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珍三十
icon
搜索文档
谁杀死了白酒?90%企业营收倒退,已到最危险的时刻?
搜狐财经· 2025-11-04 07:44
行业宏观困境 - 白酒行业首次出现产量与营收双降的拐点,2025年上半年A股20家上市酒企总营收下滑0.86%,14家陷入负增长 [5] - 全国饮酒人群比例从2016年的38%降至2024年的29%,30-60岁男性核心消费群体数量连续两年下滑 [8] - 白酒产量自2016年1358.4万千升峰值持续萎缩,2024年降至414.5万千升,2025年上半年同比再降5.8% [7] 渠道与终端危机 - 传统烟酒店数量急剧缩减,2025年全国烟酒店数量以17%—22%的速度缩减,部分消费疲软地区闭店率突破30% [3] - 电商渠道对传统终端造成巨大冲击,2025年618期间美团闪购酒类成交额暴涨超18倍,白酒增长70倍 [5] - 库存积压严重,2025年上半年白酒行业平均存货周转天数高达900天,较上年增加10% [3] 价格体系崩溃 - 价格倒挂现象蔓延至所有价格带,800-1500元高端酒倒挂比例达32%,500-800元次高端倒挂29%,300-500元大众市场也有22%的产品售价低于进货价 [3] - 酱酒品类价格跌幅显著,飞天茅台批价较2024年跌幅超30%,茅台1935价格从1800元腰斩至500元 [1][5] - 终端利润微薄,烟酒店卖一瓶酒只赚5-20元,一箱流通酒利润不到50元 [3] 企业业绩分化 - 除茅台、汾酒等极少数头部企业外,超90%的白酒企业营收下滑 [5] - 贵州茅台前三季度营收1309亿元,同比增长6.32%,而舍得酒业、迎驾贡酒、顺鑫农业营收降幅分别达17%、18.09%、19.79% [5] - 浓香型白酒企业表现艰难,五粮液增速跌至6%,洋河净利润腰斩,泸州老窖濒临负增长 [7] 消费场景变迁 - 政务消费从2012年近千亿元萎缩至不足百亿元,占比从超40%降至5%以下 [8] - 消费主价格段从300-500元下沉至100-300元,婚宴、家庭独酌等细分场景成为主要支撑 [10] - 年轻一代对白酒疏离,啤酒、果酒、鸡尾酒在年轻人中的消费占比均超40%,白酒仅占31.8% [8] 政策与资本影响 - 2025年5月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将禁酒范围扩大至所有酒精饮料,直接导致部分门店6月销售额骤降70% [5] - 资本市场同步溃败,中证白酒指数4年腰斩,洋河股价跌73%,酒鬼酒市值缩水87% [7] - 2025年工信部将白酒从限制性产业调整为历史经典产业 [10] 行业转型争议 - 行业面临转型方向争议,一派主张坚守千年工艺与文化底蕴,另一派主张彻底拥抱低度化、年轻化和国际化 [10][11] - 头部企业押注数字化,茅台在"i茅台"平台创下200亿直销营收 [11] - 2024年白酒企业注销数暴增2176家,2025年一季度八成酒企营收下滑,显示转型艰难 [10]
更换CEO、二代接班,珍酒李渡管理层密集调整能否破局?
