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食药用菌
icon
搜索文档
1.95亿元政策红包,广东省2024-2025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补改投”试点项目名单公示
南方农村报· 2025-10-28 10:08
政策核心信息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公示2024-2025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补改投”试点项目名单,省级财政资金支持额度共计1.95亿元 [1][2][16][17] - 共有8个项目入选试点名单,项目实施周期为2024至2025年 [16] 试点项目详情 - 韶关市2024年度食用菌“补改投”试点食药用菌产业发展项目获得省级财政资金支持3000万元 [5][6][18] - 惠州市2024年度禽蛋及家禽“补改投”试点蛋品深加工(高端烘焙)项目获得省级财政资金支持3000万元 [8][18] - 江门市鹤山市2025年度客家食品(豆制食品)“补改投”试点鹤城镇腐竹预制菜项目获得省级财政资金支持3000万元 [9][18] - 茂名市信宜市2024年度生猪“补改投”试点畜禽加工基地项目获得省级财政资金支持3000万元 [10][18] - 肇庆市高要区两个水禽“补改投”试点项目分别获得2000万元(水禽全产业链蚬岗汤塱养殖场项目)和1000万元(水禽全产业链活道横江工业园屠宰厂项目)资金支持 [11][18] - 清远市2024年度清远鸡“补改投”试点清远鸡肉制品加工及其点心建设项目获得省级财政资金支持1500万元 [12][18] - 云浮市新兴县2024年度水产“补改投”试点水产品精深加工和冷藏保鲜项目获得省级财政资金支持3000万元 [13][14][18] 政策目标与支持方向 - 试点项目聚焦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围绕县域农业发展主导产业,通过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19][20] - 政策旨在整体提升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财政资金规范管理,积累公共财产,以财政经济手段壮大基层财政实力 [20][21] - 重点支持有利于推动农业重点产业项目做大做强,提升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发展水平的项目 [22] - 支持方向包括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发展,促进生产要素集聚,推进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和成果转化 [23] - 支持推进种养结合,构建生产、加工、收储、物流、销售、品牌、追溯于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 [24] - 支持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带动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发展壮大 [25] - 支持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有效供给,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产业体系转型升级 [26][27][28] 历史项目参考 - 2024年2月公布的2023年省级财政资金“补改投”现代农业产业园试点项目共3个,单项目省级资金支持上限为5000万元,实施周期2-3年 [29][30][31][32] - 2023年试点项目均聚焦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与产业链升级 [32]
济宁市农科院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能
齐鲁晚报网· 2025-09-04 09:23
食用菌产业融合发展 - 济宁市农科院联合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提出中药-菌菇循环经济模式 利用中药渣栽培降低生产成本并提升质量 [2] - 针对猫儿山珍优食用菌研学游基地建议强化智能化管理与研学课程设计 增强科普教育功能 [2] - 推动食药用菌产业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 [2] 大豆科研创新合作 - 济宁市农科院与中科院东北地理所达成种质共享及联合育种合作共识 [3] - 双方将完善育种平台并培育突破性新品种 加速农业新质生产力形成 [3] 大豆生产技术指导 - 济宁市农科院大豆综合试验站联合市农技推广中心开展大豆生产调研与技术指导 [4] - 针对初荚期虫害、烟粉虱危害和旱情问题提出统防统治及及时灌溉施肥建议 [4] - 在示范基地重点指导鼓粒期管理与粮豆轮作模式 为大豆稳产增收提供科技支撑 [4] 农业科技服务总体 - 聚焦食用菌产业融合、大豆科研创新与生产指导 开展系列调研与技术服务工作 [1] - 切实解决产业发展难题 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能 [1]
县域经济要勇于争先
经济日报· 2025-05-06 06:11
核心观点 - 临清市作为鲁西重要节点城市 通过产业升级 开放协同 城乡融合等举措 积极探索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勇争先作示范 [1][2][3] 产业发展 - 聚焦集群强链和产业转型 做强轴承 纺织等7条产业链 实施制造业技改项目100个以上 [2] - 坚持工业经济作为头号工程 瞄准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 集群化 全力打造鲁西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2] - 深化人才引领县域高质量发展试点 支持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赋能科技创新 企业创新 生态创新 [2] - 高质量推进产业振兴 重点抓好食药用菌 渔业水产 粮油加工等农业特色产业 推动乡村产业优化升级提质增效 [3] 开放协同 - 依托京九铁路 雄商高铁等交通动脉 叠加鲁西国际陆港枢纽功能 探索内陆城市高水平开放特色路径 [2] - 健全管委会加运营公司模式 加快推动国际陆港加保税中心联动发展 争创启运港退税试点 [2] - 打造国际运输始发港或目的港 提升开放平台能级 全力打造冀鲁豫开放新高地 [2] 城乡融合 - 推进烟潘唐一体化 合理布局产业园区 公共平台 蓝绿空间 路网体系等 [3] - 塑造宜居宜业宜贸宜学的城镇新风貌 争做全省城镇区域一体化发展排头兵 [3] -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作为固本之策 推动农业增效益 农村增活力 农民增收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