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GEP质押贷款
icon
搜索文档
兴业银行落地系统内首笔VEP质押贷款
中国证券报· 2025-11-14 21:01
业务创新 - 兴业银行落地系统内首笔特定地域生态价值(VEP)质押贷款,贷款金额为1亿元 [1] - VEP质押贷款以生态产品收益的价值总值为质押,评价指标包括植被生物量、水源涵养、气候调节、释氧、生态系统固碳、生物多样性维持等多方面 [1] - 该笔贷款质押物为四川西昌邛海湿地景区一、二、三期VEP,其价值超过4亿元 [1] 绿色金融实践 - 公司在全国率先落地碳排放权质押贷款、取水权质押贷款、林权质押贷款等创新产品 [2] - 公司在四川落地首笔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质押贷款,在福建落地全国首张市场化交易的林业生物资产票据质押贷款 [2] - 公司支持了福建省内首笔以数字人民币采购海洋渔业碳汇的交易 [2] 业务规模与影响 - 截至9月末,兴业银行绿色金融融资余额达2.47万亿元,其中绿色贷款余额为11037.81亿元 [2] - 公司所支持的绿色金融项目可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超2700万吨 [2]
构建生物多样性金融 多维度支撑体系
金融时报· 2025-10-28 08:36
标准体系构建 - 中国已将生物多样性金融纳入可持续金融框架,2025年修订的《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单独设立“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分类 [2] - 绿色金融业务中约有20%至30%投向生物多样性领域,规模持续扩大 [2] - 中国人民银行正在制定《生物多样性金融目录(试用稿)》,涵盖四大类87个条目,较此前目录新增24项内容,目前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正开展试用 [2] 金融产品创新 - 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低成本资金支持生态修复,案例如贵州“梵净生态账户”、四川“川碳快贴”、深圳“绿票通” [3] - 金融机构推出GEP质押贷款、湿地碳汇贷、生物多样性绩效挂钩贷等创新产品 [3] - 债券方面实现突破,国开行、建行、海南省政府及中国银行等发行了生物多样性主题绿色债券,其中中国银行发行了全球首笔此类债券 [3] - 保险产品创新包括宁波试点林地保险、张家界推出大鲵保险,有效覆盖生态项目风险 [3] - 贵州红枫湖元宝枫项目通过复合经营模式形成超2000元/亩的年收入,累计利润足以覆盖绿色信贷本息 [3] 风险管理与信息披露 - 江苏银行、工商银行湖州分行将生物多样性敏感性嵌入信贷全流程,蒙牛集团联合第三方机构开展自然风险评估 [4] - 部分地区开始将自然风险纳入银行业风险管理框架 [4] - 沪深北三交易所2025年发布的《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参考国际TNFD框架,为自然相关信息披露奠定基础 [4] - 中国已有33家企业加入TNFD试点,包括蒙牛、宁德时代等6家内地企业 [4] 国际合作进展 - 作为COP15主席国,中国推动达成《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并主导设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项目已覆盖六大洲15个发展中国家 [5] - 中国人民银行推动自然和生物多样性议题纳入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讨论,并牵头NGFS框架下相关研究 [6] - 中英、中欧、中新(加坡)等双边合作深化,2025年中英金融工作组专门建立自然与生物多样性金融工作组 [6]
抵押贷款赋能集体林地经营权 重庆银行绿色金融填补企业资金缺口
华夏时报· 2025-06-12 14:45
绿色金融创新实践 - 重庆银行创新推出"集体林地经营权+生态产品价值"抵押贷款 为梁平百里竹海旅游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发放4500万元贷款 助力竹海民宿康养、林下菌种植等特色产业发展 [2][3] - 该产品突破集体林地经营权确权难、生态价值度量难、资源变现难三大瓶颈 通过协调相关部门完成1053亩集体林地经营权抵押登记 [3][5] - 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依据《重庆市林业生态产品总值核算导则》科学量化生态价值 精准测算项目地域内林地总价值达2.1亿元 [5] 绿色金融产品体系 - 针对工业企业推出"工业绿效贷" 向盛泰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放3000万元贷款 利率与企业绿效等级挂钩 最高可下调20BP [6] - 面向生态项目开发GEP质押贷款 为开州区盛山植物园发放100万元贷款 以专业机构评估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作为质押物 [6] - 构建"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消费+绿色租赁"基础体系 配套"节能减污降碳扩绿"专项序列 形成完整服务矩阵 [7] 绿色金融发展成效 - 截至2024年末绿色金融规模突破580亿元 连续多年保持30%以上增速 [2][7] - 建成中西部首家法人银行ESG评级系统 覆盖超100万户企业 助力挖掘可持续发展潜能 [7] - 制定多项绿色金融团体标准 填补排污权抵质押标准空白 获IFF全球绿色金融创新奖等国际认可 [7] 制度与机制建设 - 成立专项工作专班强化条线协同 开辟审批绿色通道推行"提前介入+限时审结"机制 提速项目落地 [7] - 深度参与重庆市国家生态产品总值核算试点 配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机遇 形成可复制的生态价值转化模式 [3][5]
