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1Pro
icon
搜索文档
外骨骼机器人如何“强筋健骨”
证券日报· 2025-05-21 00:17
外骨骼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 - 外骨骼机器人从科幻概念走向现实应用,成为智能穿戴设备的"天花板",并在"五一"假期成为黄山、泰山、华山等景区的"爬山神器"[1] - 肯綮科技2021年在泰山景区投放外骨骼机器人"C1Pro"进行试点运营,2024年"五一"期间投放500台新一代产品"π"实现满负荷运营,已扩展至全国10多家景区[2][3] - 行业处于商业化临界点,需突破人机协同技术、轻量化材料、续航能力提升和成本控制等瓶颈[1][6] 技术突破与产品迭代 - 肯綮科技产品从初期20公斤减至1.8公斤,采用AI算法识别步态,单次充电支持5小时续航/14公里行程,节省穿戴者30%体能[3] - 杭州智元研究院的"踏山"运用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和生长型运动控制算法,实现个性化适配[4] - 国民技术推出双核架构N32H7系列芯片,支持端侧轻量级机器学习算法,已实现批量出货[6] - 浙江精工集成科技研发碳纤维材料,推进髋关节外骨骼机器人的商业化应用[6] 应用场景拓展 - 医疗康复领域:高端设备价格超100万元,用于改善运动功能、增强肌肉力量[2] - 工业领域:上肢外骨骼可提升装配效率[4] - 军事领域:增强士兵负重和持续作战能力[4] - 应急救援:帮助消防员携带重型装备攀爬高楼[4] - 养老护理:已在部分社区试点辅助失能老人行走[4] 政策与资本支持 - 2023年工信部《"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推动外骨骼机器人在养老服务场景应用[8] - 上海2024年方案提出推广康复外骨骼机器人,四川2025年计划推动人机协同外骨骼规模化应用[8] - 上海傲鲨智能2024年5月获新一轮融资,累计完成5轮[9] - 优龙机器人2024年5月获长沙国资数千万元战略融资,用于研发和产线扩建[9] 市场规模预测 - 全球外骨骼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达58亿美元,2025-2028年CAGR为47.7%[10] - 中国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42亿元,2023-2028年CAGR约50%[10] - 探路者等企业跨界布局,与清华大学等机构合作开发智能外骨骼产品[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