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obbi Brown
icon
搜索文档
裁员3200人,雅诗兰黛巨亏56亿
36氪· 2025-08-21 08:5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财年净销售额143.26亿美元,同比下降8% [1][2] - 营业亏损7.85亿美元,同比下降超100% [2][3] - 调整后营业利润11.46亿美元,同比下降28% [2] - 稀释后每股净亏损3.15美元,同比下降超100% [2] - 调整后每股收益1.51美元,同比下降42% [2] 业务板块表现 - 护肤品销售额69.62亿美元,同比下降12% [4][6] - 彩妆销售额42.05亿美元,同比下降6% [4][6] - 香水销售额24.91亿美元,同比基本持平 [4][6] - 护发业务销售额5.65亿美元,同比下降10% [4][6] - 护肤品营业利润下降22%,彩妆和香水业务由盈转亏 [6] 区域市场表现 - 美洲地区销售额44.11亿美元,同比下降4% [8][10] - EMEA地区销售额53.75亿美元,同比下降12% [8][10] - 亚太地区销售额45.37亿美元,同比下降7% [8][10] - 中国大陆地区销售额27.41亿美元,同比下降6% [11][13] - 亚洲旅游零售业务下滑主要因中国消费者情绪低迷及零售商策略调整 [10] 战略调整与重组 - 实施PRGP重组计划,净裁员超过3200个职位 [3][19] - 预计总裁员人数达5800-7000人 [19] - 重组费用预计16-33亿美元 [19] - 2026财年起将中国大陆列为单独报告区域 [3][11] - 新区域架构分为美洲、EUKEM、亚太和中国大陆四个区域 [11] 品牌表现亮点 - The Ordinary实现中个位数增长 [3][7] - 倩碧在所有市场实现净销售额增长 [3][8] - Le Labo实现两位数增长 [3][8] - 海蓝之谜在中国市场通过新产品实现增长 [14] - 2025年618期间雅诗兰黛和海蓝之谜在天猫抖音高端美妆品类排名前二 [7] 影响因素 - 关税预计对2026财年盈利能力产生1亿美元影响 [3] - 滑石粉诉讼和解支出1.59亿美元 [7] - 商誉减值及无形资产减值影响利润 [3] - 亚洲旅游零售业务下滑及韩国市场表现低于预期 [7][10] - M·A·C、Too Faced和Bobbi Brown部分品类销售疲软 [7]
再次调整彩妆管理层,雅诗兰黛“坐不住”了
北京商报· 2025-06-25 19:11
彩妆业务调整 - 公司宣布Sara Staniford出任MAC Cosmetics、Bobbi Brown及Too Faced在英国与爱尔兰市场的副总裁兼总经理,负责战略协同、渠道拓展与业绩增长 [2] - 5月公司刚任命Lisa Sequino担任彩妆业务部门管理者 [2] - 彩妆业务2025财年三季度收入同比减少9%,营业利润下滑79%,主要因MAC和雅诗兰黛面部彩妆子品类疲软 [2] - 2025财年一季度倩碧品牌增长被MAC和Too Faced业绩下滑抵消 [2] 新任管理者背景 - Sara Staniford曾在欧莱雅集团工作12年,2020-2025年担任Revolution Beauty CEO期间推动大众彩妆品类爆发式增长 [3] - Lisa Sequino在宝洁工作8年,担任过奢华香水授权及电子商务业务副总裁,后在雅诗兰黛任职9年,操盘过JLo Beauty及Supergoop品牌 [3] - 公司表示Lisa Sequino将负责加速彩妆创新进程,以加强彩妆业务和寻求新增长机会 [3] 整体业绩表现 - 2025财年三季度净销售额35.5亿美元同比下滑10%,净利润下降超50% [3] - 2024财年净销售额156.1亿美元同比下降2%,净利润同比下滑61% [3] - 除香水业务增长外,护发、护肤业务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3] 战略变革 - 2月公司推动"重塑美妆新境"战略,将业务按品类分为八大集群,分别设立管理者 [3] - 由Jane Hertzmark Hudis担任执行副总裁兼首席品牌官负责统筹 [3] - 行业专家认为公司正尝试通过专业团队强化用户对品牌认同,但改革半年效果尚未显现 [4][5] 行业环境挑战 - 全球消费需求增长缓慢和中国国货品牌崛起对国际中高端彩妆品牌形成制约 [4] - 行业专家建议把握新一代消费用户需求变化和创新营销才能找到持续增长路径 [4]
'An icon and pioneer': Estee Lauder's son, who built make-up company into global brand, dies
Sky News· 2025-06-16 15:53
公司发展历程 - 雅诗兰黛从美国本土销售少量产品的小型企业成长为拥有众多品牌的国际化化妆品巨头[2] - 公司创始人儿子Leonard Lauder于1958年加入家族企业 从基层逐步晋升至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职位[1] - 在1982-1999年担任首席执行官期间 推动公司进入欧洲和亚洲市场 并建立首个研发实验室[3][4] 品牌扩张战略 - 主导推出Clinique和Aramis等知名子品牌[2] - 主导收购Bobbi Brown和Jo Malone London等品牌 展现敏锐的商业并购能力[2] - 截至2021年个人净资产峰值达255亿美元(约合188亿英镑)[4] 行业影响力 - 被公认为化妆品行业先驱 推动多项创新成为行业标准[3] - 首创"员工是企业灵魂"的管理理念 获得员工高度爱戴[3] - 现任CEO评价其能量与远见将持续影响公司数代人[5] 领导层传承 - 儿子William Lauder现任董事会主席 延续家族对企业掌控[3] - 1959-2011年与共同创立乳腺癌研究基金会的Evelyn结为商业伴侣[5] - 现任CEO Stephane de la Faverie强调其全球行业标杆地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