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克尔来福
icon
搜索文档
内斗不止,分红530亿:科兴生物遭纳斯达克驱逐退市
观察者网· 2025-11-21 16:57
曾在新冠疫情期间凭借疫苗一年狂赚600亿元人民币的科兴生物,如今正面临最严峻的退市危机。 11月12日,纳斯达克正式向科兴生物发出退市决定书,定于11月21日摘牌。此后科兴生物表示将申请听 证以暂缓退市程序,并正在推进2024年年报的编制工作,争取恢复合规状态。这家"疫苗大王"的陨落, 并非源于市场竞争或业务衰退,而是一场长达九年的股东内斗。 从2016年首次收到退市函,到2019年被迫停牌至今,科兴生物的股价定格在6.47美元,总市值仅剩28亿 元人民币。更令人唏嘘的是,在退市阴云笼罩之际,为争夺控制权,现任董事会竟抛出高达530亿元 的"清仓式分红"方案。两位创始人尹卫东与潘爱华从当年的"亲如一家、互送礼物"的黄金搭档,演变为 法庭对峙、厂房拉闸、疫苗报废的仇敌。 疫苗帝国的崛起与分裂:从黄金搭档到死敌 就在科兴陷入停牌困境时,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给了这家公司起死回生的机会。科兴不负众望,成功 研发出新冠疫苗克尔来福,并迅速获得全球多国认可。2021年,随着第一针、第二针、第三针疫苗的大 规模接种,科兴实现了净利润84.6亿美元,约合600亿元人民币。按此前平均每年4000万美元的利润计 算,科兴一年 ...
突发!科兴生物收到纳斯达克退市函
新浪财经· 2025-11-19 19:21
(来源:一度医药) 转自:一度医药 据透露,科兴生物收到退市函的原因是公司未能及时提交2024年度报告。 2025年11月19日,据外媒报道,科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纳斯达克代码:SVA)宣布,2025年11月12日 收到纳斯达克上市资格处的除牌决定函通知,除非公司及时请求在纳斯达克听证会上听证,否则公司证 券将在2025年11月21日开业时被暂停并除牌。 报道显示,因审计机构Grant Thornton于2025年4月15日辞任,科兴生物未能如期递交2024年年报;获纳 斯达克宽限至2025年11月11日后仍逾期。公司已聘新所UHY LLP并计划就退市决定上诉,须在11月19 日前申请听证,听证申请将自动暂停股票摘牌15天,同时拟继续申请更长期暂停。 停牌六年,缘起"控制权争夺战" 当前,科兴生物仍处于停牌阶段。其停牌始于2019年2月22日。纳斯达克以"公司治理混乱"为由,暂停 其股票交易。 | 科兴生物 SVA]美股实时行情 - 自度股市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470美元 0.000 0.00% | | ...
超600亿“掏空式分红”让它再次出圈,科兴生物的那些股东们意欲何为
第一财经· 2025-07-18 23:32
科兴生物巨额分红事件 - 科兴生物董事会2025年4月至6月推出三轮分红方案,累计最高分红89.11亿美元(约637亿元人民币),占公司现金储备的八成以上[1][3] - 三轮分红方案分别为每股55美元、19美元和20-50美元,若全部实施每股最高可分124美元(约886.6元),总金额为公司停牌前市值的19倍[3] - 第一轮分红已在实施中,涉及金额39.52亿美元(约282.59亿元人民币),第二、三轮尚未实施[4] 控制权争夺背景 - 分红由李嘉强主导的董事会推动,其背后的强新资本是公司股东之一,2016年私有化引发控制权之争[2] - 2025年1月英国法院判决更换董事会成员,李嘉强组建新董事会[2] - 分红方案源于小股东恒润投资要求,认为公司过去三年未分红不合理[3] 资金来源分析 - 分红资金主要来自新冠疫苗销售积累,2021年科兴中维盈利921.14亿元,带动母公司现金储备从2020年10.41亿美元增至2023年127亿美元[7][10][11] - 科兴生物对疫苗生产主体科兴中维的持股比例从100%降至59.24%[8] - 2023年科兴中维因疫情减退已停产新冠疫苗并亏损33.65亿元[10] 公司经营现状 - 2023年科兴生物净利润亏损2.58亿美元,2024年上半年持续亏损[12] - 现有疫苗产品包括EV71、流感疫苗等,但销售受行业竞争和需求下降影响[13] - 2022-2024年上半年研发投入总计9.31亿美元,远低于现金储备[14] 历史教训与潜在影响 - 2001年北京科兴曾因股东过度分红导致研发停滞,常规疫苗产品出现10年断档[14][15] - 当前控制权争夺可能再次影响公司研发投入和长期发展[14] - 李嘉强推动分红部分原因是为转移精力至强新科技创新药研发[12]
超600亿“掏空式分红”让它再次出圈,科兴生物的那些股东们意欲何为
第一财经· 2025-07-18 20:21
