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rilling(应龙)科学钻井系统
搜索文档
第四届(2025)石油石化工业展览会暨易派客工业品展览会国产化装备亮点巡礼
搜狐财经· 2025-09-27 00:29
展会概况 - 第四届石油石化工业展览会于9月24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展区面积达7万平方米,汇聚500多家全球领军企业 [1] - 展会集中展示了一系列打破垄断、替代进口的国产高端装备,涵盖从万米深地勘探到百万吨级炼化的关键设备,彰显中国制造在石油石化装备领域的自主可控实力 [1] 深地勘探装备 - 中石化经纬公司推出“经纬领航”旋转导向钻井系统,耐温175摄氏度、耐压172兆帕、造斜率15度/30米,整体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并在胜利页岩油、川渝页岩气等多类场景全面应用 [3] - “经纬视界”AMR方位电阻率边界探测仪器在国内首次实现全钻进状态下精准测量,边界探测深度达5.6米,具备360°全方位识别能力,可实时生成32个扇区的成像数据 [3] - 石化机械Idrilling科学钻井系统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实现钻井参数实时优化,其新一代全电动压裂装备采用纯电驱动,在相同工况下性能较上一代提升40% [4] - 中国石油展出F-2800QHL超深井大功率五缸钻井泵组,可满足高压喷射钻井、深井/超深井等多场景需求,其同步回转油气混输装置通过全密闭冷输大幅降低油田运行成本 [4] 炼化核心装备 - 佳电股份的高压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和永磁同步电动机系列产品率先达到新版国家标准的1级能效,成为全国首家通过该认证的企业 [6] - 中国一重展出3000吨级浆态床锻焊加氢反应器模型,保持世界单重最大纪录,并展示了为“玲龙一号”小堆打造的反应堆核心模块 [6] - 沈鼓集团展示了从100万吨升级到180万吨的乙烯三机,部分指标优于进口压缩机组,标志着石化核心设备国产化迈出坚定步伐 [8] - 杭汽轮为大连恒力石化150万吨/年乙烯装置研制的驱动用汽轮机额定功率高达90000千瓦,是目前全球功率最大的工业驱动用汽轮机 [8] - 大连橡塑的多款挤压造粒机组关键核心部件已全部国产化,截至目前已诞生107个“中国第一台套”产品 [8] - 北京航天石化研制的60英寸超大口径裂解气阀成功应用于天津南港120万吨/年乙烯装置,打破国外数十年垄断 [9] - 中核苏阀的100%国产化高温高压多通物料分配柱塞阀已在茂名石化、裕龙石化等多家炼化装置应用 [9] 智能控制系统 - 卧龙电驱的TDF105-2同步电动发电机容量、效率和振动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填补我国在大功率电动发电机领域的空白,并已应用于压缩空气储能项目 [11] - 卧龙电驱的YVF710-4 4500kW压裂车用三相异步电动机体积小、重量轻,25MW浮动平台燃气轮发电机突破深海极端环境挑战,打破国外垄断 [11] - 杭州和利时推出国内首款全国产化双安融合SIS系统HiaGuard MAX,通过双重认证,非计划停车率显著降低 [11] - 中控技术的时间序列大模型TPT2基于海量工业数据训练,能实现装置跨工况高精度模拟与预测,攻克安全预警、参数优化等工业难题,已在多个行业应用 [13]
视频|第四届石油石化工业展览会在南京开幕
搜狐财经· 2025-09-24 22:46
展会概况 - 第四届石油石化工业展览会暨易派客工业品展览会于9月24日在南京开幕 汇聚500余家行业领军企业 集中展示石油石化工业领域最新国产化技术装备 重点展现人工智能 工业互联网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创新成果[1] - 展会持续至9月26日 同期举办近30场高质量专业会议 涵盖制造业品牌出海 循环利用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工作研讨 阀门产业链协同创新等热点议题[8] - 展会由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和易派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共同主办 易派客工业品展览会已成功举办三届[8] 行业战略定位 - 全球能源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 推动石油石化装备的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发展是行业内在要求 更是国家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3] -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会长表示 展会旨在搭建深度交流与合作平台 汇聚全产业链前沿成果 与易派客平台深度融合 推动"展+会+链"三位一体协同发展[3] - 中国石化作为国有重要骨干能源企业 将持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需要 引领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能力 为新型工业化建设贡献力量[3] 技术装备创新 - 展会布局重器装备 加能 新能源 新材料 智能及自动化 流体控制 综合服务 智慧物流等八大核心展区 全面覆盖石油石化工业全产业链[5] - 中国石化展出首套自主研发Idrilling(应龙)科学钻井系统 最新一代连续满载数智化全电动压裂装备 "经纬领航"旋转导向钻井系统[5] - 中国石油展出自主研发F-2800QHL超深井大功率五缸钻井泵组 中国海油带来全球首座移动式注热平台"注热一号" 沈鼓集团180万吨乙烯压缩机组突破50余项关键技术[5] 人工智能应用 - 北京化工研究院开发分子语言预训练模型 成功搭建聚酰亚胺材料智能化设计平台[7] - 石化盈科发布国内首款防爆智能取送样机器人 内置无人驾驶模型 推出新一代油品近红外分析仪 通过AI算法重构数据库助力企业降本增效[7] - 华为展示智慧化工解决方案 实现炼油化工装置工艺优化与设备预防性维护 中控技术推出流程工业首款时间序列大模型TPT2 具备高精度模拟与跨工况预测能力[7]
