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V batteries
icon
搜索文档
亿纬锂能:(买入)- 2025 年下半年销量增长可能持续
2025-09-01 00:21
**公司及行业** 涉及公司为亿纬锂能(EVE Energy 300014 CH)属于锂电池行业 专注于电动汽车(EV)电池、储能系统(ESS)电池及消费电池的生产[1][12]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公司2Q25营收同比增长25%至154亿元 环比增长20% 主要由EV电池出货量达11.3GWh和ESS电池出货量达16GWh推动 且EV电池平均售价(ASP)因海外销售贡献增加而恢复[1] * 毛利率同比改善2.2个百分点至17.5% 主要受益于EV电池板块利润率提升 但部分被ESS电池板块的利润率压力抵消[1] * 2Q25净利润同比下降53%至5.03亿元 主要受一次性费用影响 包括5.79亿元股份支付费用和约1.5亿元减值损失[1] * 分业务看 1H25 EV电池营收同比增长42%至127亿元 ESS电池营收同比增长32%至103亿元 消费电池营收同比增长5%至51亿元[1] * 预计2025年EV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65%至50GWh ESS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49%至75GWh 2026年EV电池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35%至68GWh 主要受益于大圆柱电池产能爬坡 ESS电池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30% 因新产品588Ah和628Ah电芯渗透[2] * 公司竞争力体现在大圆柱电池的先发优势以及马来西亚和匈牙利海外工厂的建设进展[2]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62元 基于分部加总估值法(SoTP) 对应2026年预期市盈率19倍 当前股价对应2026年预期市盈率为14.7倍[3][5][13] **财务预测与估值调整** * 上调2025-2027年营收预测4-11% 因EV和ESS电池出货量预期提升[3] * 上调EV电池毛利率预测2.9-3.0个百分点 因客户结构改善 但下调ESS电池毛利率预测1.9-2.9个百分点 因竞争加剧[3] * 因股份支付费用增加、一次性减值及政府补助减少 下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3-9%[3] * 具体财务预测:2025年营收694亿元(原预测669亿元) 净利润48亿元(原预测53亿元) 2026年营收898亿元(原预测827亿元) 净利润67亿元(原预测71亿元) 2027年营收1075亿元(原预测972亿元) 净利润88亿元(原预测90亿元)[4][10] **风险因素** * 下行风险包括:EV电池因激进产能扩张导致供应过剩 国内外电池制造商价格竞争加剧 中国电子烟市场政策监管趋严[13][19]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通过供应EV和ESS电池 推动汽车电气化替代传统内燃机车辆 减少碳排放 ESS电池提高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电力利用效率 助力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14] * 估值中对思摩尔国际(Smoore International)31%的持股按最新市值给予30%的控股折价[13][18] * 2Q25运营费用率同比上升3.3个百分点至12.5% 净利率同比下降5.4个百分点至3.3%[15]
Lucid Flags Tariff-Driven Price Surge, Localizes Battery Sourcing
ZACKS· 2025-07-17 00:36
行业影响 - 美国汽车行业将因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车辆成本上升 25%关税仅针对非美国内容但整体价格仍将上涨[1] - 汽车制造商大量依赖全球供应链进口石墨、锂和半导体关税政策可能使行业陷入停滞[2] - 行业通过疫情时期建立的供应链策略和供应商网络缓解冲击但长期影响仍将显现[2] Lucid公司动态 - 公司正推动供应链本地化以降低成本包括与美国Graphite One达成石墨供应协议[3] - 与松下合作延迟至2026年堪萨斯工厂产品在此期间不会投入使用[3] - 公司股价过去一年下跌38.6%远超行业2.3%的跌幅[5] 同业比较 - 法拉利(RACE)当前Zacks排名第1过去一年股价上涨15.8%[6][8] - Rivian(RIVN)和Westport Fuel Systems(WPRT)分别位列Zacks排名第2[6] - Rivian 2025年亏损预计改善38.37% Westport亏损预计改善40.93%[8][9]
