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avators

搜索文档
三一重工_业绩回顾_强劲自由现金流为提升股东回报留空间;短期周期性格局更有利;上调至中性评级
2025-08-25 11:24
公司概况 * 公司为三一重工(Sany Heavy 600031 SS)[1] * 高盛(Goldman Sachs)将其评级从卖出(Sell)上调至中性(Neutral)[1] * 目标股价从17.0元人民币上调至21.5元人民币[24][28][33] 核心观点与论据 财务表现与现金流 * 公司自由现金流(FCF)生成能力显著改善 在此周期内达到净利润的1.5-2倍 高于历史中期平均水平的1.2倍[1] * 预期FCF收益率在未来几年将达到两位数[1] * 基于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 将2025E-27E每股收益(EPS)预测上调5-6%[1][23] * 运营效率提升优于预期[1] 股东回报 * 公司有空间通过提高分红和/或股票回购来提升股东回报[1] * 管理层在分析师会议上对此表现出越来越开放的态度[1] * 2024年已提高派息率 并在今年实施了小规模股票回购[1] * 公司计划维持当前50%的派息率[23] 周期性前景与市场需求 * 国内周期正转向上行[1] * 新兴市场(EM)需求保持强劲[1] * 发达市场(DM)周期出现更多触底迹象[1] * 管理层承认挖掘机行业年内至今(YTD)销量同比增长约20% 但月度趋势波动较大[18] * 国内销售强劲(2Q25同比增长约20% 占总销售额40%) 主要源于非挖掘机产品的国内周期拐点、电动化加速(产业渗透率已达约40%)以及设备升级需求[19] * 海外销售增长放缓(2Q25同比增长HSD% 占总销售额60%) 主要受混凝土机械(同比下跌中双位数%)和独联体(CIS)地区销售疲软拖累 若剔除这两项 上半年欧洲销售本应增长30%[19] * 其他产品销售强劲(同比增长40%至74.1亿元人民币) 主要包含矿用卡车(上半年销售额26亿元 同比增长95%)和宽体自卸车及港口机械[19] 盈利能力与运营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GPM)同比扩张0.7个百分点 主要得益于坚实的海外销售(特别是非洲地区 同比增长40% 毛利率可高达50%)、持续的成本节约以及部分产品价格恢复[19] * 管理层对净利润率(NPM)恢复至上一周期峰值水平(2020年为15.4% 1H25为11.6%)充满信心 支撑因素包括海外销售贡献增加(目前占60%)和严格的费用控制[23] * 应收账款天数从2024年的137.1天预计改善至2027年的99.4天[10] * 库存天数从2024年的92.5天预计改善至2027年的69.9天[10] 业绩指引与展望 * 管理层预计下半年国内挖掘机需求将温和增长 驱动来自小挖的劳动力替代、中挖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以及大挖的矿业需求和电动化趋势[20] * 混凝土机械已于去年底触底 今年将迎来改善 起重机亦预计出现拐点 支撑来自风电、核电和大型基建项目需求[23] * 预计欧洲市场持续复苏 北美市场基建需求保持强劲[23] * 非洲需求在矿业、微电网和基建项目支持下保持强劲 南美需求今年转弱但公司通过市场份额扩张实现了销售和利润提升[23] 估值与风险 估值 * 当前股价已接近上一周期峰值(2020年)水平 但盈利仅峰值的50-60%[1] * 基于2026年目标EV/GCI 1.45倍(对应14%的CROCI)得出目标价[24][33] * 当前股价对应2025E/2026E市盈率(P/E)为20.8倍/16.7倍[4][10] 风险因素 * 中国和/或全球建筑活动强度不及或超出预期[25][34] * 国内外市场份额增长快于或慢于预期[25][34] * 原材料(主要是钢材)价格意外下跌/上涨[25][34] * 人民币对主要外币意外贬值/升值 影响海外业务毛利率(2024年占毛利71%)[26][34] * 全球贸易环境转向更不利/有利 尤其在发达市场(欧美收入占比20%+)[26][34] * 运营效率改善优于或差于预期[27]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工程机械制造商 挖掘机(全球销量第一)、混凝土机械(全球第一)和起重机(中国前三)是其主要产品[35] * 市场容量(Market Cap)为1795亿元人民币(250亿美元)[4] * 2024年营收为783.834亿元人民币 预计2025年增长13.2%至887.113亿元[4][11] * 2024年每股收益(EPS)为0.70元 预计2025年增长45.0%至1.02元[4][11]
CAT Down 5% Since Q2 Earnings Miss: Buy, Sell or Hold the Stock?