石化油服中标半年新签合同额637亿 年投20亿研发关键核心技术基本国产化
长江商报· 2025-09-15 07:21
近期项目中标情况 - 全资子公司中标国家管网集团甬绍干线天然气管道西段工程施工总承包项目 中标金额8.58亿元 约占2024年营业收入的1.06% [1][4] - 全资子公司中标国家管网集团长春-石家庄天然气管道工程施工总承包项目 中标金额35.97亿元 约占2024年营业收入的4.44% [5] - 项目管道施工长度分别约120公里和659公里 包含站场阀室定向钻穿越等施工工程 [4][6] 市场开拓与合同表现 - 2025年1-6月新签合同额636.7亿元 创"十三五"以来同期最好水平 同比增长3.2% [2][7] - 海外市场新签合同额196.2亿元 同比增长71.8% [2][7][8] - 国内市场新签合同额96.8亿元 同比下降42.7% [7] - 截至2025年6月底合同负债56.49亿元 较上年同期增加15.62亿元 增幅38.22% [10] 海外业务发展 - 2023年海外市场收入160.91亿元 占营业收入20.12% [9] - 2024年海外市场收入181.05亿元 占营业收入22.33% [9] - 2025年上半年海外市场收入92.76亿元 占营业收入25.04% [10] - 技术服务覆盖29个国家和地区 [2][11]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2020-2024年研发投入累计超92亿元 年度投入从13.70亿元增长至22.47亿元 [11]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8.83亿元 [11] - 研制发布中国石化首套自主研发的Idrilling科学钻井系统 钻井周期缩短12.7% 机械钻速提升19.4% [12] - 页岩油钻井周期最短纪录降至17.05天 [12] - 2025年上半年申请专利540件 其中发明专利341件 产品产业化实现产值8.9亿元 [12] 技术实力与项目经验 - 拥有超过60年项目执行经验 在中国20多个省70多个盆地550多个区块开展技术服务 [11] - 关键核心技术基本实现国产化 形成钻井测录井压裂试气装备制造和工程建设五大技术系列 [2][13] - 完成储层垂深4881米的超深页岩气井和水平段长4286米的超长水平段页岩气井 [13] 经营业绩表现 - 2021年以来连续五年半实现营收净利双增 [3] - 归母净利润从2021年1.80亿元增长至2024年6.32亿元 [13]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92亿元 [13]
中石化油服(01033) - 2025年半年度报告全文
2025-08-18 16:58
业绩总结 - 2025年上半年合并营业收入370.5亿元,同比增长0.6%;归母净利润4.9亿元,同比增长9.0%[21][33][95] - 2025年上半年累计新签合同额636.7亿元,同比增长3.2%[34][95] - 2025年上半年物探服务业务收入18.1亿元,同比下降15.6%[35] - 2025年上半年钻井服务业务收入181.9亿元,同比下降3.6%[36] - 2025年上半年测录井服务业务收入17.3亿元,同比增长8.1%[37] - 2025年上半年井下特种作业服务业务收入51.4亿元,同比下降7.7%[39] - 2025年上半年工程建设服务业务收入86.6亿元,同比增长19.3%[40] - 2025年上半年国际业务收入92.8亿元,同比增长4.3%,占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的25.3%[41] 用户数据 - 2025年6月30日集团在册员工5.8万人,雇员薪酬成本约40.7亿元[103] - 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总数129665户,其中境内A股股东129354户,境外H股记名股东311户[143] 未来展望 - 2025年下半年计划新签合同额313亿元以上,全年有望实现950亿元以上[64] - 2025年下半年物探服务计划完成二维地震4195千米、三维地震10615平方千米[65] - 2025年下半年计划完成钻井进尺467万米[67] - 2025年下半年计划完成测井14345万标准米,录井进尺425万米[68] - 2025年下半年计划完成井下作业3756井次[69] - 2025年下半年计划新签合同额68亿元,完成合同额91亿元[70] - 2025年力争全年产品产业化、新技术创收突破40亿元[73] - 2025年力争外委转自营及业务承揽输出稳定在1.5万人以上,外委费用同口径下降5%[74] - 2025年下半年预计资本支出为22.9亿元,包括新购和升级改造钻机12台等[75]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申请专利540件,其中发明专利341件;产品产业化产值8.9亿元[43] - 2025年上半年钻井优化技术应用411口井,平均钻井周期缩短12.7%,平均机械钻速提升19.4%[42]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在中国20多个省、70多个盆地、550多个区块开展业务,在29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海外服务[30] 其他新策略 - 2025年上半年撤销各类机构41个,压减队伍54支,实施外委转自营项目550个,分包、外委费用同比压降1.4亿元,调剂仪器装备创效0.8亿元,非生产性费用同比压降12.8%[44] - 2025年下半年公司将推进48个区块合作开发[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