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颅内取栓支架
icon
搜索文档
集采三年后,神经介入头部企业集体扭亏为盈
36氪· 2025-07-04 09:35
行业格局变化 - 神经介入领域自2021年纳入集采后价格大幅下降,弹簧圈平均价格从1.2万元降至6400元,降幅46.82%,最高降幅66% [1] - 颅内取栓支架均价从2.69万元降至4000元以内,导管导丝等通路类产品降价明显 [1] - 国产神经介入产品市占率从不到10%提升至26%(2024年) [1] - 行业进入淘汰期,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缺乏竞争力企业将破产清算 [1] 企业财务表现 - 头部企业2021-2023年普遍亏损,如微创脑科学2022年净亏损2467.8万元,归创通桥2023年亏损7873.4万元 [2] - 2024年头部企业实现扭亏为盈,微创脑科学净溢利2.49亿元,归创通桥溢利约1亿元,沛嘉医疗神经介入业务利润5209万元 [2] - 心玮医疗税前亏损从1.03亿元收窄至1200万元,同比减少88.3% [2] 营收增长驱动因素 - 商业化产品数量大幅增加,微创脑科学从8款增至25款,归创通桥从10款增至23款(2021-2024年) [4][5] - 集采推动产品销量增长,微创脑科学NUMEN弹簧圈新增进入520家医院,累计1450家医院使用 [8] - 归创通桥银蛇颅内支持导管销售量平均增长约2.5倍 [9] - 沛嘉医疗弹簧圈产品收入增加1850万元,覆盖全国超90%省和直辖市 [9] - 心玮医疗2024年神经介入产品植入量超18万件 [9] 国际化拓展 - 微创脑科学2024年海外营收同比提升137.9%,Numen Silk获FDA和CE认证,进入10个新国家 [10][11] - 归创通桥2024年国际业务营收2260万元,同比增长58.2%,在24个海外地区销售20款产品 [11] - 心玮医疗2024年海外营收839.5万元,同比增长684%,在10个国家进行超40项产品注册 [12] 成本控制措施 - 沛嘉医疗2024年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20.3%,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7.6% [14] - 归创通桥销售及分销开支占比从31%降至22.3%,行政开支从1.14亿元降至0.91亿元 [14] - 赛诺医疗优化生产工艺,提升良品率,降低单位成本 [15] - 微创脑科学原材料国产化率达90%以上,关键物料国产化率超85% [15]
踩上脑机接口概念风口,单日20cm涨幅或只是微创脑科学(02172)拉升的开始?
智通财经网· 2025-06-04 19:02
股价表现与市场反应 - 微创脑科学股价在3月14日至19日连续4个交易日收涨至15.24港元,创2023年5月以来新高 [1] - 同期美股脑再生科技股价在3月17日和18日分别大涨46.59%和70.81%,主要受脑机接口概念推动 [1] - 脑再生科技股价在4月30日单日涨幅达89.87%,5月30日盘中最高达950美元,较2月底累计涨幅达205.52倍 [1] - 微创脑科学自4月1日起累计回购168.1万股,结合基本面与脑机接口概念,6月3日股价涨幅或具持续性 [1] 脑机接口行业动态 - 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2024年约26.2亿美元,预计2034年达124亿美元,2025-2034年CAGR为17.4% [5] - 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2024年达32亿元(同比+18.8%),预计2027年超55亿元,年均增速20% [5] - 国内脑计划采用"一体两翼"结构:基础研究为主体,医疗修复与类脑AI为两翼 [6] - 侵入式技术聚焦医疗场景(如脊髓损伤治疗),非侵入式主导消费级市场(如脑电监测设备) [6][7]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微创脑科学2024年收入7.62亿元(同比+14.4%),其中国内收入6.86亿(+8.3%),海外收入0.75亿(+137.6%) [9] - 2024年归母净利润2.54亿元(同比+74.6%),经调整净利润2.82亿元(+44.2%) [10] - 缺血类产品收入同比+82%(Neurohawk取栓支架放量),狭窄类产品收入同比+75%(Bridge药物支架增长) [11] - 公司现有21款商业化产品+14款在研产品,4款获药监局绿色通道,国产神经介入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9] 技术发展与战略布局 - 侵入式脑机接口通过开颅手术植入电极,信号质量高但需突破长期稳定性 [7] - 公司计划3年内将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25%,目标海外收入CAGR达50%,现有8款产品海外上市 [11] - 神经介入集采加速国产替代,微创脑科学作为头部企业受益于市场份额提升 [11]
填补国内技术空白!远大医药(00512)NeoNova®“一字型”二尖瓣夹获批上市,全国多地医院首日植入成功率100%
智通财经网· 2025-05-24 13:35
公司股价与资本市场表现 - 远大医药股价于5月23日盘中触及9 20港元的历史高点 较年内低点上涨超过130% [1] - 公司年内连续三次获得中金公司上调目标价格 并获华泰证券及华福证券等券商推荐 [1] NeoNova经导管二尖瓣夹系统商业化进展 - NeoNova已在全国多中心正式开启首批商业化植入 成为中国自主研发的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创新器械 [1] - 该产品通过介入方式治疗二尖瓣反流患者 具有操作便捷 安全性好 临床优势显著的特点 [3] - 全国7家顶级心脏中心完成首批植入 包括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等 [5] NeoNova产品创新设计 - 中国首款"一字型"二尖瓣夹 最大程度避免腱索缠绕问题 [6] - 中国首款"弹性自锁"二尖瓣夹 最大程度保护瓣叶 防撕裂 [6] - 中国首款"小半径调弯"二尖瓣夹 穿刺高度要求大幅降低 [6] - 中国首款提供"10mm"尺寸二尖瓣夹 降低多夹放置率 [6] 临床效果与专家评价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案例显示患者术后反流程度由4+降至1+ 