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鹿相关保健补充品
icon
搜索文档
正品控股港股IPO,聚焦香港保健及美容品市场,毛利率逐年下滑
格隆汇· 2025-08-14 18:59
公司业务与产品 - 主营保健与美容类产品的开发、销售、营销及分销 核心业务为自有品牌(收入占比87%以上) 产品生产外包给供应商 [3] - 产品分为保健补充品及产品(占比71.6%)和美容补充品及产品(占比26.6%) 保健类包括营养补充品和外用止痛产品 美容类包括改善体型与美白抗衰老产品 [5] - 拥有六个自有品牌 最畅销为"正品"品牌下的鹿相关保健补充品 [3] 财务表现 - 2023财年至2025财年营业收入分别为0.43亿港元、1.10亿港元、1.30亿港元 毛利率分别为81.6%、78.6%、75% 净利润分别为1131.3万港元、3548.3万港元、3625.7万港元 [10] - 毛利率逐年下滑 因促销折扣和第三方品牌产品收入增长 [10] - 2025财年收入上亿港元 毛利率超75% [1] 销售渠道与客户 - 主要通过牛奶公司向万宁零售门店分销产品 超74%收入来自牛奶公司 超60%零售收入来自线下渠道 [8] - 在香港无自营门店 计划2025年9月在粉岭开设首家自营门店 长期目标建立40-50家自营门店网络 [8] - 派驻40多名员工驻守万宁门店 [8] 市场地位与行业 - 2024年香港第七大本地保健及美容品供应商 市场份额1.6% 鹿相关产品零售值排名第一(市场份额29.4%) [14] - 香港保健补充品市场2024年零售值78亿港元 预计2029年达97亿港元(复合年增长率4.6%) 外用止痛产品2024年零售值16亿港元 预计2029年达24亿港元(复合年增长率7.5%) [12] - 行业竞争激烈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余仁生、健安喜、康宝莱等 前十大供应商合计市场份额55.3% [14] 供应链与运营 - 向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达80.3%(2025财年) 存在供应中断和包装成本上涨风险 [8] - 行业价值链上游涉及原材料采购和活性成分加工 中游包括OEM/ODM制造和品牌管理 下游通过分销商及线上线下渠道销售 [7] 公司治理与资本运作 - 实控人张运裕通过Always Success持股78.91% 2021年通过竣辉收购公司 [17][16] - 2023-2025财年向实控人累计派息超6000万港元(1440万港元、1020万港元、3710万港元) [19] - IPO募资拟用于拓展台湾市场 香港市场推广 开设自营门店 产品开发和营运资金 [19]
正品控股:从“炎痛消”到资本市场:一个香港保健品龙头的突围与局限
智通财经· 2025-07-31 11:42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正品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独家保荐人为浤博资本有限公司 [1] - 公司主要在香港从事保健及美容补充品与产品的开发、销售、营销及分销,并将生产外包给供应商 [1] - 按2024年零售值计算,公司在香港所有本地保健及美容补充品与产品供货商中排名第七,市场占有率约为1.6% [1] - 公司在香港鹿相关保健补充品及产品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约为29.4% [2] - 公司自有品牌"炎痛消"是2024年万宁零售门市中最畅销的五种关节及痛症补充品及产品之一 [2] - 公司经营六个自有品牌和六个第三方品牌 [2] 财务业绩表现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的三个财政年度,公司收益分别约为0.43亿港元、1.10亿港元、1.30亿港元 [2] - 同期,年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分别约为1131.3万港元、3548.3万港元、3625.7万港元 [2] - 毛利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分别为81.59%、78.62%及75.02% [3] - 净利率先升后降,2024年达到32.37%后2025年回落至27.84% [3]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三年增长2.4倍,2025年占收入比例达28% [5] - 行政开支以年均50%的速度增长 [5] - 财务成本三年累计增长113% [5] 业务模式与渠道分析 - 公司收益主要来自销售自有及第三方品牌产品,销售额占总收益比例超过98% [5] - 几乎所有收益均来自香港的销售 [5] - 公司商业模式与万宁深度绑定,万宁以34.4%的零售市占率成为香港核心渠道 [6][7] - 万宁在香港及澳门拥有346家门店,为公司提供现成的销售网络 [7] - 公司面临单一渠道依赖风险,可能导致议价权缺失和毛利率受压 [7] 行业市场前景 - 2024年香港保健品及美容产品市场TOP10企业市占率31.1%,呈现寡头垄断特征 [6] - 香港美容补充品及产品市场于2020年录得2375.0百万港元的销售额,2024年增加至2709.0百万港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3.3% [8] - 预计到2029年该类别销售额将达3537.6百万港元,2025年至2029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5.5% [9] - 香港保健品市场规模2024年约70亿港元 [7]
新股消息 正品控股递表港交所 于2024年在香港鹿相关保健补充品及产品的零售值排名第一