ZACKS· 2025-08-14 02:16
公司业绩表现 - 卡特彼勒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至166亿美元 连续第六个季度下滑 调整后营业利润下降22%至29.2亿美元 营业利润率从224%降至176% [1][9] - 每股收益472美元 同比下滑21% 主要受关税成本上升影响 上半年经营现金流44亿美元 低于去年同期的507亿美元 [9][10] - 能源与运输板块实现3.26亿美元销量增长 抵消建筑和资源板块合计9600万美元的销量下滑 结束连续六个季度销量负增长 [11] 市场表现与估值 - 公司股价年内上涨137% 跑赢行业119%和标普500的82%涨幅 但季报后下跌5% 同期小松上涨239% 特雷克斯和曼尼托瓦克分别上涨96%和75% [2][5] - 当前远期市盈率2051倍 高于行业1946倍 价值评分D显示估值偏高 小松(1206倍)/特雷克斯(96倍)/曼尼托瓦克(1208倍)估值更低 [24][25] - 股息收益率18% 高于行业139%和标普500的115% 五年股息增长率79% 连续30年提高分红 [28] 行业与业务动态 - 中国10吨以上挖掘机市场出现复苏迹象 公司期末未交付订单达375亿美元 [12] - 美国制造业PMI已连续五个月低于荣枯线 新订单指数连续六个月收缩至471% [22][23] - 能源转型推动采矿设备需求 公司加速布局自动驾驶车队 服务收入目标从2016年140亿翻倍至2026年280亿 [26][27] 财务指引与预期 - 2025年营收预期从持平上调至略高于2024年 剔除13-15亿美元关税影响后 营业利润率预计处于目标区间上半部分 [13][15] - 2025年每股收益预期过去60天下调166%至1839美元 2026年预期上调085%至2127美元 市场共识预测2025年盈利同比下降16% [19][20] - 营收指引维持420-720亿美元 对应利润率区间10%-22% 长期增长受基建投资和能源转型支撑 [16][26]
John Deere pledges to pour $20B into its US operations to ‘continue building and investing in America'
New York Post· 2025-08-09 17:25
公司投资计划 - 公司宣布未来10年将在美国投资近200亿美元以加强其美国业务[1][5] - 投资重点包括新产品开发、尖端技术和更先进的制造能力[2] - 这些投资旨在解决客户面临的最大挑战并延续创始人的创新传统[1][6] 近期具体投资项目 - 正在北卡罗来纳州Kernersville建设价值7000万美元的挖掘机制造工厂[3] - 在爱荷华州得梅因工厂完成4000万美元扩建,生产采用计算机视觉和AI技术的See & Spray喷雾器[4] - 投资近1.5亿美元翻新伊利诺伊州East Moline工厂,生产新型X9联合收割机,收割能力提升约45%[6] 公司背景与运营现状 - 公司成立于1837年,总部位于伊利诺伊州Grand Detour[3][8] - 美国本土制造产品占其美国销售额的近80%和国际销售额的25%[7] - 在美国60多个地点雇佣约3万名员工,独立经销商网络额外雇佣5万人[7]
中国机械行业_2025 年上半年第二季度前瞻 - 盈利滞后于需求态势转变;产品组合仍是关键;买入潍柴、鼎力-China Machinery_ 2Q_1H25 Preview_ Earnings lagging shift in demand momentum; mix remains key; Buy Weichai (on CL), Dingli