新浪财经· 2025-10-18 10:27
高管人事变动 - 汤向阳接替颜涛成为新任首席执行官,任期为3年,年薪及酌情花红合计500万元 [1] - 颜涛将继续担任执行董事兼董事会副主席,后续将辅助董事会主席工作并负责湘窖业务运营 [1] - 董事会主席吴向东之子吴其融于5月被委任为执行董事,进入核心管理层,其或将同时执掌两家上市公司重要职务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4.97亿元,同比下滑39.6% [2] - 2024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5.75亿元,同比减少23.5% [2] - 2024年上半年发生以权益结算的股权激励费用2.66亿元,而2023年同期仅为3843万元,若考虑此变量实际盈利下滑幅度更高 [2] 产品市场价格困境 - 建议零售价899元/瓶的"珍十五"实际销售价格在350元左右,出现显著价格倒挂 [3] - 建议零售价1888元/瓶的"珍三十"实际销售价格同样腰斩,价格倒挂问题存在于公司大部分产品中 [3] 战略转型与市场举措 - 公司于5月14日推出"万商联盟"计划,以"大珍·珍酒"为核心产品,通过统一价格管控和分红机制绑定联盟商利益 [5] - 5月至8月首季"万商联盟"项目签约联盟商达2416家,其中1182家完成发货 [5] - "大珍·珍酒"于6月试销,团购价约600元/瓶,试销100天回款3.7亿元后于9月正式上市 [5] 产能与产品多元化 - 珍酒拥有4.4万吨产能和10万吨基酒储备,产能规模在贵州白酒企业中靠前 [6] - 公司于今年8月推出精酿啤酒"牛市",上市当天登上天猫啤酒销售额榜首,并在京东平台连续15天位列高端热卖榜前三 [9] - 公司正在研发一款陈藏1-2年的新啤酒,董事会主席吴向东亦亲自发力短视频营销 [9]
珍酒李渡不再是中国第四大酱酒品牌了
搜狐财经· 2025-09-02 15:5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4.9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39.6% [2][3][4] - 归母净利润5.7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23.5% [2][4] - 经调整净利润6.1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39.8% [2][3][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从2024年同期5.75亿元转为-3.22亿元,同比骤降156.1% [3][5] - 每股基本盈利0.174元人民币,同比下滑24.4% [3] 产品结构分析 - 高端产品营收同比下滑47.3%,毛利率下降2.2个百分点至67.7% [7] - 次高端产品营收下滑41.6%,毛利率微升2.4个百分点至65.7% [7] - 中端及以下产品营收下滑30.9%,毛利率上升2.6个百分点至46.8% [7] - 整体毛利率从58.8%微升至59.0% [7] 品牌表现 - 珍酒品牌营收14.92亿元,同比下滑44.8%,营收占比从65.4%降至59.7% [8][10] - 李渡品牌营收6.11亿元,同比下滑9.4%,平均售价从492.0千元/吨暴跌至348.9千元/吨 [9][10] - 湘窖品牌营收2.77亿元,同比下滑38.7% [10][11] - 开口笑品牌营收0.81亿元,同比暴跌63.9% [10][11] 渠道状况 - 总经销商数量减少516家至7119家,同比下降6.8% [12] - 零售商数量减少499家至2835家,体验店减少72家至1025家 [12] - 预收款余额14.3亿元,同比减少20.1% [12] - 终端铺货率从68.3%降至52.7% [12] 资产与库存 - 存货规模从2024年末75.03亿元增至80.17亿元,新增5.14亿元库存 [5][6] - 银行及手头现金从62.02亿元降至52.87亿元 [6] - 全球发售所得款中86.7%(21.63亿港元)未动用 [13] 战略调整 - 删除"中国第四大酱香型白酒品牌"市场地位表述 [8] - 推出"万商联盟模式",但仅128家经销商加入,占比1.8% [12] - 体验店数量减少72家,全国化进程停滞 [9][12]
