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Gb DDR5设备

搜索文档
EUV光刻,有变!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3-10 09:20
EUV技术发展现状 - EUV技术已突破10nm及以下制程限制,展现出不可替代优势[1] - 英特尔、imec、美光、三星等公司近期宣布重要进展,加速EUV商用应用[1] - High NA EUV光刻机成为2025年SPIE大会讨论焦点[2] 英特尔High NA EUV应用 - 英特尔首家购买High NA EUV光刻机,每台价值3.5亿欧元[3] - 使用两台ASML High-NA Twinscan EXE:5000实现季度处理30,000片晶圆[3] - 高数值孔径机器仅需一次曝光和"个位数"处理步骤,完成传统三次曝光40步骤工作[3] - 正在测试18A制造技术,计划用于14A(1.4nm级)芯片生产[3] High NA EUV技术优势 - ASML Twinscan EXE工具单次曝光实现8nm分辨率,显著优于低NA EUV的13.5nm[4] - 高NA EUV将曝光场减少一半,需要芯片设计变更[4] - 不同芯片制造商对高NA EUV采用策略存在差异[4] imec技术突破 - imec实现单次High NA EUV曝光20nm间距金属线结构,良率达90%以上[5][6] - 测试结构(蛇形和叉形)显示随机缺陷数量较少[6] - 电子测试验证了High NA EUV光刻扫描仪及其生态系统能力[8] - 预计2025-2026年实现High NA EUV大批量生产[8] 美光EUV应用进展 - 美光首次在1γ DRAM节点采用EUV技术,推出16Gb DDR5设备[11] - 新器件功耗降低20%,位密度提高30%[11] - 1γ工艺结合EUV与多重图案化DUV技术[15] - 计划使用1γ技术制造GDDR7、LPDDR5X等产品[15] - 获得日本政府465亿日元补助,计划投资5000亿日元[16] 存储厂商竞争格局 - 三星最早将EUV应用于DRAM生产,14nm工艺采用5个EUV层[14] - SK海力士2021年将EUV应用于10nm级第四代DRAM[14] - 美光加入EUV竞争,三家存储厂商技术路线差异明显[17] - 三星和SK海力士计划2023年下半年引入High NA EUV机器[17] 三星EUV薄膜技术 - 三星决定采购日本三井化学EUV光罩薄膜,价值数十亿韩元[22] - 三井化学纳米管薄膜年产能将达5,000片[22] - 三星自主研发EUV薄膜透射率达88%,但商用需90%以上[23] - 推动EUV薄膜国产化,开发碳纳米管薄膜技术[25] 新兴光刻技术 - 瑞典AlixLabs开发原子层蚀刻间距分割技术(APS)[26] - APS可在硅片上蚀刻5nm以下特征,无需多重图案化[27] - 技术可降低成本和环境影响,beta工具将于2025年推出[27]
美光DRAM,终于用了EUV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2-26 09:07
美光1γ工艺DDR5芯片技术突破 - 公司推出采用1γ制造工艺的16Gb DDR5芯片,首次应用EUV光刻技术,该工艺属于第6代10nm级节点[1] - 新产品额定数据传输率达9200 MT/s,标准电压1.1V,相比前代1β工艺产品功耗降低20%,位密度提升30%[1] - 新技术结合EUV与多重图案化DUV技术,采用下一代高K金属栅极和全新后端电路设计[4] 产品性能与市场应用 - 芯片9200 MT/s速度超出当前DDR5规范最高等级,但兼容JEDEC标准,可为下一代CPU提供未来防护[2] - 产品适用于CUDIMM/CXL内存模块和发烧友DIMM,后者可能实现10,000 MT/s超频模块[2] - 已向笔记本/服务器厂商送样,预计2025年中期进入零售市场,将覆盖台式机/笔记本/服务器全产品线[2] 生产工艺与产能规划 - 1γ工艺是公司首个采用EUV的技术节点,相比竞争对手延迟数年但带来显著优势[3] - 目前在日本晶圆厂生产,2024年安装首台EUV设备,未来将在日本和台湾工厂增加更多EUV系统[4] - 该工艺将成为公司主力节点,后续将用于GDDR7、LPDDR5X(9600 MT/s)及数据中心产品[3] 技术细节与性能提升 - EUV应用于关键层替代多重图案化,缩短生产周期并提升良率[4] - 新技术使性能比1β提升15%,同时保持20%的功耗优势[4] - 成本优势将在产量达到1β水平时显现,预计制造成本同步降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