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兆瓦超超临界双拱型燃煤机组

搜索文档
全球首创!我国660兆瓦超超临界双拱燃煤机组在贵州全面投运
搜狐财经· 2025-09-01 09:40
近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与央视新闻联合报道了一项重大能源项目的成功投运。该项目为贵州金元织金"上大压小"异地改建项目,由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二公 司承建。在8月26日24时,该项目的2号机组顺利完成了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世界首台套660兆瓦超超临界双拱型燃煤机组全面投入商业运营。 此前,该项目的1号机组已于8月6日成功投运,至此,项目实现了"双投"目标。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中国在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更为全 球能源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 该机组通过独特的"W"火焰设计,显著提高了燃烧效率、均匀性和充分性。其锅炉设计效率高达93%,实现了全链条的效能跃升与超低排放,为煤电的高效 清洁利用提供了宝贵的示范经验。项目位于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珠藏镇,是贵州首批"风光火储一体化"和"源网荷储一体化"的高效清洁能源项目之一。 全面建成后,该项目年发电量将达到约60亿千瓦时,产值约20亿元。更重要的是,它将每年节约标煤1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0余万吨,相当于植树200万 棵。这一成就对于优化区域能源结构、促进贵州省能源产业向高效化、清洁化、智能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贵州金元织金项目的成功投运,不仅是中国能源建设 ...
世界首台套660兆瓦超超临界双拱型燃煤机组投运 同等耗材情况下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53%
央视新闻· 2025-08-28 08:58
项目是"风光火储一体化"清洁能源项目,采用"煤电+新能源"方式,实现优势互补。机组攻克了无 烟煤高效清洁燃烧的技术难题,采用煤层气启停及助燃,相较于传统燃油点火,在同等耗材情况下二氧 化碳排放量减少了53%,氮氧化物、硫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下降超过90%。每年可节约电煤成本7200余 万元。为西南地区能源结构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记者27日从国家电投集团获悉,世界首台套660兆瓦超超临界双拱型燃煤机组全部成功投运,标志 着我国在高效清洁煤电技术领域实现重要突破。 所谓超超临界双拱型燃煤机组,简单来说是一种"烧煤更高效、污染更少"的先进发电设备。它专为 燃烧难着火、难稳燃、难燃尽的无烟煤设计,通过独特的双拱结构,让煤粉在炉膛内的燃烧更高效、更 均匀,也更充分,是针对劣质煤发电的先进燃煤机组。 国家电投贵州金元织金清洁能源公司负责人 顾剑:该项目全部建成投运后,年发电量约60亿千瓦 时,产值约20亿元,预计每年减排二氧化碳30余万吨,相当于植树200万棵。 ...
世界首台套660兆瓦超超临界双拱型燃煤机组全部成功投运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27 14:58
技术突破 - 世界首台套660兆瓦超超临界双拱型燃煤机组全部成功投运 标志着高效清洁煤电技术领域实现重要突破[1] - 机组攻克无烟煤高效清洁燃烧技术难题 采用煤层气启停及助燃技术[3] - 专为燃烧难着火、难稳燃、难燃尽的无烟煤设计 通过独特双拱结构实现煤粉高效均匀充分燃烧[3] 环保效益 - 相较于传统燃油点火 在同等耗材情况下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53%[3] - 氮氧化物、硫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下降超过90%[3] - 年减排二氧化碳30余万吨 相当于植树200万棵[3] 经济效益 - 年发电量约60亿千瓦时 产值约20亿元[3] - 每年可节约电煤成本7200余万元[3] 项目特点 - 采用"风光火储一体化"清洁能源项目模式 实现"煤电+新能源"优势互补[3] - 为西南地区能源结构升级注入强劲动力[3]
向“新”向“绿”,新突破!能源“大动脉”再添“多重保险” 夯实经济硬支撑
央视网· 2025-08-27 12:53
西气东输果子沟管道工程 - 西气东输果子沟管道控制性工程首条山岭隧道于8月27日贯通 创多项行业纪录 标志长输管道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建设能力实现新突破 [1] - 工程包括4条长距离山岭隧道 为国内油气管道领域单次掘进长度最长(6612米) 断面尺寸最大(6870mm) 海拔最高(2005米) 高差最大(324米)的项目 [5][10] - 隧道总长23.16公里 首尾落差668米 采用双护盾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 平均每月掘进450米 预计2027年9月全线投产 [7][8][10][12] - 工程线路全长32公里 建成后将与现役管道联合运行 互为备用 提升西部油气能源大通道安全运行能力 [8][12] - 西气东输二线 三线已累计输送天然气超5570亿立方米 惠及沿线5亿人口 [7] 超超临界双拱型燃煤机组 - 世界首台套660兆瓦超超临界双拱型燃煤机组全部成功投运 标志高效清洁煤电技术领域实现重要突破 [13] - 机组采用煤层气启停及助燃 同等耗材情况下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53% 氮氧化物 硫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下降超90% [15] - 专为燃烧难着火 难稳燃 难燃尽的无烟煤设计 每年可节约电煤成本7200余万元 [15][18] - 项目采用"煤电+新能源"方式 为"风光火储一体化"清洁能源项目 [15] 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 - "十四五"粤港澳大湾区首个抽蓄工程——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首台机组于8月26日投产发电 [19] - 每小时可产生30万度清洁电能 相当于5万居民用户一天用电需求 全部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19] - 工程装机规模120万千瓦 推动广东抽水蓄能市场化运营规模达150万千瓦 [19][20] - 建成后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抽蓄在运规模和调节能力分别突破1000万千瓦和2000万千瓦 [20]
让烧煤更清洁高效 世界首台套660兆瓦超超临界双拱型燃煤机组投运
央视新闻· 2025-08-27 08:31
技术突破 - 世界首台套660兆瓦超超临界双拱型燃煤机组全部成功投运 [1] - 机组攻克无烟煤高效清洁燃烧技术难题 [1] - 采用煤层气启停及助燃技术 [1] 环保效益 - 相较于传统燃油点火 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53% [1] - 氮氧化物 硫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下降超过90% [1] 经济效益 - 每年可节约电煤成本7200余万元 [1] 项目模式 - 采用"风光火储一体化"清洁能源项目模式 [1] - 通过"煤电+新能源"方式实现优势互补 [1] 行业影响 - 标志高效清洁煤电技术领域实现重要突破 [1] - 为西南地区能源结构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