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端铜导体
icon
搜索文档
古麒绒材登陆深交所 资本市场“芜湖板块”扩容
上海证券报· 2025-05-29 02:11
芜湖资本市场发展 - 古麒绒材于5月29日登陆深交所,成为2025年芜湖首家新增A股上市公司,芜湖市上市公司总数达30家(境内21家、境外9家),总量居安徽省第2位 [2] - 芜湖市当前境外在审企业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41家,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芜湖板块" [2] - 芜湖市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营收突破8500亿元,同比增长15.5%,汽车全产业链营收5840.3亿元,同比增长31.4%,汽车产量占安徽省46.2%,出口量占比近80% [3] 龙头企业与产业矩阵 - 海螺水泥、奇瑞汽车等龙头企业带动效应显著,孵化出伯特利、瑞鹄模具、埃夫特等产业链企业,境内20家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约3047亿元 [3] - 2024年海螺水泥营收近千亿元,楚江新材、淮河能源等5家上市公司营收超百亿元 [3] - 芜湖20家A股上市公司中16家属于制造业,2024年制造业营收2031亿元,占全市24% [5] 企业业绩与战略 - 楚江新材2025年一季度营收131.46亿元(同比+21.77%),扣非净利润1.28亿元(同比+73.13%),聚焦"铜基+碳材料"双轮驱动 [4] - 古麒绒材募资6.04亿元用于年产2800吨功能性羽绒项目及研发中心升级,计划深耕羽绒材料主业 [6] - "海螺系"5家上市公司2024年总营收1066.48亿元,海螺水泥1997年率先在港上市 [7] 资本运作与政策支持 - 2017年以来芜湖新增10家A股上市公司首发募资60.18亿元,8家上市公司再融资252.2亿元 [6] - 淮河能源拟116.94亿元收购电力公司股权,神剑股份拟易主芜湖市国资委 [7] - 芜湖实施"启航行动"(上市)、"鲲鹏行动"(并购重组)、"春苗行动"(企业培育),目标2027年打造1200亿元基金集群 [9][10][11] 境外上市动态 - 奇瑞汽车2024年2月启动港股IPO,为近年最大车企IPO,溜溜果园等5家企业在境外审核中 [8] - 三只松鼠拟赴港上市,募资用于海外供应链及市场拓展 [7]
楚江新材: 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 年度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5-14 17:32
核心观点 - 中诚信国际维持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主体信用等级AA,评级展望稳定,同时维持"楚江转债"信用等级AA,主要基于公司在铜基材料领域的规模优势、行业地位稳固、高端装备与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价值较高以及融资渠道通畅等因素的支撑,但需关注原材料价格波动、行业竞争加剧、2024年利润大幅下滑、经营获现能力弱化及债务规模扩大等风险 [3][5][6][8] 业务运营 - 公司铜基材料业务规模优势突出,2024年高精度铜合金板带材产销量超34万吨,位居全国第一,铜导体材料产销量近44万吨,铜基材料收入占营业总收入比重95%以上 [19][22] - 高端装备业务运营主体顶立科技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53亿元,净利润1.15亿元,碳纤维复合材料业务运营主体天鸟高新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21亿元,同比下降19.74%,净利润0.94亿元,同比下降38.57% [25][26] - 公司产品下游应用领域分散,包括交通、光伏、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智能制造等,2024年海外业务收入3.35亿元,占比很低 [19][22] 财务状况 - 2024年营业总收入537.51亿元,同比增长16.07%,但净利润2.87亿元,同比下降51.68%,主要受原材料价格波动、行业竞争加剧及加工费下行影响 [10][11] - 2024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6.57亿元,同比大幅转负,主要因两金占用加剧,2025年一季度经营活动净现金流进一步恶化至-14.90亿元 [10][30] - 2024年末总债务84.78亿元,同比增长6.63%,短期债务占比85.26%,债务结构有待优化,2025年3月末总债务进一步升至100.04亿元 [10][30][32] 行业环境 - 2024年国内铜精矿含铜产量173万吨,同比增长1.3%,精炼铜消费量1495万吨,同比增长2.8%,铜价整体呈"M"形走势宽幅波动,价格中枢较2023年上移 [16] - 铜加工行业竞争加剧,2024年我国铜加工材综合产量2125万吨,同比增长1.9%,其中铜带材242万吨,同比增长2.1%,铜管材236万吨,同比增长5.4%,铜箔材105万吨,同比增长18.0% [17] - 铜精矿现货TC价格2024年5月均价降为负值,7-12月呈波动上涨态势但仍处于历史低位,对铜冶炼企业利润造成较大影响 [16] 在建项目与投资 - 主要在建项目包括年产5万吨高精铜合金带箔材项目、年产6万吨高精密度铜合金压延带改扩建项目等,总投资22.93亿元,已投资11.90亿元,部分项目预计2025年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27] - 可转债募投项目建设接近尾声,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总额2.31亿元,其余在建项目以自有资金投入,公司面临一定的资本支出压力 [26][27][37] 公司治理与控制 - 截至2025年3月末,姜纯先生通过安徽楚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26.26%股份,是公司实际控制人,楚江集团是公司控股股东 [18] - 2024年以来公司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发生变动,但均为正常人事变动,未对公司日常管理和生产经营造成负面影响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