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匠系列

搜索文档
珍酒李渡不再是中国第四大酱酒品牌了
搜狐财经· 2025-09-02 15:5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4.9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39.6% [2][3][4] - 归母净利润5.7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23.5% [2][4] - 经调整净利润6.1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39.8% [2][3][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从2024年同期5.75亿元转为-3.22亿元,同比骤降156.1% [3][5] - 每股基本盈利0.174元人民币,同比下滑24.4% [3] 产品结构分析 - 高端产品营收同比下滑47.3%,毛利率下降2.2个百分点至67.7% [7] - 次高端产品营收下滑41.6%,毛利率微升2.4个百分点至65.7% [7] - 中端及以下产品营收下滑30.9%,毛利率上升2.6个百分点至46.8% [7] - 整体毛利率从58.8%微升至59.0% [7] 品牌表现 - 珍酒品牌营收14.92亿元,同比下滑44.8%,营收占比从65.4%降至59.7% [8][10] - 李渡品牌营收6.11亿元,同比下滑9.4%,平均售价从492.0千元/吨暴跌至348.9千元/吨 [9][10] - 湘窖品牌营收2.77亿元,同比下滑38.7% [10][11] - 开口笑品牌营收0.81亿元,同比暴跌63.9% [10][11] 渠道状况 - 总经销商数量减少516家至7119家,同比下降6.8% [12] - 零售商数量减少499家至2835家,体验店减少72家至1025家 [12] - 预收款余额14.3亿元,同比减少20.1% [12] - 终端铺货率从68.3%降至52.7% [12] 资产与库存 - 存货规模从2024年末75.03亿元增至80.17亿元,新增5.14亿元库存 [5][6] - 银行及手头现金从62.02亿元降至52.87亿元 [6] - 全球发售所得款中86.7%(21.63亿港元)未动用 [13] 战略调整 - 删除"中国第四大酱香型白酒品牌"市场地位表述 [8] - 推出"万商联盟模式",但仅128家经销商加入,占比1.8% [12] - 体验店数量减少72家,全国化进程停滞 [9][12]
湖南本土白酒销冠“易主”:年收入超过10亿元,领先酒鬼酒、湘窖
搜狐财经· 2025-05-28 18:53
湖南白酒市场概况 - 湖南是白酒消费大省,人均消费量接近全国水平的2倍,年销售规模近300亿元 [1] - 省外品牌占据主导地位,销售200多亿元,其中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合计70亿元 [1] - 本土湘酒市场份额不足30%,约70亿元,与消费大省地位不匹配 [1] - 湖南地处北纬30°黄金酿酒带,历史上诞生过"五朵金花"等知名品牌 [1] 湘酒产业格局 - 全省拥有110家白酒企业,形成湘西州、邵阳、常德三大主产区 [3] - 年产量5-6万千升,全国排名13-15位,占比约1% [3] - 呈现"三足鼎立"格局:酒鬼酒(14.23亿)、湘窖(8.02亿)、武陵酒(10.98亿) [10] - 其他知名品牌包括白沙酒业、德山大曲、浏阳河等,但多局限省内市场 [10] 酒鬼酒经营表现 - 2024年营收14.23亿元(-49.7%),净利润1249万元(-97.72%) [3] - 产品结构:内参系列2.35亿(-67.06%),酒鬼系列8.35亿(-49.32%),湘泉系列7593万(+7.64%) [4] - 库存压力:内参系列库存达1395吨(+20%) [4] - 市场分布:省内6.42亿(45.11%),省外7.81亿(54.89%) [3] 湘窖酒业发展情况 - 前身为1957年邵阳市酒厂,现为"一树三花"型生产企业 [6] - 拥有5万吨年产能,10万吨窖藏能力,酿酒城为4A景区 [6] - 2024年营收8.02亿(-3.7%),占母公司珍酒李渡总营收11.4% [6] - 龙匠系列销量降12.2%但吨价增9.6%,毛利率59.2% [6] 武陵酒成长轨迹 - 1952年建厂,1989年获国家质量金奖,位列三大酱香名酒 [8] - 经历五次易主后,2018年被老白干酒收购 [9] - 2024年营收10.98亿(+13.3%),省内市场10.98亿(+12.3%) [9] - 推动老白干酒湖南市场营收达10.99亿(+12.3%) [9] 行业发展趋势 - 湘酒振兴战略持续推进,行业格局正在重塑 [10] - 酒鬼酒计划2025年建设2.4万家省内终端,聚焦四大市场 [4] - 产品策略:红坛18+紫坛+黄坛12+内品组合布局 [4] - 全国化进程:仅酒鬼酒初见成效,其余品牌仍以省内为主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