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亮不锈镁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交通大学2025年度“计算机85基金”颁奖仪式举行
环球网· 2025-09-22 17:59
基金概况 -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85基金暨杨元庆教育基金"是国内高校首个众筹教育基金 成立于2015年5月 2025年迎来10周年纪念 [1] - 基金由杨元庆个人捐资1000万设立 并接受1985届计算机系校友年度捐赠及社会捐赠 由理事会管理 采用国际先进运营模式 [2] - 截至2025年9月 基金累计奖励优秀本科生/硕士/博士生136人次 资助青年教师11人 总发放金额达630.4万元 [2] 基金运作与成果 - 基金设立"优秀学生奖学金"与"孙永强青年学者奖" 分别奖励优秀学生和支持青年教师 [1] - 所有11位获资助青年教师均获批国家级人才计划 2016年首届获奖者吴帆已成长为计算机学院常务副院长 [2][5] - 基金形成可持续支持体系 成为激励计算机学院师生的重要力量 搭建校友与母校联结桥梁 [2] 捐赠背景与理念 - 杨元庆捐赠动机包括回报母校培育之恩 助力计算机科学人才建设与科研创新 汇聚更多校友力量 [7] - 捐赠采用众筹方式 体现校友饮水思源情怀 无论事业成就与经济能力均愿回馈母校 [7] - 杨元庆长期关注基础科研与人才培养 2015年捐赠教育基金 2021年上海交大125周年校庆时捐资1亿元建设全国高校算力最强科学计算中心 [7] AI发展趋势 - AI发展存在两大方向:大模型技术向通用型人工智能演变 以及AI技术在各行各业应用落地 [11] - 中国在AI应用领域潜力巨大 拥有规模庞大市场和完整制造业体系 AI向实是中国制造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珍贵机遇 [11] - 混合式人工智能是实现AI普惠的最佳路径 包括混合式个人智能的"一体多端"架构和混合式企业智能的本地化部署 [12] 产学研合作 - 联想集团与上海交大2021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成立智能设备联合实验室和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 [13] - 合作领域包括个人智能 企业智能与材料及设备创新 已取得高亮不锈钢镁材料研制及云资源管理技术发明一等奖等成果 [13][14] - 双方正推进智能体个性化技术研究 致力于让AI更懂用户 实现"想你所想 做你所做" [14] 创新理念 - AI创新多出现在交叉学科领域 需要拓宽眼界和涉猎广泛以保持创新活力 [14] - 校企合作能加快AI创新速度 既推动科研水平提升也助力企业发展 实现共同成长 [13]
国内高校首个众筹教育基金迎10周年,发放金额超630万
观察者网· 2025-09-18 22:12
基金概况与运营模式 - 基金为国内高校首个以众筹方式运营的教育基金,由杨元庆个人捐资1000万设立的"杨元庆教育基金"每年的收益、1985届计算机系校友每年的捐赠以及社会捐赠构成 [1][2] - 基金由理事会管理,每年审议财务和运营,并设立专家评审委员会负责奖励评审,采用国际先进的运营模式 [2] - 截至2025年9月,基金运行十年间共奖励优秀学生136人次,资助青年教师11人,总发放金额达630.4万元 [4] 基金成效与人才成果 - 基金设立"优秀学生奖学金"与"优秀青年教师奖",旨在推动科研水平跨越式提升与人才梯队建设 [1] - 所有获得资助的11位青年教师均获批各类国家级人才计划,多数获得了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 [4] - 首届"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吴帆已成长为上海交大计算机学院常务副院长,承担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20余项 [4][5] 捐赠方战略与行业视野 - 捐赠方杨元庆长期关注支持基础科研创新和科技人才培养,除2015年捐赠外,2021年还捐资1亿元人民币为母校建设全国高校算力最强的科学计算中心 [5] - 捐赠方认为AI发展有两个主要方向:一是推动大模型技术向通用型人工智能演变,二是侧重AI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落地,中国在AI应用领域因庞大市场和完整制造业体系而潜力巨大 [6] - 混合式人工智能是实现AI普惠的最佳路径,未来个人和企业将分别拥有Personal AI Twin和Enterprise AI Twin [7] 产学研合作与技术创新 - 联想集团与上海交大于2021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成立智能设备联合实验室和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在"个人智能"、"企业智能"与"材料及设备创新"等领域开展合作 [8] - 合作成果包括联合研制出高亮不锈镁材料并实现首次商业应用,该材料已用于联想智能设备和上海交大的探月卫星 [8] - 在计算领域,联想与校方合作的"云资源管理"项目荣获2023年中国计算机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在AI方向正携手推进智能体个性化技术研究 [8]
杨元庆向上海交大捐赠教育基金迎10周年,助力计算机学科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
IPO早知道· 2025-09-18 11:38
基金设立与运营模式 - 国内高校首个众筹教育基金于2015年5月由杨元庆及1985届计算机系校友共同捐赠成立 包括"杨元庆教育基金"和"计算机85基金" [5] - 基金由杨元庆个人捐资1000万元设立"杨元庆教育基金"的收益、1985届计算机系校友年度捐赠及社会捐赠构成 采用国际先进的理事会管理模式 [6] - 基金下设"优秀学生奖学金"和"优秀青年教师奖"(2021年更名为"孙永强青年学者奖") 分别奖励优秀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及支持青年教师 [5] 基金运营成果 - 截至2025年9月基金累计奖励优秀学生136人次 资助青年教师11人 总发放金额达630.4万元 [9] - 所有11位获资助青年教师均获批国家级人才计划 首届获奖者吴帆已成长为计算机学院常务副院长 [11][13] - 基金形成可持续支持体系 成为校友与母校的联结桥梁 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筑牢根基 [11] 捐赠背景与扩展 - 杨元庆捐赠动机包括回报母校培育之恩 助力计算机科学人才建设 汇聚更多校友力量 [14] - 除2015年捐赠外 2021年杨元庆另捐资1亿元建设全国高校算力最强的科学计算中心 [15] - 捐赠理念传承自校友王安早年捐赠的电脑 强调"饮水思源"情怀与众筹捐赠模式 [15] 产学研合作与AI发展 - 联想集团与上海交大于2021年签署战略协议 成立智能设备联合实验室和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 [22] - 合作成果包括成功研制高亮不锈镁材料并实现商业应用 获2023年中国计算机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 [22] - AI发展存在两个方向:大模型技术突破与行业应用落地 中国在AI应用领域潜力巨大 [19] - 混合式人工智能是实现AI普惠的最佳路径 包括"一体多端"的个人智能与企业智能双胞胎 [20] - 联想正致力于混合式智能技术的基础研究 积极推动与母校的产学研合作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