290亿白酒大佬,亲身下场卖啤酒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8 14:46
公司战略举措 - 珍酒李渡集团董事长吴向东通过视频号发布44条视频并开展直播活动 推广新款啤酒产品"牛市" 售价达88元/375ml [2] - 公司实施三大核心措施应对需求下降:培育战略新品"大珍·珍酒"(定价888元/瓶) 巩固旗舰产品珍十五(终端价400元)和珍三十(终端价800元)市场渗透 开发宴席场景专属产品如"珍十"(定位500-600元价格带) [6][7][8][10][11][12] - 通过艺人姚安娜担任白酒"申遗大使"、"城市锦鲤"抽奖活动(奖品问界M9汽车)及跨界高端啤酒拓展客群 啤酒销售将依托现有商务客户网络 [13][14][1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营收24亿-25.5亿元 同比下降约40% 净利润缩水至少23% [4] - 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吴向东个人身家290亿元 较前期减少50亿元 [2] - 珍酒李渡股价收报7.24港元 市值接近250亿港元 [17] 行业动态 - 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 商务宴请及送礼场景消费减少导致需求下降 [4][5] - 主力产品珍十五(建议零售价899元)和珍三十(建议零售价1888元)出现价格倒挂现象 终端售价仅为建议价45%-50% [11] - 高端啤酒市场竞争激烈 百威亚太、雪花啤酒等龙头面临挑战 新玩家需突破巨头垄断 [17]
珍酒李渡(06979.HK)2025年中报预告点评:加速出清 大珍发力
格隆汇· 2025-08-07 03:19
业绩预告 - 2025上半年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4-25 5亿元 同比下滑38 3%-41 9% [1] - 预计实现股东应占净利润5 7-5 8亿元 同比下滑23%-24% [1] - 预计实现Non-GAAP净利润6 1-6 2亿元 同比下滑39%-40% [1] 产品表现 - 珍三十因聚焦动销培育 控制发货力度及节奏 预计下降幅度高于公司整体 [1] - 珍十五主动减少市场供应量 强化费用投放 梳理渠道利润 预计下滑幅度略高于中枢 [1] - 珍十新品铺货预计贡献部分增量对冲业绩下滑影响 [1] - 李渡阶段性放松考核要求 保障区域市场健康 [1] - 湘窖与开口笑伴随调整 [1] 市场策略 - 公司放弃短期业绩目标 聚焦去库出清 持续为渠道纾压 稳定经销商体系 [1] - 6月推出战略性旗舰产品-大珍 定价888元 填补珍十五 珍三十之间价格空白 [2] - 利用万商创富联盟形式 明确持续分红机制 保障客户经营利润 [2] - 持续加大贵州 河南 山东等核心区域市场投入 [2] - 强化广东 湖南省份潜力区域扩张 [2] - 推出不同价格 场景专属产品 如宴席中档单品珍十等 [2] 长期优势 - 公司管理层经验丰厚 营销能力强 [3] - 销售团队人数众多 渠道管理精细度更高 [3] - 产品布局完善 千元价位珍三十 次高端珍十五核心发力 [3] - 底盘产品珍五 珍八 珍十老珍酒交替发力 [3] - 大珍弥补空白价格带 [3] 未来展望 - 下半年大珍发力核心异业团购客群贡献增量 [2] - 来年主品珍三十 珍十五有望轻装上阵 [4] - 调整2025-2027年EPS预测为0 34/0 35/0 39元 [4] - 维持目标价10港元 [4]
珍酒李渡发布盈利预警 上半年预计收入最高25.5亿元
证券日报网· 2025-08-06 22:13
