化阶段,中国牵头制定首个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IEC 63310 [3][11] - 产品类型分为护理机器人、康复机器人和陪伴机器人,分别解决失能照护、功能恢复和情感需求 [11][12] 康复机器人发展现状 - 外骨骼机器人成为消费级产品亮点,程天科技助行器售价2500元,首批15秒售罄 [16][18] - 傅利叶智能构建"智能康复港"产品矩阵,覆盖神经、骨科等多类康复需求 [15] - 国内企业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如程天科技(浙江)、卓道医疗(上海)等,多完成B轮以上融资 [14] 护理机器人应用突破 - 作为科技推出大小便护理机器人,实现抽污-冲洗-烘干全自动流程,解决失能老人护理痛点 [20] - 江苏艾雨文承研发多功能集成机器人"大头阿亮",覆盖家政、社交、健康监护等13项功能 [23] - 行业面临技术瓶颈和认知不足,但麦迪科技、达闼等企业加速布局 [23][24] 陪伴机器人市场趋势 - 产品分全龄通用型(如大象机器人仿生宠物)和老年专用型(如优必选优颐然) [25][28] - 海外市场接受度更高,大象机器人70%销量来自海外,萌友智能产品登陆CES展会 [25][27] - 玄源科技获近亿元Pre-A轮融资,瞄准全生命周期AI伴侣需求 [27] 政策与商业化路径 - 国家层面政策明确支持人形机器人、护理机器人研发,地方探索租赁模式(上海/广州) [10] - B端为主流客户,企业通过医院/养老社区合作验证场景,如麦迪科技与台州康复医院合作 [31] - 租赁模式成为降价前过渡方案,傲鲨智能试点社区共享橱柜付费使用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