摩根大通:日本股票策略_不确定性中资本支出扩张周期延续_有前景的行业和公司
摩根· 2025-06-16 11: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日本企业资本支出自2022年进入扩张周期,尽管美国关税政策等带来不确定性,但2025财年企业仍计划将资本支出同比增加3% [4][5] - 过去在小泉政府和安倍经济学时期,资本支出增加带动资本存量扩张,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企业利润率和资产回报率也随之上升 [4][25] - 到2024财年,企业净利润率和资产回报率已升至历史高位,随着2023年开始的企业改革推动资产负债表改善,预计资产回报率增速将加快 [27][28] - 预计机械、房地产、零售和汽车等行业资本支出将加速,基于筛选,日立建机、双日、日本邮船、卡普空、SCREEN控股和东京电子等公司未来利润率和资产回报率有望因投资增加而提升 [4][48][6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资本支出持续扩张 - 尽管盈利前景因美国关税政策等因素存在不确定性,日本企业仍有资本支出计划,2025财年计划同比增加3%,自2022财年开始的扩张周期仍在持续 [5] - 2024财年,半导体、自动化、输配电和入境旅游等领域投资取得进展,制造业引入人工智能和加速数字化推动半导体产能扩张,非制造业在多个领域也有投资 [7][8] 过去投资扩张阶段的利润率和资产回报率增长 - 过去在2003 - 2007财年小泉政府时期和2013 - 2019财年安倍经济学时期,资本支出周期扩张,企业利润率和资产回报率也随之增加 [25] - 小泉政府时期,资本支出增加扩大资本存量,提高潜在增长率;安倍经济学时期,资本支出增加使资本存量上升,但生产率下降导致潜在增长率降低 [26] 创纪录的利润率,企业改革将推动资产回报率进一步提高 - 企业净利润率自2008财年(不包括新冠疫情期间)稳步增长,目前处于历史最高水平,资产回报率也创历史新高,但自2007财年以来,因企业资产负债表上积累过剩资金,总资产周转率下降,资产回报率改善步伐受阻 [27] - 2023年以来的企业改革使企业资产负债表得到显著且不可逆的改善,总资产周转率停止下降,预计将继续改善,这将与资本支出带来的利润率提升共同推动资产回报率上升 [28] 资本支出增加且利润率扩大的行业 - 在过去两个资本支出周期性扩张时期,机械、汽车、化工、钢铁、批发/零售、建筑、服务和IT及服务等行业积极投资,这些行业在小泉政府和安倍经济学时期资本支出年均平均增长7% [45] - 在这些行业中,机械、化工、钢铁、建筑、批发/零售和IT及服务等行业的投资增加带来了高效的资产回报率改善 [46] 资本支出有望加速的行业 - 预计日本将在半导体和电气化、输配电、入境旅游相关生产扩张以及节省劳动力等方面进行投资,基于2025财年资本支出指引,石油/煤炭、造船/重型机械、零售、汽车、金属制品、化工、加工行业、生产机械和钢铁等行业资本支出增长计划较为突出 [47] - 近年来(2022 - 2024财年),商业机械、通用机械、房地产、运输与物流、批发与零售、电力和汽车等行业资本支出加速,IT及服务行业也有强烈的投资意愿,认为这导致了机械、房地产、零售和汽车行业资本支出加速的循环 [48] 资本支出扩张周期中的有前景公司 - 近年来公司层面资本支出扩张周期加速,通过投资扩大利润率的公司如日立建机、双日、日本邮船、卡普空、SCREEN控股和东京电子等,2025财年有强劲的资本支出增加计划,预计未来利润率和资产回报率将因此提高 [63]
Panasonic is cutting 10,000 jobs in a bid to boost efficiency
Business Insider· 2025-05-09 17:36
裁员计划 - 公司将裁员10,000人以提高效率 其中日本和海外各裁减5,000人 约占公司近230,000名员工的4% [1] - 裁员主要针对销售和间接部门 旨在优化全球范围内的人员配置 [2] - 裁员将在2026年3月结束的财年内完成 预计产生近9亿美元成本 [2] 市场反应与股价 - 公司股价在东京市场收盘时上涨2% [3] 供应链调整 - 旗下Panasonic Energy计划减少对中国电动汽车电池的依赖 北美业务总裁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削减中国供应链 [3] 员工福利政策 - 2022年公司采纳日本政府推荐的四天工作周制度 旨在降低员工过劳风险 [3] - CEO曾向投资者强调必须支持员工福祉 [4] 外部经济环境 - 特朗普关税政策和中美贸易战加剧了全球经济不确定性 [3]
高盛:中国出口追踪Ⅱ--企业反馈受到的影响任然很大!
