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0X冷轧不锈钢
icon
搜索文档
马斯克星舰发射破纪录,“30X不锈钢”强在哪?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7 09:13
星舰试飞与技术突破 - SpaceX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第11次试飞获得圆满成功,完成从发射到受控落水的完整闭环,标志着可复用重型火箭技术实现突破性进展 [1] - 星舰外壳采用的自研“30X冷轧不锈钢”材料引发外界大量关注 [1] 不锈钢材料技术细节 - 甬金股份董秘办人士推测,30X不锈钢的核心改进可能集中于降低镍含量以提升硬度,并通过冷轧工艺实现超薄化 [1] - 被外界称为“中国版星舰”的长征九号重型火箭箭体也明确采用不锈钢设计,显示国内航天界认可该材料在低成本、可重复使用场景中的价值 [1] 国内技术现状与挑战 - 中科院相关研究指出,国内现有301、304等牌号不锈钢仍存在冷轧后韧性不足的问题 [1] - 国内在薄壁成形与焊接技术方面仍需攻关 [1]
马斯克星舰发射带火“30X不锈钢”,A股上市公司能否承接“中国版星舰”机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6 13:24
星舰技术突破与30X不锈钢材料 - SpaceX星舰第11次试飞成功,实现可复用重型火箭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其外壳采用的自研“30X冷轧不锈钢”材料引发关注 [1][2] - 30X不锈钢属于300系列奥氏体不锈钢改良品种,核心成分为铁-铬-镍合金,通过精准调整元素配比实现性能升级,具备耐腐蚀、可焊接、低温韧性好及热导率低等优势 [3] - 材料核心改进可能集中于降低镍含量以提升硬度,并通过冷轧工艺实现超薄化,其成本约为3美元/公斤,远低于铝锂合金的40美元/公斤和复合材料的200美元/公斤,在成本与性能间取得平衡 [4] 中国航天不锈钢材料进展 - 中国航天领域已同步开启不锈钢材料探索,2025年4月29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十米级直径不锈钢贮箱样机成功下线,突破大直径焊接与成形等关键技术 [4] - 被外界称为“中国版星舰”的长征九号重型火箭箭体明确采用不锈钢设计,显示国内航天界认可该材料在低成本、可重复使用场景中的价值 [4] - 中科院研究指出,国内现有301、304等牌号不锈钢仍存在冷轧后韧性不足的问题,薄壁成形与焊接技术仍需攻关 [4] A股冷轧不锈钢产业图谱 - A股市场已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冷轧不锈钢产业布局,拥有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超十余家,涵盖普钢与特钢领域 [5] - 部分代表性公司包括:鞍钢股份(市值257.65亿元)产品含冷轧板;久立特材(市值255.82亿元)无缝管采用冷轧工艺;首钢股份(市值334.24亿元)旗下首钢冷轧为现代化冷轧带钢生产厂;甬金股份(市值67.75亿元)拥有冷轧机组 [6] - 国内企业已具备接近30X材料的生产基础,常见300系列产品涵盖304、316等超硬材质品种 [7] 国内产业的技术挑战与市场前景 - 规模化生产面临制约:航天级不锈钢需从炼钢环节定制成分,而镍、铬等主要添加成分依赖进口,需上下游企业联动研发 [7] - 工艺细节尚待突破,包括中科院指出的“冷轧后韧性不足”问题,以及大直径薄壁件的焊接变形控制技术短板 [7] - 受美国贸易战影响,SpaceX采购中国材料不现实,且航天领域需求总量有限,短期难以对企业业绩形成显著拉动,但其价值在于推动材料升级与高端市场拓展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