2025-08-05 11:20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中国机械行业(涵盖工程机械、卡车及发动机) - **公司**:潍柴动力(Weichai,A/H股)、中国重汽(Sinotruk)、鼎力(Dingli)、龙工(Lonking)、三一重工(Sany)、恒立液压(Hengli)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2Q25/1H25业绩预览** - **工程机械**: - **国内需求分化**:挖掘机增速显著放缓(2Q25同比+8% vs 1Q25 +38%),但装载机、混凝土机械等表现稳健(如装载机2Q25同比+22%)[1][2][8]。 - **出口强劲**:多数品类出口增长(挖掘机出口同比+14%),但高空作业平台(AWP)因中美关税问题下滑(4月出口同比-34%)[3][7][18]。 - **盈利预测**:受益于出口和汇率利好,预计三一、恒立等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7-31%[8][22]。 - **卡车与发动机**: - **国内需求加速**:重卡批发量同比+25%(1Q25为-4%),政策推动替换需求(如电动重卡渗透率升至24%)[2][34]。 - **盈利压力**:潍柴因LNG发动机占比下降(2Q25同比-30%)净利润预计同比-17%;中国重汽因高利润的CIS出口下滑(同比-77%)盈利持平[8][36][38]。 --- **2. 下半年(2H25)展望** - **卡车行业更优**: - 政策刺激(替换政策)和低基数效应下,预计国内重卡零售销量同比+35%(1H25 +18%),全年销量上调至75万辆(原70万辆)[9][10][44]。 - **工程机械承压**: - 国内宏观放缓可能拖累需求,预计挖掘机下半年增速降至+6%(1H25 +23%)[10][16]。 --- **3. 盈利预测与估值调整** - **盈利调整**: - **龙工**:因出口超预期,2025-26年EPS上调31-40%[13][46]。 - **潍柴**:因LNG渗透率假设下调,2025-27年EPS下调7-9%[13][58]。 - **目标价调整**: - 潍柴H股目标价下调至21港元(原22港元),A股下调至21.2元(原24元),反映A/H溢价收窄[62][72]。 --- **其他重要内容** **1. 被忽视的风险与细节** - **工程机械出口结构**:AWP对欧盟出口因反倾销提前出货导致基数扭曲,6月恢复增长(同比+23%)[7][18]。 - **卡车动力结构**:电动化加速但LNG短期疲软,因北方政策延迟和LNG/柴油价差不利[2][34]。 **2. 行业数据亮点** - **挖掘机**:2Q25国内销量同比+8%(小挖+11%,中挖-5%),出口同比+14%[16][17]。 - **重卡**:2Q25零售销量同比+21%,电动化渗透率24%(1Q25 19%)[34][37]。 --- **投资建议与风险** - **推荐标的**:潍柴(买入,周期改善+高分红)、鼎力(风险回报优)[14][72]。 - **谨慎标的**:三一、恒立(估值过高)、中国重汽(出口风险未定价)[14][80]。 - **风险提示**: - 宏观需求不及预期、电动化渗透超预期、地缘政治影响出口[77][80]。 --- **注**:数据与观点均引自原文,关键引用标注[序号]对应原文档ID。
三一重工:2025 年第二季度前瞻 —— 运营支出降低,盈利有望超共识预期-Sany Heavy Industry (.SS)_ 2Q25E Preview_ Earnings Likely to Beat Consensus on Lower OPEX
2025-08-05 11:15
三一重工(600031.SS) 2Q25业绩预览及投资要点分析 公司概况 - 主营业务:工程机械产品及配件研发/制造/销售 核心产品包括混凝土机械(占比19%)、挖掘机、起重机等 国内外市场并重[23] - 控股股东:梁稳根通过三一集团持股56.7%(2019年数据)[23] - 当前股价:19.94元(7月31日) 目标价24元 预期总回报22.7%(含2.4%股息率)[4] 2Q25业绩预测 - **净利润**:预计同比+31%至26亿元 超市场预期15% 主要驱动因素: - 海外收入加速增长(未披露具体增速) - 营业费用管控(尤其是研发费用率从2Q21的11.4%降至2Q25E的5%)[10] - 毛利率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2] - **收入**:预计同比+13%至239.9亿元 超共识预期4%[8] - **利润率**: - 毛利率28.5%(同比+0.4pp 环比+1.8pp)[8] - 营业利润率12.5%(同比+1.8pp)[8] 