肺静脉反向血流恢复正常 [5]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案例显示手术仅用时35分钟 患者反流由重度降至微量 [8] - 南京市第一医院案例显示三位患者术后跨瓣压差均降至3mmHg [12] - 苏州市立医院案例显示患者术后跨瓣压差降至2mmHg [13] 远大医药高端医疗器械布局 - 心脑血管精准介入诊疗领域已布局27款产品 其中5款在研 [15] - 通路管理方向20款产品 结构性心脏病方向1款产品已在中国获批上市 [15] - 2024-2025年共有5款创新产品获批上市 包括鸬鹚取栓支架 NOVASYNC成像系统等 [15] 研发与全球化战略 - 已建成武汉光谷有源器械研发生产基地和常州无源器械研发生产基地 [18] - 上海器械研发中心聚焦结构性心脏病领域 [18] - 与加拿大 德国 意大利 瑞士等多国临床中心或研发平台开展技术合作 [18] - 目标打造全球领先的"心脑血管精准介入诊疗平台" [18]
首家港股!归创通桥成功“摘B”
思宇MedTech· 2025-05-13 16:51
报名:首届全球心血管大会 | 最新议程 合作伙伴征集:2025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 心未来 2025年5月6日, 归创通桥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 归创通桥 ")宣布其已获得香港联交所批准,将 于5月9日起 正式将"B"标记从股份代码中移除 , 成为港股首家成功"摘B"的18A高值耗材医疗器械公 司。 资料显示, 2018年4月,香港联合交易所在《主板上市规则》中新增第18A章,允许未有收入、未有利润 的生物科技公司提交上市申请。 "港股18A" 的概念由此而来。 这一规则的推出,极大地拓宽了生物科技 公司的融资渠道,使得众多创新型企业得以在港股市场崭露头角。 此次归创通桥"摘B"不仅意味着归创通桥在市值和收入等方面达到了香港联交所设定的更高标准,更是公 司持续增长及规模化盈利能力获得资本市场认可的有力证明,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影响力。 归创通桥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赵中博士 表示:"此次成功'摘B'对公司具有里程碑意义。我们将继续秉 持"为生命 恒创新"的理念,充分发挥产品创新和高效运营方面的综合竞争优势,在行业重塑阶段实现长 期稳健发展,为更多患者带来高质量且可负担的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和解决方案, ...
7.62亿!微创脑科学最新年报
思宇MedTech· 2025-04-02 18:06
财报数据 - 公司2024年实现收入7.62亿元,同比增长14.4%,其中24年H2收入3.53亿元,同比下滑3.6% [3] - 2024年归母净利润2.54亿元,同比增长74.6%,经调整净利润2.82亿元,同比增长44.2%,24年H2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35.8% [3] - 分产品收入:出血性脑卒中产品4.02亿元(同比下滑5.5%)、脑动脉狭窄类产品2.68亿元(同比增长74.6%)、急性缺血性产品0.47亿元(同比增长82.0%)、通路产品0.43亿元(同比下滑26.7%) [3] 公司经营亮点 - 24年国内收入6.86亿元(同比增长8.3%),海外业务收入0.75亿元(同比增长137.6%),海外业务首次实现全年盈利 [5] - 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产品(Bridge椎动脉药物支架、APOLLO颅内动脉支架)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8] - 弹簧圈产品因集采中标加速空白市场开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产品(Neurohawk颅内取栓支架、X-track远端导管等)加快医院和临床准入 [8] 公司背景 - 微创脑科学(02172 HK)成立于2012年,为微创医疗科学(00853 HK)子公司,专注于神经介入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和销售,提供脑血管疾病全面治疗方案 [6] 行业动态 - 首届全球骨科大会将于2025年4月24日在北京举办,主办方包括骨未来、思宇MedTech等 [9] - 首届全球心血管大会将于2025年5月15日在北京举办,协办方为中关村联盟 [9]
心玮医疗-B(06609)发布年度业绩,实现收益2.78亿元 同比增加19.6%
智通财经网· 2025-03-27 19:36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取得收益人民币2.78亿元,同比增长19.6% [1] - 研发成本5894万元,同比减少52.4% [1]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362.2万元,同比减少85.51% [1] - 税前亏损大幅收窄至1200万元,同比减少88.3% [1]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与行政开支的费用率降至49.6%,较2023年的66.2%显著改善 [1] 业务发展 - 神经介入业务持续升级,聚焦差异化治疗器械 [1]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器械销量增长45.5%,包括颅内取栓支架、远端通路导管等产品 [1] - 出血性脑卒中治疗器械收入增长104.2% [1] - 其他介入通路器械收入增长109.4% [1] 研发进展 - 2024年研发投入5890万元支持多元化神经介入治疗器械研发 [2] - 颅内动脉瘤栓塞辅助支架和血流导向装置已获NMPA批准并开始销售 [2] - 未来24个月计划推出至少两款主要神经介入治疗器械,包括自膨式药物支架和颈动脉支架 [2] 国际化布局 - 已取得颅内取栓支架、封堵球囊导管等产品的CE或FDA认证 [2] - 获得26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注册证书 [2] - 目前正在10个国家或地区进行逾40项产品注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