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FlexPod积木式储能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十八届高工锂电峰会 | 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将作主题演讲
高工锂电· 2025-06-18 21:32
行业峰会信息 - 第十八届高工锂电产业峰会将于2025年6月25-26日在常州金坛万豪酒店举办,主题为"产业链格局重整 全场景应用共振" [1][4] -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将于7月8-9日在成都邛崃举办,主题为"新材料·新动能·新生态" [1][2] 全球动力电池市场 - 2025年1-4月全球新能源汽车带动动力电池装机量约285.1GWh,中国占比60.9% [2] - 装机量TOP10企业中蜂巢能源同比增幅最高达68% [2] 蜂巢能源技术突破 储能领域 - FlexPod积木式储能系统能量密度达9MWh/20尺集装箱,为行业最高 [2] - 系统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12-18MWh电量段灵活扩展,运输成本降低13%,空间利用率提升20% [3] - 采用±2℃精准温控实现循环寿命突破10000次,已获欧洲、中东等地区超5GWh订单 [3] 动力电池领域 - 堡垒越野电池具备1000J底部抗冲击能力(超国标6倍)和30000Nm/deg扭转刚度(行业均值3倍) [3] - 实现13.6C超高倍率放电(行业均值2倍),已搭载坦克300/400/500/700等车型 [3][5] - 装机量稳居越野动力赛道全球首位 [5] 下一代电池技术 - 蜂巢能源认为超充和固态是未来电池技术进化方向,叠片是实现量产的最佳解决方案 [6] - 热复合飞叠技术将全固态电池制备工序压缩至1道,生产效率提升100%,良品率突破99.5% [6] - 该技术使短刀电池包成本下降12%,实现6C充电倍率、195Wh/kg能量密度及超5000次循环寿命 [6] 产能规划 - 随着遂宁、盐城等基地陆续投产,公司2025年规划产能达280GWh [7]
蜂巢能源FlexPod积木式储能系统,引领下一代储能集装箱发展进程
和讯网· 2025-06-17 19:04
核心技术突破 - 公司推出FlexPod积木式储能系统,融合短刀叠片电芯、CTR设计和系统分舱上下叠三大核心技术,实现行业颠覆性突破[2] - 短刀叠片电芯采用热复合飞叠工艺,极组一致性提高35%,隔膜褶皱率降低60%,Hipot不良率减少30%,电芯安全性能提升20%[3] - CTR设计采用无PACK叠层方案,零部件数量减少36%,簇结构强度增强30%[3] - 系统分舱上下叠设计将直流仓和交流舱分开,占地面积缩减20%,模块化组合实现灵活部署[3] 性能优势 - 双面液冷技术使系统寿命较传统产品提升超过15%,循环寿命超10000次[5] - 模块化电池单元结合氮气隔氧和火电分离技术,通过极端针刺测试及智能预警机制,杜绝热蔓延风险[5] - 一体化直流侧直连减少转换损耗,AI-BMS优化充放电策略,运维效率提升60%[5] - 紧凑布局节省空间投资,运输成本节省13%,全生命周期收益提升10%[5] 产品规格与应用场景 - FlexPod积木式储能系统在标准20尺集装箱内实现9MWh储能容量,支持无限拓展至12MWh、15MWh、18MWh等多电量段[7] - "即插即用"设计适配工商业储能、电网调峰及可再生能源配套等多场景应用[7] 全球市场布局与技术生态 - 公司储能产品已通过多项国际权威认证,进入欧洲、中东、亚太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2] - 未来将持续深化短刀电芯工艺迭代和智能运维系统开发,构建"硬件+软件+服务"全生态技术矩阵[7]
AI炸场!35家储能企业同台竞技
行家说储能· 2025-06-13 18:10
展会概况 - 2025年全球用户侧储能产业价值峰会暨应用示范展圆满收官,展会由光伏展转型为储能展,储能企业数量、产品含量及热度显著提升[1] - 展会聚焦第三代电芯定义权、136号文响应方案、光储电站经济性评估及AI+工商业储能系统等热点[1] - 多家企业签署GWh级订单:瑞浦兰钧超20GWh、国轩高科3GWh、蜂巢能源2.1GWh[1] 参展企业及产品亮点 采日能源 - 发布Serlattice G3 10MWh智储系统,实现高容量、低LCOS与易配置的统一[5] - 推出星链系列261kWh工商业户外柜(支持峰谷套利等6种模式)及星汉系列1.5MW/3MWh集装箱系统[5] - 发布智慧能源运营服务平台,提供覆盖投资-建设-运营的全生命周期零碳解决方案[3] 中车株洲所 - 发布构网型储能系统及"云枢"储能变流器(功率密度提升22%,毫秒级电弧扑灭)[6][8] - 推出零碳园区智慧能源平台,集成DC1000V/1500V储能柜等多元产品[8] - 与宁德时代签订2025年框架协议[8] 华为数字能源 - 全球首发FusionSolar9.0构网型光储解决方案,支持全场景构网与"端-边-云"智能管理[10] - 具备短路电流支撑等6大核心能力,适配调峰/调频等商业模式[12] 比亚迪储能 - 展示源网侧MC Cube-T Pro BESS 6.4MWh系统(温差±2℃)及工商业Chess Plus(循环寿命>10000次)[13][15] - Chess Plus采用ALL in One设计,系统组件减少55.6%,运维项目减少43%[15] 南都电源 - Center L Ultra 6.25MWh系统实现放电量提升8%,Center L Max 8.338MWh单箱能量密度提升167%[21][22] - 与太蓝新能源合作开发固态电池储能应用[23] 亿纬锂能 - 全球首发836kWh分体式模块柜,支持扩展至5MWh,单位面积能量密度提升65%[24][27] - 采用"热电分离"设计,防火层面积增加15%[27] 蜂巢能源 - FlexPod积木式储能系统实现20尺集装箱9MWh容量,结构强度提升30%,运输成本降13%[85][87] - 采用短刀叠片电芯技术,零部件数量精简36%[85] 格力电器 - 光储直柔能源站2.0体积减小21.8%,功率密度提升21.8%,调试周期缩短5天[58] - 兆瓦级钛酸锂储能系统可在-40℃运行,已应用于高寒地区风光储项目[59] 技术趋势 - **构网型技术**:华为/中车/上能电气等企业推出支持虚拟惯量支撑、黑启动等功能的解决方案[10][12][43] - **液冷系统**:盛虹动能Voltus Pro温差<2℃(寿命延长2年),远东电池PowerPLANT 520 PLUS温差≤2.5℃[68][83] - **大电芯应用**:国轩高科588Ah电芯、林洋能源628Ah液冷PACK、永泰数能314Ah系统(成本降15%)[29][78][97] - **AI集成**:海尔新能源AI+工商业系统实现90%运行效率,昱能科技AI电价预测平台获售电资质[46][107] 合作动态 - 海博思创与华为数字能源等6家企业签署多场景生态协议[18] - 远东电池与宁德时代等5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84] - 东方电气与特隆美储能等4家企业签约光储项目[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