港股IPO计划 - 拟募资10-15亿美元(72-108亿元) 主要用于全球扩张[3] - 发行折扣:H股较A股折价10% 预计发行3.59-5.43亿股(占总股本4.2%-6.4%)[3] - 时间表:目标9月初完成[3] 财务指标展望 - **2025E全年预测**: - 净利润79亿元(同比+32%) EPS 0.933元[7] - ROE 10.6% P/B 2.2x[7] - 自由现金流收益率2.7%[7] - **长期增长**:2023-27E净利润CAGR 22%[7] - **资产负债表**: - 2Q25净现金头寸33亿元(净负债率-4.3%)[7] - 应收账款304.9亿元(占营收35%)[7] 行业比较 - **优于中联重科(1157.HK)**:预计中联2Q25净利润同比-23%(缺乏资产处置收益)[1] - **估值逻辑**:目标价基于2.6x 2025E P/B 对应ROE 10.6% 低于历史P/B-ROE均值25x[25] 风险因素 1) 地产/基建投资复苏延迟[26] 2) 毛利率不及预期[26] 3) 出口增速放缓[26] 4) 港股IPO进度不及预期[3]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专家电话会议要点 —— 乐观预估显示下半年水电项目或推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年度销售额增长 5 - 10%-China construction machinery sector_ Expert call takeaways_ Optimistic estimates suggest lower YTR hydropower project may boost China constru
2025-07-30 10:33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中国工程机械行业[2] - 公司:未明确提及具体公司,但重点分析国内头部企业(leading domestic players)的受益情况[2][7]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水电项目对行业销售的拉动作用** - 雅砻江下游水电项目(lower YTR hydropower project)在基准/乐观情景下,预计推动中国工程机械年销售额增长3~5%或5~10%[2] - 依据中国工程机械协会(CCMA)数据,行业总收入8000亿人民币(含出口及零部件),其中新设备销售约5000亿人民币[2] **2 设备类型需求分化** - 混凝土机械(concrete-related machinery)受益最显著,预计占项目设备采购量的40%[3] - 土方机械(earthmoving)、起重机(cranes)、隧道掘进机(TBM)分别占比约20%、20%、5-10%[3] - 挖掘机采购高峰分两阶段:2027/2028年(首轮,占项目总设备采购60%)和2030/2031年(替换需求驱动)[4][6] **3 投资规模与结构** - 项目设备投资占比预计18-20%(三峡项目为15%),对应1800亿人民币,其中新设备超1000亿人民币[3] - 若计入配套基建及新能源基建,对行业影响或提升至5-10%[3] **4 技术趋势与竞争格局** - 电动化(electrification)、大型化(upsizing)、数字化(digitalization)和高端化(premiumization)是主要趋势,利好头部国内品牌[7] - 隧道施工设备中新能源机型占比将显著提升,30-60吨大型挖掘机需求集中[7] 其他重要细节 - **采购周期差异**:起重机可能在项目启动5年后出现大规模采购(吊装大型电力设备),高空作业平台(aerial work platforms)需求滞后5-8年[6] - **风险提示**:项目地质复杂及环保要求严格可能导致总投资及设备投资超预期[3] - **历史对比**:专家此前预测略高于基准情景但低于乐观情景[2] 数据引用 - 行业总收入:8000亿人民币(Rmb800bn)[2] - 新设备销售占比:约5000亿人民币(cRmb500bn)[2] - 设备投资占比:1800亿人民币(Rmb180bn),其中新设备超1000亿人民币(Rmb100+bn)[3]