业绩预警与行业现状 - 珍酒李渡2025年上半年营收预计最高达25 5亿元 同比下滑 主要因商务社交宴请和送礼场合减少导致白酒消费场景锐减 以及公司主动调整发展节奏[1] - 多家上市酒企如四川水井坊 酒鬼酒 顺鑫农业 皇台酒业 金种子酒等半年业绩预告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反映白酒行业整体压力[1] - 行业面临存量市场竞争加剧 产能过剩 酒类产品消费分化等多重挑战[2] 战略调整与产品布局 - 珍酒李渡推出战略性旗舰产品"大珍·珍酒" 已在北京 郑州 潍坊 青岛等重点城市取得成效 预计下半年成为新增长极[2] - 公司采取精细化销售政策 聚焦核心区域市场 加快渠道周转 巩固珍十五 珍三十等旗舰产品市场占有率[2] - 结合新兴消费趋势推出中端和次高端价位产品 开发生日和婚宴等场景专属产品以扩大市场份额[2] - "大珍·珍酒"在酒体 包装 防伪等全方位升级 依托优质基酒储备实现高质价比 渠道端创新采用"低保证金准入+限量供应+持续收益"机制[3] 渠道优化与品牌定位 - 珍三十聚焦动销培育 控制发货节奏 珍十五减少市场供应量 强化费用投放 梳理渠道利润 "李渡"阶段性放松考核要求[3] - 上半年行业需求承压 公司放弃短期业绩目标 聚焦去库出清 稳定经销商体系[3] - 品牌定位清晰 战略决心长远 关注头部酱酒品牌格局优化空间 多品牌协同发展增强风险抵抗性[4]
“牛市”牌啤酒,88元一瓶,吴向东这把玩高端局!珍酒李渡股价已率先“走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6 19:06
公司战略与新品发布 - 珍酒李渡董事会主席吴向东宣布推出高端啤酒新品"牛市",采用铝瓶包装,零售标价达88元/瓶,旨在推广"悦人悦己生活方式" [2] - 新品发布会定于8月8日下午3点25分通过直播形式举行,公司试图通过新消费方式切入啤酒领域 [2] - 吴向东早年通过金东投资集团持有黑龙江辛巴赫啤酒17.95%股权,该精酿啤酒品牌2024年产量达5000吨,销售额1.9亿元,2019-2024年产量年增长率近50% [3] 股价表现与市场反应 - 珍酒李渡股价因新品发布消息本周累计上涨近15%,今日单日大涨7.89%,盘中最高价7.58港元/股创二季度以来新高 [2][5] - 业内认为"牛市"啤酒直接瞄准商务礼品和高端自饮场景,避免与传统啤酒巨头在中低端市场正面竞争 [5] 白酒业务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预计营业总收入24-25.5亿元,同比下滑38.3%-41.9%,股东应占净利润5.7-5.8亿元,同比下滑23%-24% [4] - 业绩下滑主要受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导致商务宴请和送礼场景减少影响,公司主动调整发展节奏并为市场纾困 [5] - 分产品策略:珍三十聚焦动销培育控制发货,珍十五减少供应并强化费用投放,珍十新品铺货对冲部分下滑,李渡放松区域考核要求 [4] 行业趋势与竞争动态 - 白酒行业为迎合年轻消费趋势加速创新,五粮液、洋河股份等头部企业布局低度化及果味、茶味产品线 [2] - 酒鬼酒与胖东来合作推出"自由爱"联名产品,探索新零售渠道合作模式 [2] - 公司2025年6月推出新战略性旗舰产品,并将绝大部分预算开支向"大珍"系列倾斜以强化渠道推力 [5]
珍酒李渡(06979):加速出清,大珍发力
华创证券· 2025-08-06 14:40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维持"强推"评级,目标价10港元 [1] - 当前股价6.84港元,潜在涨幅46.2% [5][6] 2025年中报业绩预告 - 预计营业总收入24-25.5亿元,同比下滑38.3%-41.9% [1] - 股东应占净利润5.7-5.8亿元,同比下滑23%-24% [1] - Non-GAAP净利润6.1-6.2亿元,同比下滑39%-40% [1] 财务预测与关键指标 收入与利润 - 2025E营业收入50.32亿元(同比-28.8%),2026E回升至50.40亿元(+0.16%) [4] - 2025E Non-GAAP归母净利润11.51亿元(同比-31.31%),2027E增至13.12亿元(+11.2%) [4] - 毛利率从2024年58.6%提升至2025E 61.5%,2027E达64.3% [9] 估值指标 - 2025E市盈率18倍,市净率1倍 [4] - 每股收益2025E 0.34元,2027E增长至0.39元 [4] 经营策略与产品动态 渠道调整 - 主动控制珍三十、珍十五发货节奏,聚焦渠道动销与利润梳理 [8] - 李渡放松区域考核,湘窖与开口笑同步调整 [8] 新品布局 - 6月推出战略性产品"大珍"(定价888元),填补价格带空白 [8] - 通过万商创富联盟机制保障经销商分红,重点开发异业团购客群 [8] - 珍十新品铺货贡献增量,宴席场景专属产品抢占市场份额 [8] 长期竞争优势 - 管理层具备多周期经验,民营体制灵活性强 [8] - 销售团队规模及渠道精细化管理能力行业领先 [8] - 产品矩阵覆盖千元(珍三十)、次高端(珍十五)及大众价格带 [8] - 贵州、河南、山东为核心市场,广东、湖南为潜力扩张区域 [8]