高盛· 2025-05-06 10: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聚焦中美关税升级背景下中国对美出口动态变化,通过对48家企业的研究,分析中国对美贸易变化幅度和节奏,涵盖出口订单、供应链调整、库存、定价讨论和资本配置等方面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出口订单情况 - 截至2025年4月28日当周,中国企业来自美国的出口订单与关税前水平相比基本持平,平均为92%,较4月中旬的90%略有上升,订单簿有边际复苏,出现少量紧急订单 [3] - 中国企业对其他非美国地区的出口订单大多不变,但近20%的企业在非美出口方面有所改善,涉及宠物零食、家具等产品 [4] 中国发货和生产情况 - 截至4月28日当周,中国企业的美国订单中,35%由中国发货,57%由中国以外的工厂提供,无有意义的转运/再出口情况 [11] - 40%的产品对美发货仍受较大影响(降幅超50%),较4月中旬的41%略有下降;近2/3的产品发货水平与两周前持平,近20%的产品发货降幅加深 [12] - 短期内,中国以外的工厂因产能灵活性和部分地区关税暂停,缓解了关税影响;国内生产也随发货趋势变化,但幅度较小 [13] 库存情况 - 近半数企业表示美国库存为1.5 - 5个月,生产者在库存耗尽前谨慎提价;库存变化方向不一,38%去库存,42%稳定,8%补库存 [21] - 国内库存大多保持不变 [22] 定价讨论情况 - 近60%的企业参与了价格谈判,部分有进展(限于中国以外地区关税);6家企业(12%)已达成价格谈判,终端客户承担部分产品关税 [25] - 超半数企业期望终端用户承担主要关税责任;供应链在关税低于30 - 40%时可能可控,超过该水平则难以承受 [26] 企业资本扩张计划 - 近60%的企业有中国以外的生产设施,其中20%用海外工厂替代对美发货;63%的企业正在或计划扩大/建立海外产能,虽有关税不确定性,但资本支出计划未改变,不过对墨西哥和美国项目有犹豫 [32] 集装箱运输数据 - 截至3月,美国从中国的集装箱进口量为76万标准箱(TEU),一季度同比增长9%;美国全国零售联合会预计,2025年一季度进口量同比增长10%,二季度下降15%,三季度下降27% [33] 企业反馈情况 新出口订单和中国发货 - 部分企业订单可见度到2025年7 - 8月,4季度订单受越南关税影响;部分企业订单无变化,部分有增长;部分企业对美发货停止或减少 [45] - 东南亚发货因关税暂停恢复,但未达全年预期;北美工厂订单强劲;部分企业出口欧洲可能增加 [45] 中国以外供应链 - 东南亚是企业转移生产的首选;部分企业直接采购比例上升;部分企业计划将产能从对美出口转向欧洲和东盟 [50] 库存缓冲 - 部分企业美国有一定库存,计划等待关税明确;部分企业客户先销售库存;部分企业库存可支撑到9月 [54] 定价讨论和客户 - 部分企业希望客户承担全部关税;部分企业计划承担关税或与客户协商分担;部分企业在库存耗尽前谨慎提价 [54][55] 未来资本支出和资本配置 - 部分企业计划加速在印尼投资,部分计划在印度扩张;部分企业继续扩大在越南、美国、东南亚和印度的产能 [59] - 部分企业谨慎对待未来资本支出计划,关注墨西哥和泰国的贸易协定;部分企业计划扩大马来西亚工厂产能 [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