中国进出口追踪 -中国贸易追踪及其对欧洲资本品的预示-Europe Multi-Industry_ China Import_Export Tracker_ China Trade Tracker and what it foretells for European Capital Goods — June 2025
2025-07-28 10:18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欧洲资本货物行业 - **公司**:Atlas Copco、Prysmian、Nexans、NKT、Geberit、SKF、Weir Group、Daimler、Iveco、Traton、Volvo、Konecranes、Assa Abloy、Epiroc、Sandvik、Alstom、Siemens、ABB、Schneider Electric、Signify、Wartsila、Accelleron、Kone、Schindler、Ariston、Carel、NIBE、Smiths Group、GVS、Legrand、Metso、FLSmidth、VAT Group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市场份额变化 - **观点**:欧洲在资本货物出口方面仍居领先,但份额下降,中国份额稳步上升,给欧洲公司带来竞争压力 [3] - **论据**:在追踪的产品中,欧洲全球出口量份额从2005年的56%降至2024年的44%,中国从2005年的6%升至2024年的22%,增加了16% 产品进出口情况 - **观点**:不同产品的进出口表现差异较大 - **论据**: - **出口增长**:6月数据显示,全球出口值同比增长21%(5月为19%),中国出口增长前五的产品为铁路(+46%)、开关设备(+41%)、光纤电缆(+40%)、重型卡车(+40%)和铜线(+31%) [8] - **进口变化**:进口值同比增长9%(5月为13%),中国进口下降最大的产品为拖拉机(-78%)、LED照明(-40%)、装载机(-39%)、涡轮增压器和增压器(-33%)和重型卡车(-24%) [8] - **地区差异**:中国对欧盟出口6月同比增长7.6%(5月为8.3%),进口同比增长0.4%(5月持平);对美国出口6月同比下降16.1%(5月为-34.5%),进口同比下降15.5%(5月为-18.1%) [9] 中国竞争评估框架 - **观点**:构建定性框架评估中国竞争威胁,部分领域市场份额风险需关注 - **论据**:框架基于国内竞争对手技术水平、本地竞争对手规模、售后市场重要性等多个因素,认为汽车轴承、储能、建筑设备等领域更需关注市场份额风险 [43][4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研究方法**:通过跟踪32种关键资本货物产品的月度进出口量,以6 - 8位HS代码级别追踪进口美元价值,分析中国进出口情况及贸易模式的结构性变化 [51] - **数据说明**:进出口数据包含中国国内企业和国际OEM生产的设备,且进出口价值不一定反映产品的技术定位差异,如中国进口的工业机器人多为高端/6轴,出口多为中低端/4或5轴 [52][54] - **各产品具体贸易情况**:详细列出了压缩机、真空泵、阀门等多种产品的贸易平衡、出口和进口价值的同比变化以及出口地区分布等信息 [55 - 374] - **相关披露**:包括分析师认证、利益冲突、评级分布、投资银行关系、监管披露等多方面的信息 [375 - 409]
President Trump's "Big, Beautiful Bill" Advances in Senate: 3 Stocks I'm Buying Right Now
The Motley Fool· 2025-07-02 17:30