珍酒李渡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积极应对市场挑战谋新局
金融界· 2025-08-06 12:09
核心财务表现 - 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4亿元至25.5亿元 较去年同期41.3亿元下降38.3%至41.9% [1] - 股东应占净利润预计同比下降23%至24% [1] - 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预计下降39%至40% [1] 业绩波动原因 -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持续影响白酒核心消费场景(商务/宴请/送礼)需求 [1] 产品战略调整 - 6月推出战略性旗舰产品"大珍·珍酒" 旨在满足高品质白酒需求并重塑市场格局 [1] - 新产品凭借独特工艺与品质口感有望成为下半年业绩增长极 [1] 渠道优化措施 - 聚焦核心区域市场并加大投入以提高市场渗透率 [2] - 加快渠道周转并稳定经销渠道 [2] - 巩固珍十五/珍三十等旗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2] 新兴消费场景布局 - 针对年轻群体和新消费趋势创新营销方式 [2] - 拓展线上渠道以挖掘潜在消费需求 [2] 行业发展趋势 - 白酒行业整体面临压力但挑战与机遇并存 [2] - 年轻群体和新消费场景正成为行业新增长点 [2] 战略实施展望 - 公司通过产品结构优化/渠道强化和新场景开拓为长远发展筑牢根基 [2] - 具体中期业绩公告预计于2025年8月31日或之前发布 [2]
白酒消费场景锐减 珍酒李渡上半年预计营收24亿元至25.5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05 23:59
业绩表现 - 上半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24亿元至25.5亿元人民币 [2] - 业绩受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影响 商务宴请和送礼场景减少 [2] - 公司主动调整发展节奏 放缓增长速度以确保持续稳定发展 [2] 战略举措 - 优化产品结构 6月推出战略性旗舰产品大珍·珍酒 预计下半年成为新增长极 [2] - 强化渠道布局 采取精细化政策聚焦核心区域市场 提高市场渗透率并加快渠道周转 [2] - 开拓消费场景 结合新兴消费趋势推出中端和次高端产品 并开发宴席场景专属产品 [2] 产品布局 - 大珍·珍酒选用200余种不同轮次基酒勾调 酒体酿造时间早于或等于2020年 以20年以上老酒调味 [3] - 新品建议零售价888元/瓶 补充增量并与珍15和珍30形成协同效应 [3] - 2024年下沙季投产4.4万吨 优质基酒储存10万吨 产能规模居贵州白酒企业前三 [3] 市场拓展 - 已构建贵州河南山东广东湖南五大核心市场 持续向全国辐射 [3] - 在多省启动城市锦鲤抽奖活动 奖品包括问界M9汽车和纯金金条 [4] - 通过万商联盟创富论坛构建全国销售网络 为持续发展注入动能 [5] 品牌建设 - 聘请知名青年演员姚安娜担任白酒申遗大使 深度参与文化推广工作 [3] - 推动白酒文化成为可品味可感知的生活方式 形成差异化竞争护城河 [3] - 以珍享问界三十知行为主题开展营销活动 提升品牌影响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