公司控制权争夺 - 科兴生物近期因巨额分红方案引发关注,三轮分红总额最高达89.11亿美元(约637亿元人民币),占公司现金储备的八成以上 [1] - 控制权争夺涉及创始人尹卫东与股东李嘉强(强新资本代表),2025年1月伦敦枢密院司法委员会判决后,李嘉强组建新董事会 [2] - 小股东恒润投资要求分红89亿美元并恢复纳斯达克交易,指责公司长期未分红 [2] 分红方案细节 - 第一轮分红每股55美元(约393.25元),总额39.52亿美元(约282.59亿元) [3] - 第二轮和第三轮分红方案分别为每股19美元(约135.85元)和20-50美元,若全部实施每股最高可分124美元(约886.6元) [3] - 三轮分红总额是公司停牌时市值(4.65亿美元)的19倍 [3] 现金来源与财务表现 - 公司现金储备主要来自新冠疫苗"克尔来福"销售,2023年现金及等价物达127亿美元(约908.05亿元) [6][9] - 科兴中维(持股59.24%)2021年盈利921.14亿元,但2023年亏损33.65亿元 [8] - 公司2023年净利润亏损2.58亿美元,2024年上半年持续亏损 [10] 业务现状与挑战 - 新冠疫苗已于2023年停产,现有产品包括EV71疫苗、流感疫苗等,但EV71疫苗销售下滑拖累业绩 [10] - 2022-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总计9.31亿美元,远低于现金储备 [11] - 疫苗行业竞争激烈,民众接种意识不足,多数企业面临经营压力 [10] 历史教训与潜在影响 - 2001年北京科兴曾因股东过度分红导致研发投入不足,10年内仅获批2款疫苗 [11][12] - 当前分红可能重复历史问题,削弱公司研发能力与长期竞争力 [1][12] - 控制权争夺焦点集中于资金分配而非业务发展,业内担忧公司前景 [11]
科兴生物确认55美元特别分红,股息率高达850%创纪录
金融界· 2025-07-10 15:09
特别现金分红计划 - 科兴生物确认每股普通股55美元特别现金分红将按计划执行 发放给截至2025年7月7日交易结束时持有股份的股东 [1] - 该分红源于2024年4月发布的特别股息支付方案 按2019年停牌前6 47美元股价计算 分红相当于股价的8 5倍 股息率达850% [1] - 公司还计划实施第二次每股19美元特别现金股息 以及第三次每股20至50美元的特别现金股息 [1] 财务状况与分红规模 - 2021年公司营收达193 75亿美元 净利润84 67亿美元 主要受益于新冠疫苗"克尔来福"的销售 [1] - 截至2024年中期 公司账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3亿美元 [1] - 按最高分红方案计算 公司可能派发总额达75亿美元现金 占账面资金的约73% [2] 公司治理与股权争夺 - 创始人尹卫东与潘爱华自2016年起围绕私有化和控制权产生分歧 双方各自组建买团展开博弈 期间发生抢夺公章 断电等事件 [1] - 2019年2月公司因"治理失效"被纳斯达克强制停牌 停牌已超过6年 [1][2] - 2024年1月英国枢密院司法委员会裁定2018年股东大会程序存在瑕疵 强新资本等方面提名董事接管部分董事会席位 [2] - 7月9日特别股东大会上 股东投票通过罢免现任董事并选举新董事会成员的提案 新董事会包括尹卫东 阎焱 付山等十人 [2] 战略动向与市场解读 - 新董事会承诺支持已宣布的股息派发计划 并将推动公司普通股恢复交易 [2] - 巨额分红被市场解读为争夺股东支持的策略 也可能意在削弱对手未来的控制资源 [2] - 公司核心产品面临停产风险 新董事会表示将与管理层合作推动复牌 [2]
昔日疫苗之王科兴生物发布巨额分红计划 10年股东缠斗能否画上休止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3 00:19
公司分红计划 - 公司计划支付三次特别股息,总额最高或达75亿美元,占账上资金的70%以上[1] - 第一阶段每股55美元股息将在2025年7月9日股东大会前支付,第二阶段每股19美元,第三阶段每股20-50美元[2] - 若三阶段股息全部支付,股东可获得相当于停牌时股价(6.47美元/股)14-19倍的现金回报[2] 股东控制权争夺 - 2025年7月9日股东大会将审议董事会成员任免议案,分红计划被视为现任董事会争取股东支持的手段[1][2] - 公司股东斗争始于2016年私有化争议,形成尹卫东阵营(赛富基金、康桥资本等)与潘爱华阵营(未名医药、1Globe资本等)对立[4] - 2019年因"治理失效"被纳斯达克强制停牌,2024年英国枢密院裁定2018年股东大会程序违规[6] - 当前董事会由1Globe代表李嘉强和奥博资本代表主导,但被质疑存在治理缺陷[7] 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1年净利润达84.6亿美元,但2022年营收14.93亿美元(同比降90%),净利润1.14亿美元(同比降90%),2023-2024年上半年转为亏损[3] - 公司现金储备103亿美元,分红后仅预留20亿美元运营资金[8][9] - 新冠疫苗"克尔来福"面临停产,现有产品线包括肠道病毒疫苗等,在研管线包括百白破系列疫苗等[8] 历史背景 - 公司2001年由尹卫东(技术入股24%)与潘爱华(出资76%)创立,2003年核心资产赴美上市[4] - 2016年私有化引发控制权争夺,出现"毒丸计划"、公章抢夺等事件[5] - 潘爱华2024年因职务侵占罪被判刑13年,其盟友1Globe资本2024年获得英国枢密院有利裁决[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