法案通过及影响 - 参议院以51比50通过"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法案 包含1500亿美元军事支出增加 465亿美元边境基础设施支出及针对性减税 [1] - 法案仍需众议院批准 面临马斯克强烈反对及可能增加33万亿美元国债的担忧 [1] 洛克希德·马丁(LMT) - 直接受益于1500亿美元军事支出增加 创下数十年来最大和平时期国防预算增幅 [4] - 2027年预期市盈率145倍 低于历史水平 尽管今年因20亿美元机密项目亏损和F-35技术延迟导致股价承压 [4] - 1760亿美元订单积压显示全球对其先进系统的强劲需求 包括F-35战斗机和超音速武器项目 [5] - 2024年营收710亿美元 运营利润率98% 同时消化重大项目亏损 [5] - 加拿大维持190亿美元88架F-35订单 2025年一季度每股收益728美元 远超634美元预期 [6] 亚马逊(AMZN) - 受益于法案中针对小费和加班收入的税收减免 最高分别可达25,000美元和12,500美元 提升服务行业和小时工的可支配收入 [7] - 2025年一季度广告收入增长19%至139亿美元 显示定价能力 AWS季度营收293亿美元 利润率可观 [8] - Prime会员锁定效应 不可替代的物流网络及AWS在云计算基础设施的主导地位构成竞争壁垒 第三方卖家贡献超半数零售额 [9] - 2027年预期市盈率25倍 分析师预计营收将从2025年6650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超1万亿美元 [10] 卡特彼勒(CAT) - 直接受益于465亿美元边境墙建设预算及100亿美元边境安全资金 每英里围墙建设都需要其推土机、挖掘机等专业设备 [1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下降10%至142亿美元 但保持183%的运营利润率 显示定价能力 [11] - 全球192个国家经销商网络构成竞争壁垒 客户因零部件供应和服务支持产生转换成本 一季度通过股息和回购向股东返还超40亿美元 [12] - 2025年一季度产生13亿美元运营现金流 2027年预期市盈率165倍 华尔街平均目标价379美元低于当前约390美元股价 [13][14]
瑞银:中国工程机械行业_专家会议要点_淡季国内挖掘机需求承压
瑞银· 2025-06-30 09: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内挖掘机需求短期有波动但行业上升轨迹不变 2025 年行业挖掘机出口有望实现 MSD 同比增长 轮式装载机增长或超挖掘机 起重机和混凝土机械下半年降幅收窄全年有望正增长 [2] - 国内挖掘机 6 月销售或反弹但淡季需求弱 7、8 月销量承压 9 月后或恢复增长 预计 2025 财年国内挖掘机销售同比增长 15% [3] - 小型/大型挖掘机价格竞争缓和 中型挖掘机竞争激烈 整体价格竞争较上一周期温和 [4] - 淡季国内挖掘机销量疲软或影响板块股票表现 但股价进一步下跌空间有限 行业未来 2 - 3 年或触底回升 中国 OEM 有望在海外市场获份额实现海外收入增长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专家会议要点 - 5 月国内挖掘机销售未延续 4 月高增长 主要因中型挖掘机大幅下降 6 - 12 月销售或波动 全年增长 15% 挖掘机上升趋势至 2027/28 年不变 [2] - 5 月国内小型挖掘机增长最快 大型最慢 仅中型挖掘机 5 月大幅下降 [2] - 5 月大型挖掘机销量增长受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驱动 中型受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活动影响需求弱但基数低 小型 4 月受益新乡村发展和市政项目超卖 5 月放缓 [2] - 预计 2025 年轮式装载机增长或超挖掘机 主要因电动轮式装载机渗透率加速且受基础设施/房地产影响小 起重机和混凝土机械下半年降幅收窄全年有望正增长 [2] - 预计 2025 年行业挖掘机出口实现 MSD 同比增长 [2] 2025 年下半年挖掘机月度销售展望 - 5 月国内销售疲软归因于中型挖掘机同比下降超 20% 因 4 月下旬下游需求弱、收款差和消化 4 月超卖 6 月销售或因年中 KPI 压力反弹 但淡季需求弱 7、8 月销量承压 9 月后或恢复增长但增速低于 5 月 预计 2025 财年国内挖掘机销售同比增长 15% 意味着下半年同比增长 5% [3] 挖掘机价格竞争情况 - 小型/大型挖掘机价格竞争缓和 因小型挖掘机降价空间有限 超大型挖掘机被外资主导 中型挖掘机竞争激烈 因品牌集中度低 整体价格竞争较上一周期温和 市场参与者更理性 国内品牌进入大型/超大型挖掘机领域或致降价明显 [4] 行业股票表现及需求分析 - 淡季国内挖掘机销量疲软或影响板块股票表现 行业指数 5/6 月下跌 5% 但股价进一步下跌空间有限 替换需求是主要驱动 行业未来 2 - 3 年或触底回升进入上升周期 [6] - 贸易战对外部需求影响有限 中国 OEM 有望在海外市场获份额实现海外收入增长 [6]
