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hatZOC
icon
搜索文档
广州发布60个“AI+”应用场景
广州日报· 2025-08-07 16:20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公布的场景需求均源自企业长期运营中的瓶颈痛点——例如,广州发展集团希望用 AI破解电力交易辅助决策、新能源功率预测、城市燃气户内安检等难题,广州工控集团则需通过图像 识别与建模算法,解析二维图纸、生成三维模型,从而激活历史资产。 今年新增19款大模型 广汽埃安智能生态工厂,入选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灯塔网络"。 这场对接会的背后,是广州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的持续壮大,人工智能与重点行业深度融合已初见成效。 60个场景需求均来自企业运营中的痛点 大模型总数达33款覆盖制造交通等多个领域 8月6日,广州首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发布暨供需对接会(市属国企首场专场)在华为广州研发中心举 行。会上,60个来自市属国企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正式亮相,涵盖制造、交通、城市治理等多个核心领 域。这场由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人工智能产业办)、广州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联合主办的活动,不仅搭建起场景需求与技术供给深度融合的对接平台,更标志着广州"人工智能+"赋 能实体经济迈出关键一步。 60个场景"从需求中来" 此次发布的首批场景清单,梳理自15家市属国企的关键业务中的应用需求,既有代表性又具实操性,为 人工智 ...
国企出题科技企业解答,广州发布首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清单
南方都市报· 2025-08-06 21:58
首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清单 - 广州发布首批60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清单 涉及15家市属国企 涵盖AI+制造 AI+交通 AI+城市治理 AI+能源环保 AI+旅游休闲等核心领域 [2] - 广州公交集团发布六个应用场景建设需求 涵盖文旅客服 汽车维修 安全生产 医药物流 冷链管理及城市治理等领域 融合多模态交互 智能调度与视觉识别等技术 [2] - 广汽集团开放汽车智能座舱 智能驾驶 试验室运行监控 质量问题处理及智能研发设计等环节多个典型AI应用场景 [2] 应用场景特点 - 场景代表性强 聚焦国企核心业务流程与关键节点 如岭南集团推出易游AI旅游智能应用平台 打造行程定制 销售问答 内容营销等八大助手 [3] - 广州水投集团着力打造智慧排水管网 智慧水厂 智慧供水调度等五大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场景 赋能水务数智化绿色化转型 [3] - 需求清晰明确 广州发展集团聚焦人工智能在电力交易辅助决策 新能源功率预测 城市燃气户内安检等能源场景应用 [4] - 广州工控集团通过图像识别与建模算法解析二维图纸生成三维模型 提升设计及变更响应效率 [4] 人工智能产业基础 - 广州大模型备案总数达33款 其中19款为今年新增 覆盖智慧城市 智慧交通 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 [5] - 上线全省首个城市可信数据空间 覆盖37个高价值场景 建成能源 低空等五个行业数据空间 [5] - 全市有30余个人工智能专业园区 相关产业基金规模超700亿元 汇聚30多名战略科学家 5万多名行业人才 [5] - 在穗高校每年培养人工智能相关人才约1.2万人 琶洲算法大赛累计吸引全球40余国上万支队伍参赛 推动60余家企业落地 [5] 应用落地成果 - 广州落地全球首个交通行业大模型 国内首个教研大模型 [6] - 中山眼科中心研发眼科大模型ChatZOC 覆盖眼底病变诊断等12个场景 诊断准确率达97% [6] - 南方电网发布全国产化L0 L1级电力大模型"大瓦特" 典型业务场景隐患识别率达95% [6] 市属国企系统布局 - 广州数科集团牵头建设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 统筹纳管社会面超过1.1万P算力资源 服务于城市治理 制造 医疗等领域 [7] - 交易集团 水投集团等实现多单数据资产入表 交易集团推动组建运营省级广州数据交易所 [7] - 广汽集团将在年内推出全国首款具备量产能力的L3级自动驾驶车型 [7] - 交易集团发布行业首个垂直领域智慧交易大模型"e招智胜" 实现全流程AI应用 [7] - 岭南集团部署智能导览和客流感知系统 提升游客服务体验 [7] 产业载体建设 - 数科集团 轻工集团联合投资80亿元建设中国人工智能(广州)产业园 打造技术研发 产品转化 总部办公一体化AI高地 [8] - 粤港智谷 粤港云谷等园区载体加快建设 推动人才 项目 资本等要素加速集聚 [8] 未来发展规划 - 广州年内将集中发布100个"AI+"重点应用场景 涵盖制造 医疗 交通 金融 教育等关键行业 [9] - 联合行业主管部门举办"AI+行业"供需对接会 通过快速撮合促进签约推进项目落地 [9] - 以"首场景 首应用"为突破口 组织开展市级重点项目储备 支持端到端整体解决方案开发 [9][10] - 打造集"门户+模块+服务"于一体的数字底座 提供场景开放 案例展示 智算调度等一站式服务 [10]
中山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 成立17个研究中心
南方都市报· 2025-05-06 23:32
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 - 中山大学召开人工智能发展大会并揭牌人工智能研究院,宣布成立17个研究中心,旨在推进跨院系多学科交叉融合,在人才引育、体制机制、学科建设等方面形成战略支撑 [1] - 研究院围绕人工智能"主体、基础、应用"三个层面整合科研力量,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湾区产业优势,构建产学研用贯通的规模化应用生态 [2] - 17个研究中心覆盖文理医工多个学科交叉领域,包括高性能智能化科学工程计算、人工智能数学基础、智能计算芯片与系统等方向 [2][4] 研究方向与规划 - 研究院将加强基础理论、方法、工具研究,攻克高端芯片、基础软件等核心技术,构建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基础软硬件系统 [2] - 发布《中山大学推进人工智能发展工作方案》,涵盖人才培养、科技创新、行政治理三个方面15项工作任务 [3] - 研究院配置近4万平方米科研场地,建设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实验平台 [3] 人才培养举措 - 2025年本科招生新增4个"人工智能/计算机+"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面向在校学生推出9个相关微专业 [5] - 双学位项目融汇金融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等学科优势,具备"深度交叉融合"和"产学研用全贯通"特点 [5] - 9个微专业包括人工智能经济学、智能无人系统、数字化服务运营等方向,学生完成培养后可申请微专业证书 [6] 智能医学领域成果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建设"两朵云、一条路、一个湖"智慧医院新基建,为AI应用搭建承载平台 [8] - 中山眼科中心研发国内首个眼科大模型ChatZOC,已在湖南、新疆、海南等地及马尔代夫落地应用,帮助提升基层诊疗能力 [9]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引入DeepSeek-R1 671B大模型,覆盖200万患者全病程数据,实现秒级调阅与智能解析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