金融界· 2025-07-30 08:10
公司业务概览 - 公司主要从事保健及美容补充品与产品的开发、销售、营销及分销 业务模式为将生产外包并通过万宁零售门市以自有品牌及第三方品牌分销产品 [1] - 公司拥有六个自有品牌包括"正品"、"炎痛消"、"Organicpharm"、"日药堂"、"维再生"和"Profix" 以及六个第三方品牌包括"iPro+"和"Boiron" [2] - 产品分为保健补充品及产品和美容补充品及产品两类 其中保健及美容补充品占公司总收益比例达98.8%(2023/2024财年)和98.2%(2025财年) [2]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保健及美容补充品零售值计算 公司在香港本地供应商中排名第七 市场份额约为1.6% [1] - 公司在鹿相关保健补充品及产品细分市场排名第一 市场份额达29.4% [2] - 自有品牌"炎痛消"位列万宁零售门市关节及痛症补充品最畅销前五名 [2] 财务表现 - 2023至2025财年收益持续增长:0.43亿港元(2023)、1.10亿港元(2024)、1.30亿港元(2025) [3] - 同期净利润显著提升:1131.3万港元(2023)、3548.3万港元(2024)、3625.7万港元(2025) [3] 行业竞争格局 - 香港保健及美容补充品市场竞争激烈且分散 2024年前十大供应商市场份额合计55.3% [2] - 公司专注于鹿相关保健补充品、关节及痛症以及外用止痛产品等利基市场 [1] 渠道依赖 - 公司主要通过牛奶公司旗下万宁零售门市分销产品 存在对单一渠道的依赖风险 [3]
正品控股递表港交所 于2024年在香港鹿相关保健补充品及产品的零售值排名第一
智通财经· 2025-07-30 06:51
公司业务概览 - 公司主要在香港从事保健及美容补充品与产品的开发、销售、营销及分销,产品生产外包给供货商,主要通过万宁零售门市以自有品牌及第三方品牌分销 [3] - 公司产品组合涵盖各年龄层需求,专注于鹿相关保健补充品、关节及痛症以及外用止痛产品的利基市场 [3] - 公司经营六个自有品牌和六个第三方品牌,自有品牌包括"正品"、"炎痛消"、"Organicpharm"、"日药堂"、"维再生"和"Profix" [4]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保健及美容补充品与产品的零售值计算,公司在香港所有本地供货商中排名第七,市场占有率约为1.6% [3] - 公司在香港鹿相关保健补充品及产品零售值排名第一,市场份额约为29.4% [4] - 公司自有品牌"炎痛消"旗下的关节及痛症以及外用止痛产品是2024年万宁零售门市中最畅销的五种关节及痛症补充品及产品之一 [4] 行业竞争格局 - 香港保健及美容补充品与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且分散,2024年十大供货商的市场占有率合共为55.3% [5] 财务表现 - 2023-2025财政年度收益分别为0.43亿港元、1.10亿港元、1.3亿港元 [5] - 2023-2025财政年度年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分别为1131.3万港元、3548.3万港元、3625.7万港元 [5] - 2023-2024财政年度毛利分别为3524.1万港元、8618.6万港元 [6] - 2023-2024财政年度除税前溢利分别为1320.9万港元、4302.0万港元 [6] 业务模式 - 保健及美容补充品与产品的销售额占公司总收益约98.8%、98.8%及98.2% [4] - 公司面临依赖牛奶公司向最终客户转售产品的风险 [6]
新股消息 | 正品控股递表港交所 于2024年在香港鹿相关保健补充品及产品的零售值排名第一
智通财经网· 2025-07-30 06:50
公司业务概览 - 公司主要在香港从事保健及美容补充品与产品的开发、销售、营销及分销 [3] - 公司将产品生产外包,主要通过万宁零售门市以自有品牌及第三方品牌分销产品 [3] - 公司产品组合涵盖各年龄层需求,并专注于鹿相关保健补充品、关节及痛症以及外用止痛产品的利基市场 [3] 市场地位与品牌 - 按2024年零售值计算,公司在香港所有本地保健及美容补充品与产品供货商中排名第七,市场份额约为1.6% [3] - 公司在香港鹿相关保健补充品及产品的零售值排名第一,市场份额约为29.4% [4] - 公司自有品牌"炎痛消"是2024年万宁零售门市中最畅销的五种关节及痛症补充品及产品之一 [4] - 公司经营六个自有品牌和六个第三方品牌 [4] 产品结构与收益构成 - 公司产品主要分为保健补充品及产品和美容补充品及产品两类 [4] - 于往绩记录期,保健及美容补充品与产品的销售额分别占公司总收益约98.8%、98.8%及98.2% [4] 行业竞争格局 - 香港保健及美容补充品与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且分散 [5] - 2024年十大供货商的市场占有率合共为55.3% [5] 财务表现 - 2023财政年度、2024财政年度、2025财政年度收益分别约为0.43亿港元、1.10亿港元、1.3亿港元 [5] - 同期年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分别约为1131.3万港元、3548.3万港元、3625.7万港元 [5] - 2023财政年度收益43.193千港元,毛利35.241千港元,年内溢利11,313千港元 [6] - 2024财政年度收益109.618千港元,毛利86.186千港元,年内溢利35.483千港元 [6] 业务风险 - 公司面临依赖牛奶公司向最终客户转售产品的风险 [6] - 未能维持与牛奶公司的关系或以其他方式扩大批发网络可能对业务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