高盛:中国机械实地调研要点-政策驱动下的国内分化;出口与电动化成为关注焦点
高盛· 2025-06-09 13:2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沃尔沃集团评级为买入,目标价263.10瑞典克朗 [2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内需求方面,卡车和工程机械出现分化,卡车需求加速而工程机械需求放缓,工程机械增长可能在2025年第一季度见顶 [2][3] - 出口方面,东南亚和非洲需求较强,中国仍将是重要出口枢纽,但中国OEM库存水平较高 [9] - 技术方面,电气化成为关注焦点,有望助力中国OEM进入欧洲市场 [14] - 竞争格局方面,定价压力重现,行业整合困难 [17] 各目录总结 国内需求 - 卡车和工程机械需求分化,卡车因置换政策、季节性和比较基数等因素加速,工程机械则放缓 [2] - 2025年第一季度挖掘机同比增长38%符合季节性,后续增长可能已见顶 [3] - 5月三一重工机械车队运营率和平均利用小时同比下降,水利和农村项目集中释放后需求放缓 [6] - 小/迷你/轮式挖掘机在产品组合中的贡献上升,大型机械需求疲软,与采矿需求下降有关 [6][7] - 重型卡车需求在地方置换政策推动下加速,预计后续仍有增长空间 [8] - 三一重工预计2025年挖掘机国内需求同比增长20%,2029 - 2030年周期峰值约20万台 [10] - 潍柴动力预计2025年国内需求65万台,若6月数据持续向好有上调潜力;中国重汽预计2025年行业总销量90 - 95万台,国内需求60 - 65万台,乐观情景下可达100万台以上 [11] - 中国重汽预计卡车周期温和复苏,年增长率为个位数,市场仍存在供需不平衡 [11] 出口情况 - 出口主要关注需求趋势和生产本地化,东南亚和非洲需求强于独联体地区 [9] - 5M25三一重工挖掘机出口量同比增长16%,亚洲和非洲表现强劲,中东、独联体、欧洲和美国较弱;中国重汽出口销量同比下降5%,独联体地区下降30%,其他地区增长20 - 30% [12] - 中国OEM继续关注新兴市场,三一重工认为欧洲有机会,但经销商网络是障碍;中国重汽认为中国重型卡车OEM可触达市场规模为60万台,当前出口规模30万台,有5 - 10%增长潜力 [13] 技术发展 - 中国重型卡车和工程机械电气化加速,电池成本下降、竞争加剧和零排放车队推动是主要因素 [14][16] - 重型卡车电气化渗透率超过20%,潍柴动力和中国重汽认为上限为25 - 30%;工程机械中,轮式装载机、矿用卡车和混凝土机械电气化较快 [16] - 沃尔沃CE设定2030年电气化销售目标为35%,已在中国生产电动轮式装载机 [18] - 挖掘机电气化进展较慢,但采矿领域对电气化需求较高,三一重工估计欧洲部分地区电气化渗透率可达10%,其在欧洲电动挖掘机市场份额为25% [18] 竞争格局 - 2025年第二季度各公司均面临定价压力,大型机械和电动重型卡车尤为明显 [18] - 经销商资产负债表和盈利能力恶化,部分经销商破产,二级中国企业经销商问题更大 [18][19] - 三一重工优先考虑盈利市场份额,目标2025年国内挖掘机市场份额保持在29%,较2024年下降约1个百分点 [20] - 沃尔沃CE在中国的目标市场主要是采矿、采石、骨料和重型基础设施 [20] - 福田汽车在各动力系统市场份额均有所增长;中国重汽对电动重型卡车当前10%的市场份额满意,因该业务亏损,不急于扩大份额 [20] - 由于行业产能过剩,整合面临挑战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