江苏银行:全“绿”以赴,让美好生生不息
江南时报· 2025-06-09 00:13
公司战略与绿色金融发展 - 江苏银行将绿色金融作为特色化经营的重要方向,2013年与国际金融公司IFC合作能效提升贷款项目,开启绿色金融实践 [2] - 2015年设立绿色金融与PPP事业部,2017年成为城商行首家、国内第二家赤道银行 [2] - 2021年成立绿色金融委员会、绿色金融工作组、绿色金融一级部,并宣布采纳联合国"负责任银行原则" [2] - 2024年设立五篇大文章工作领导小组、绿色金融工作组,发布绿色金融大文章三年工作方案 [3] - 构建以ESG和PRB"双轮驱动"的可持续金融集团化发展战略,形成"五大支柱"发展体系 [1] 绿色金融业务规模与产品体系 - 绿色金融业务规模增长超过20倍,截至2024年末绿色投融资规模突破5500亿元 [1] - 绿色贷款占比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直管的24家银行中位居前列 [1] - 建立涵盖公司信贷、投行、普惠、网金、跨境、零售、同业、理财、租赁九大板块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 [4] - 能源金融方面创新推出"绿色创新组合贷""苏碳融""合同能源管理贷款"等产品 [4] - 转型金融方面推出"ESG表现挂钩贷款""碳账户挂钩贷款""碳配额质押贷款"等产品 [5] - 生态金融方面推出固废贷、节水贷、土壤修复贷、特许经营贷款等产品 [5] 集团协同与国际合作 - 苏银金租获得中诚信绿金ESG评级"AA"级,为全国金融租赁行业ESG最高评级 [6] - 苏银理财公司贯彻ESG责任投资理念,苏银凯基消费金融公司创新绿色消费金融产品 [6] - 2018年入选中英绿色金融工作组,开展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试点工作 [8] - 2023年当选"UNEP FI银行理事会"中东亚理事单位、PRB2030核心工作组联合主席 [9] - 与西班牙桑坦德银行联合牵头制定面向2030年PRB新标准 [9] 行业地位与标准制定 - 担任"中国银行业协会绿色信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 [7] - 参与编制中国首批绿色金融标准、《江苏省绿色融资主体认定评价标准》等多项行业标准 [7] - 江苏省银行业协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 [7][8] - 发起设立中小银行绿色金融联盟,服务覆盖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 [8]
江苏银行:全“绿”以赴,让美好生生不息 ——金融之力呵护美丽中国,谱写绿色金融大文章
中金在线· 2025-06-05 09:49
公司战略与机制 - 公司将绿色金融作为特色化经营的重要方向,2013年与国际金融公司IFC合作能效提升贷款项目[2] - 2015年设立绿色金融与PPP事业部,2017年成为国内第二家赤道银行[2] - 2021年成立绿色金融委员会、工作组和一级部,采纳联合国"负责任银行原则"[2] - 2024年设立绿色金融大文章三年工作方案,构建由29个部门和子公司组成的绿色金融委员会[3] 业务发展与产品体系 - 绿色金融业务规模增长超过20倍,2024年末绿色投融资规模突破5500亿元[1] - 构建涵盖公司信贷、投行、普惠等九大板块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4] - 能源金融方面推出"绿色创新组合贷""苏碳融"等产品,服务新能源产业链[4] - 转型金融方面发布"转型金融框架"和"客户ESG评级体系",创新ESG挂钩类产品[5] - 生态金融方面推出固废贷、节水贷等产品,支持长江大保护等项目[5] 集团协同与国际合作 - 子公司苏银金租获得中诚信绿金ESG评级"AA"级,为行业最高评级[6] - 2018年入选中英绿色金融工作组,开展环境信息披露试点[8] - 2023年当选UNEP FI银行理事会中东亚理事单位,牵头制定PRB新标准[9] - 发起中小银行绿色金融联盟,覆盖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8] 行业地位与影响力 - 绿色贷款占比在央行直管的24家银行中位居前列[1] - 担任中国银行业协会绿色信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7] - 参与编制中国首批绿色金融标准及多项行业标准[7] - 成为首家采纳联合国PRB的城商行[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