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纯介质供应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正帆科技20250827
2025-08-27 23:19
公司业务与定位 - 正帆科技是一家泛半导体行业服务商 业务涵盖高纯介质及其输送控制 并扩展至半导体设备核心模组零部件和材料端气体等领域[2][5] - 公司通过多宫格业务布局平抑单一业务波动风险 目标是实现OPEX与CAPEX平分秋色[2][5] - 核心产品和服务分为三个部分 制成关键系统与装备 核心材料以及专业服务 其中电子工业装备占收入75%至76% 核心材料占约10% 专业服务接近10%[7] 财务表现与增长 - 公司营收从2017年的7.0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55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超过30%[2][11] - 归母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超过50% 受益于毛利率上升和有效费用控制[2][12] - 毛利率从2017年至2024年提升5个百分点 维修维保后市场业务毛利率最高达40%以上 核心零组件毛利率为30%以上 电子工艺装备接近30%[2][12] - 费用率从2017年至2024年下降0.6个百分点[12] - 预计2025年整体营收可达70亿元 同比增长25%左右 归母净利润约6.5至7亿元[4][27] 市场与行业 - 工艺介质系统国内市场规模约200亿人民币 半导体约100多亿人民币 国产化率目前约20%至30%[4][18] - 正帆科技市占率从2018年的七八个百分点增至2023年的14%左右[4][19] - 国内Gas Box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约为25% 远高于全球市场规模的10%[4][21] - 2024年集成电路营收占比达50% 光伏占比降至20%多 显示集成电路业务显著上升[2][9][10] 客户与竞争优势 - 公司在各个下游行业积累了一批头部客户 客户集中度低 不依赖单一客户[2][13][14] - 设备涵盖多个领域 能够应对不同客户之间资本开支计划的差异 确保稳定订单和回款[2][13][14] - 高纯气体客户中接近70%都是工艺介质工艺系统客户 依托工业介质工艺系统客户开展OPEX业务 竞争优势明显增强[23] 业务发展 - Gas Box是半导体工业设备侧模组化基地供应系统 市场潜力巨大 有望成为公司未来的重要增长点[4][20] - 国内公司与国产设备厂的合作更多是以合作研发为主 这使得国内Gas Box的毛利相对较高[21] - 特种气体业务以生烷和磷烷两类资产为主 产能分别为10吨和30吨左右 后续将采取综合服务形式向外采购各种不同气体 然后打包卖给下游Fab厂[24] - 大宗气体业务2023年收入约4亿元 2024年达到5亿多元 2025年预期产值可能达到10亿元 如果产能完全释放 有望实现20亿元左右[25] - 前驱体业务今年预计贡献几千万营收 毛利率可达40%以上 将显著提升OPEX盈利能力[26] 其他重要内容 - 红谷奔达子公司在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并表 今年将为母公司提供一定比例的新利润[23] - 公司股东结构中 控股股东为风帆控股 持有公司17%至18%的股份 实际控制人为董事长于东雷及其夫人崔荣[15] - 公司管理层背景强大 核心高管多来自国际气体设备大厂 在气体与流体控制方面具备丰富经验[16] - 今年上半年整体业绩增长相对不够强劲 主要受到气体价格波动和整体市场压力 以及收并购活动带来的费用压力影响[3]
科技内需引领,中游周期回暖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5-06 11:3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消费和成长板块归母净利润增速领先,周期和金融板块归母净利润增速小幅转正,稳定板块归母净利润负增长幅度明显收窄 [3][21][23] - 中游周期、部分消费和成长行业业绩增速普遍改善,农林牧渔、家电、汽车、电子、非银保持高速增长 [1][3][25] - 现存可转债2025Q1单季平均归母净利润负增长大幅收窄,营收增速下降 [3][3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5Q1业绩增长的转债推荐 - 周期板块建议增持国城转债、华友转债等,消费板块建议增持农林牧渔转债等,成长板块建议增持伟测转债等 [3][7][13] - 现存472只可转债中有372只2025Q1单季度实现盈利,170只营收增速为正、归母净利润大于0且正增长,132只归母净利润增速大于营收增速,剔除部分后剩余109只转债 [3][6] 全A:科技内需引领,中游周期回暖 - 全A 2025Q1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速由负转正,营收同比增速小幅转负;全A两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由负转正,营收同比增速小幅回落 [19] - 2025Q1单季度中证500和中证1000同比增速大幅由负转正,中证1000指数营收同比增长领先 [20] - 消费和成长板块归母净利润增速领先,周期和金融板块归母净利润增速小幅转正,稳定板块归母净利润负增长幅度明显收窄 [21][23] - 中游周期、部分消费和成长行业业绩增速普遍改善,农林牧渔、家电、汽车、电子、非银保持高速增长 [25] - 下游周期和消费板块的ROE水平多数下滑,可选消费板块的毛利率普遍下滑,中游周期板块的净利率普遍修复 [28] - 2025Q1单季盈利增速排名前30的二级行业主要集中在电子、计算机和传媒行业 [32] 转债:盈利负增收窄,营收增速下降 - 现存472只可转债覆盖27个中信一级行业,发行人整体更接近中小盘 [33] - 现存可转债2025Q1单季平均归母净利润负增长大幅收窄,营收增速下降 [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