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烤鸡
搜索文档
“无预制菜” ,绿茶餐厅涂黑
盐财经· 2025-09-18 21:06
公司宣传策略转变 - 绿茶餐厅已撤下门店外“本店无预制菜,现点现做”的广告语 [2][3] - 餐厅外卖一次性餐具上原本印有的“无预制菜”字样已被涂黑 [3] - 喜家德门店宣传海报上“拒绝预制”的标语也被涂抹遮盖 [3] 公司供应链与运营模式 - 集团与205家第三方食材加工公司合作,将食材大部分制备过程外包 [3] - 与专业食材加工公司合作可避免建设自营中央厨房的大量前期投资,并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加速扩展餐厅网络 [3] - 餐厅只需在烹煮及上菜前进行简单操作,以保持味道品质一致并提高运营效率 [3] 消费者反应与市场争议 - 消费者认为使用预制菜而不提前告知侵犯了知情权 [4] - 公司在宣传上存在矛盾,一边以“现做”为卖点(如招牌菜“龙井烤鸡”主打现烤),一边强调中央厨房提升效率 [4] - 有媒体曝光杭州绿茶餐厅后厨售卖的“佛跳墙”是预制菜且未在菜单中标注,引发消费者对预制菜新鲜度和品质的担忧 [7] 监管关注与合规情况 - 证监会曾对绿茶餐厅食品安全以及预制菜占比情况进行问询 [6] - 证监会要求公司说明食品供应链具体模式和预制菜占比,并对是否符合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进行明示 [6] 公司财务表现与扩张 - 绿茶集团预计2024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约2.47-2.54亿元人民币,预估增幅近40% [7] - 增长主要得益于全国门店网络持续拓展,截至2025年8月,公司已在全国21个省份、4个直辖市、2个自治区及香港地区布局超500家门店,覆盖100余个城市 [7]
绿茶餐厅被曝拆掉“现做”招牌,“无预制菜” 字样被涂黑
第一财经· 2025-09-18 10:07
核心观点 - 在消费者对预制菜敏感度提升的背景下,餐饮行业面临宣传策略的调整压力,绿茶餐厅等企业正悄然撤下“无预制菜”或“拒绝预制”等相关宣传标语[3][5] - 餐饮企业使用预制菜以提升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与消费者对“现做”食品的需求和知情权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矛盾[6][8] 公司运营与供应链 - 公司供应链模式依赖于与205家第三方食材加工公司合作,将大部分食材制备过程外包,以此避免自建中央厨房的大量前期投资,并实现相对较低的成本和在中国内地的快速扩张[6] - 这种供应链模式使餐厅只需进行简单操作即可完成菜品,保持了口味品质的一致性并提高了运营效率[6] - 公司预计2024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约为2.47至2.54亿元人民币,预估增幅接近40%,增长主要得益于全国门店网络的持续拓展[9] - 截至2025年8月,公司已在全国21个省份、4个直辖市、2个自治区及香港地区布局超过500家门店,覆盖100余个城市[9] 消费者反应与市场争议 - 有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公司使用预制菜而未提前告知,侵犯了其知情权[6] - 公司在宣传上存在矛盾,一边以“现做”为宣传点(如招牌菜“龙井烤鸡”主打现烤),一边强调依靠中央厨房提升出餐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6] - 2024年3月,有媒体曝光杭州绿茶餐厅后厨售卖的“佛跳墙”为预制菜且未在菜单中标注,尽管相关菜品随后被下架,但仍引发了消费者对预制菜新鲜度和品质的担忧[9] 监管关注 - 证监会曾对公司进行问询,要求说明食品供应链的具体模式、预制菜占比情况,以及是否符合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要求[8]
绿茶餐厅被曝撤下“现做”招牌,餐具“无预制菜” 字样被涂黑
齐鲁晚报· 2025-09-18 08:58
公司近期动态与市场反应 - 绿茶餐厅已撤下深圳南山区门店外“本店无预制菜,现点现做”的广告语,工作人员称不清楚具体撤下时间 [1] - 绿茶餐厅外卖一次性餐具上原本印有的“无预制菜”字样已被涂黑 [1][2] - 有网友发现喜家德门店宣传海报上“拒绝预制”的标语被涂抹遮盖 [2] 公司供应链与运营模式 - 绿茶集团与205家第三方食材加工公司合作,将食材大部分制备过程外包,避免了自建中央厨房的大量前期投资 [4] - 该供应链模式使公司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加速在中国内地的餐厅网络扩张,并在烹煮前只需在餐厅进行简单操作 [4] - 该模式旨在保持餐厅味道及品质的一致性,并提高运营效率 [4] 公司财务表现与扩张 - 绿茶集团预计2024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约为2.47-2.54亿元人民币,预估增幅近40% [8] - 增长主要得益于全国门店网络的持续拓展,截至2025年8月,公司已在全中国21个省份、4个直辖市、2个自治区及香港地区布局超500家门店,覆盖100余个城市 [8] 监管与合规关注 - 证监会曾对绿茶餐厅的食品安全以及预制菜占比情况进行问询,要求公司说明食品供应链具体模式和预制菜占比,并明示是否符合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6] 过往争议事件 - 2024年3月,有媒体曝光杭州绿茶餐厅后厨售卖的“佛跳墙”是预制菜且未在菜单中标注,该事件引发了消费者对预制菜新鲜度和品质的担忧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