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V71手足口病疫苗
icon
搜索文档
超600亿“掏空式分红”让它再次出圈,科兴生物的那些股东们意欲何为
第一财经· 2025-07-18 23:32
科兴生物巨额分红事件 - 科兴生物董事会2025年4月至6月推出三轮分红方案,累计最高分红89.11亿美元(约637亿元人民币),占公司现金储备的八成以上[1][3] - 三轮分红方案分别为每股55美元、19美元和20-50美元,若全部实施每股最高可分124美元(约886.6元),总金额为公司停牌前市值的19倍[3] - 第一轮分红已在实施中,涉及金额39.52亿美元(约282.59亿元人民币),第二、三轮尚未实施[4] 控制权争夺背景 - 分红由李嘉强主导的董事会推动,其背后的强新资本是公司股东之一,2016年私有化引发控制权之争[2] - 2025年1月英国法院判决更换董事会成员,李嘉强组建新董事会[2] - 分红方案源于小股东恒润投资要求,认为公司过去三年未分红不合理[3] 资金来源分析 - 分红资金主要来自新冠疫苗销售积累,2021年科兴中维盈利921.14亿元,带动母公司现金储备从2020年10.41亿美元增至2023年127亿美元[7][10][11] - 科兴生物对疫苗生产主体科兴中维的持股比例从100%降至59.24%[8] - 2023年科兴中维因疫情减退已停产新冠疫苗并亏损33.65亿元[10] 公司经营现状 - 2023年科兴生物净利润亏损2.58亿美元,2024年上半年持续亏损[12] - 现有疫苗产品包括EV71、流感疫苗等,但销售受行业竞争和需求下降影响[13] - 2022-2024年上半年研发投入总计9.31亿美元,远低于现金储备[14] 历史教训与潜在影响 - 2001年北京科兴曾因股东过度分红导致研发停滞,常规疫苗产品出现10年断档[14][15] - 当前控制权争夺可能再次影响公司研发投入和长期发展[14] - 李嘉强推动分红部分原因是为转移精力至强新科技创新药研发[12]
超600亿“掏空式分红”让它再次出圈,科兴生物的那些股东们意欲何为
第一财经· 2025-07-18 20:21
在科兴生物发展历史上,曾因为股东分红而影响了产品开发。如今,历史是否会再重演? 9年前,一场私有化风波引发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SVA.US,下称"科兴生物")旷日持久的控制 权争夺战;9年后,一场巨额分红再度让科兴生物重回公众视野,同时控制权的争斗暗流涌动。 今年4月和6月份,李嘉强主导的科兴生物董事会,接连抛出三轮分红方案,按照公司7186万的总股数计 算,累计分红金额最高达到89.11亿美元(按7月18日当天汇率中间价折合人民币约637亿元,下同)。 科兴生物还未披露最新的报表数据。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为107.24亿美元 (约766.77亿元人民币),如果以此粗略计算的话,上述超过600亿的分红需要消耗公司八成多的账上 资金,这被外界形容为"掏空式"分红。 而这场天价分红会对科兴生物带来哪些潜在影响,更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在科兴生物发展历史上,就 曾因为股东分红而影响了产品开发。 天价分红溯源 李嘉强背后的强新资本(1Globe)是科兴生物的股东之一。早在2013年,强新资本开始在二级市场上买 入科兴生物股票。2016年,在美股上市的科兴生物欲启动私有化回国上市,但引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