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wSight仿生侧线传感器

搜索文档
脑机接口柔性微电极植入机器人问世;仿生技术让水下机器人像鱼一样灵活游动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5-23 11:11
仿生技术与水下机器人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开发FlowSight仿生侧线传感器 使水下机器人能像鱼类一样感知水流变化并灵活游动 该技术灵感来自鱼类侧线系统 研究成果发表于《IEEE机器人汇刊》 [1] 脑机接口技术突破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发CyberSense脑机接口柔性微电极植入机器人 可自动化精准植入比头发丝更细的柔性微电极至动物大脑 支持啮齿类和非人灵长类等动物实验 具备高自动化、多电极植入、血管避让等优势 [1] 无人物流机进展 - 彩虹-YH1000无人物流机成功首飞 航程达1500公里 采用双发设计和抗干扰航电设备 具备超短距起降能力 适应二级公路、硬质土路、草地、水面及雪地等多种场景 [1]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应用 - AG600飞机完成大兴安岭地区首次适应性飞行 飞行时长2小时4分钟 为后续林区灭火任务奠定基础 同时完成首次灭火操作训练 [1] 人工智能与3D生成技术 - Stability AI发布SV3D 3D视频生成工具 基于Stable Video Diffusion模型改进 可依据单一输入图像生成多视角3D网格 [3]
中科院团队解锁水下机器人“环境感知新维度”,FlowSight让水下勘探告别 “盲人摸象”
机器人圈· 2025-05-21 17:40
FlowSight仿生侧线传感器技术 - 核心技术灵感来源于鱼类侧线系统 通过柔性硅胶触须感知水流形变 内置高清摄像头捕捉图像序列 结合深度学习模型解析水流矢量信息[1][3] - 测量精度表现突出 水流速度相对误差3.05% 方向测量误差仅0.98% 实现单点无辅助设备的高效感知[3] - 传感器已集成至仿生水下机器人RoboDact 实现闭环运动控制 支持逆流巡游和动态调姿等复杂动作[4][5] 机器人行业动态 - 2024年机器人上市公司年报显示75家企业披露业绩 行业竞争格局出现显著分化[8] - 人形机器人领域呈现爆发态势 价格战加剧 同时面临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落地的双重挑战[8] - 国际前沿技术持续涌现 包括螳螂虾仿真机器人 可扩展压电机器人 以及3D打印软体机器人手等创新成果[8] 学术研究进展 - 研究成果发表于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期刊 获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及自然科学基金支持[1][6] - 学术界聚焦具身智能发展 孙立宁院士提出微纳感知技术赋能 熊蓉教授探讨人形机器人智能演进路径[8] - 仿生机器人技术持续突破 除水下机器人外 还有模拟松鼠跨越地形的创新设计案例[8]
【中国新闻网】中国团队仿生感知研发新突破 助力水下机器人精准感知水流
中国新闻网· 2025-05-21 09:52
核心观点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发FlowSight仿生侧线传感器 赋予水下机器人精准水流感知能力 为复杂水域自主导航与环境监测提供新路径 [4][5] - FlowSight传感器基于鱼类侧线系统原理 利用柔性硅胶触须与深度学习模型实现水流速度与方向的高效矢量感知 速度测量误差3.05% 方向误差0.98% [4][5] - 传感器已集成于仿豹鲂鮄水下机器人RoboDact 成功实现逆流巡游与动态调姿等闭环控制实验 为水下勘探与生态监测提供创新方案 [5] - 研究成果发表于IEEE《机器人汇刊》 标志技术突破获国际学术认可 [5] 技术原理 - FlowSight传感器模仿鱼类侧线神经丘结构 通过柔性硅胶触须捕捉水流冲击形变 内置摄像头将形变转化为图像序列 [4] - 采用深度学习模型解析图像序列 直接输出水流速度与方向矢量 实现单点无辅助设备的高效感知 [4] 性能指标 - 水流速度测量相对误差3.05% 方向测量相对误差0.98% 达到高精度感知标准 [4][5] 应用验证 - 在仿豹鲂鮄水下机器人RoboDact上完成集成测试 验证基于水流感知的闭环运动控制能力 [5] - 机器人可模拟真实鱼类行为 实现逆流巡游与动态姿态调整 适用于复杂水域作业场景 [5] 学术影响 - 研究成果通过IEEE《机器人汇刊》发表 体现技术原创性与学术价值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