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ustrial robots

搜索文档
闪崩!暴跌超84%
证券时报· 2025-06-20 12:39
| 工智退(日线) ◎ MA5: 1.31 MA10: 1.56 MA20: 1.69 MA60: 2.43 MA120: 2.92 MA250: 2.31 | <> | 4.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50 | | | | | | | | | | | | | | | | | | | | | | 3.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2.50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0 | | | | | | | | | | | | | | | | | | | | | | ×ロ | 工智退 ...
摩根士丹利:中国新兴前沿领域-机器人技术的全面爆发,开启新纪元
摩根· 2025-06-16 11: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In-Line,即分析师预计其行业覆盖范围在未来12 - 18个月的表现将与相关广泛市场基准保持一致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受AI赋能,机器人凭借协作能力和更高自主性的发展拓展应用场景,预计未来四年中国机器人行业规模将翻倍,无人机、移动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将引领增长,长期来看人形机器人将成最大类别 [4][6] - 全球机器人市场在2020 - 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达17%,2024年估值约1220亿美元,增长源于工业自动化加速、劳动力短缺以及AI和机器学习技术进步 [21] - 中国是全球机器人市场的关键支柱,目前占全球市场约40%,且随着智能机器人的更快采用,这一比例可能增加,同时中国正成为创新中心,推动全球成本效率和下一代机器人发展 [24][28] - 机器人组件市场2024年总潜在市场规模约400亿美元,预计2025 - 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3%,机会在于本地化、机器人组合和结构变化 [32] - 中国机器人供应链本地化加速,各关键组件在2024年本地化率相对较高,但不同组件渗透率存在差异 [37] - 机器人应用能提高劳动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生产质量、降低部署成本、更符合ESG标准,为行业升级奠定基础 [74][76] - 机器人行业呈现AI技术降低自动化门槛、AI赋能机器人拓展应用、机器人协作以及机器人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等趋势 [121][133][150][15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机器人市场规模与增长 - 全球机器人市场2024年估值约1220亿美元,2020 - 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7%,传统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无人机是主要类别 [21] - 预计到2028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1100亿美元,未来四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3%,无人机、服务机器人、移动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将实现稳健增长 [4][25] 机器人类型与应用 - 介绍传统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移动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无人机和人形机器人等类型的定义、设计、关键参与者和应用场景 [12] - 机器人应用广泛,涵盖工业、商业、家庭服务等领域,如工业焊接、手术、农业、物流等 [9] 机器人组件市场 - 预计2024年机器人组件总潜在市场规模约400亿美元,2025 - 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3%,电机、谐波减速器、RV减速器等组件市场规模将增长 [31][32] - 中国机器人供应链本地化加速,各关键组件2024年本地化率相对较高,但不同组件渗透率存在差异,电池、LiDAR等本地化率较高 [37] 机器人应用效益 - 机器人应用可提高劳动和全要素生产率,企业采用机器人后生产率可提高20 - 300%,每增加一倍人均机器人数量,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分别提高11%和8% [74] - 机器人能提高生产精度,降低缺陷率,如工业机器人可将太阳能电池缺陷率降至0.02%,手术机器人可实现亚毫米级操作 [78] - 机器人可优化决策,如农业无人机收集数据指导精准施肥,物流移动机器人实时上传数据优化仓库布局 [78] - 机器人可降低部署成本,提高生产灵活性,如协作机器人可在15分钟内完成换线,适应高混合、低产量生产 [79] 机器人应用案例 - 汽车行业,2012 - 2023年全球汽车制造业工业机器人安装量翻倍,中国汽车行业机器人密度从200台/万人提高到超800台/万人,人均收入从130万元提高到220万元 [85][86] - 钢结构行业,“AI + 焊接机器人”可实现钢结构全自动焊接,提高焊接速度50%,降低轨迹偏差67%,降低缺陷率4.4个百分点 [97] - 太阳能行业,六轴工业机器人可提高太阳能电池生产率一倍,降低破损率,如PECVD涂层生产率提高100%,破损率降低0.08个百分点 [103][104] - 矿业,智能煤矿渗透率快速增长,机器人可替代高危和重型作业中的人力,提高生产和销售效率 [108][113] - 农业,DJI无人机可实现果园全年无人作业,提高产量25%,减少化学材料使用54% [116][118] 机器人行业趋势 - AI技术降低自动化门槛,许多机器人制造商引入图形或对话界面,实现无代码部署,降低成本,加速部署 [127] - 数字孪生可在实际部署前优化制造过程,如KION利用数字孪生模拟、测试和优化工业仓库中的机器人车队 [129][131] - AI赋能的机器人凭借传感器和移动性拓展应用,预计渗透率将快速提升,如智能焊接机器人渗透率将从2024年的8%提高到2030年的35% [133][142] - 机器人协作技术发展,AI/机器学习可自动调度和协调机器人任务,感知系统可根据环境变化调整机器人运动,减少人工干预,提高运营效率 [153] - 机器人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保持竞争力,预计到2030年中国制造业将有1400万劳动力被机器人取代,工业机器人可使全要素生产率提高10% [164] 潜在价值链受益股票 - 列出21家与中国机器人价值链相关的公司,包括集成商和组件供应商,如汇川技术、埃斯顿、美的集团等,并给出评级、目标价、市值等信息 [170] - 对部分公司给出投资建议,如汇川技术有望在国内市场扩大份额,拓展全球市场,地平线机器人客户基础广泛,有望受益于自动驾驶和人形机器人市场发展 [173]
AIR珠江指数发布:广东综合实力居首,长三角协同性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7 10:06
何以夺魁? 劲敌争锋,过招只在毫厘之间,广东何以夺魁? 扎实的产业底盘构建护城河。2024年,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2200亿元,稳筑基本盘。人工智 能核心企业超过1500家,人工智能领域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中国第一。工业机器人产量从 2019年的4.47万台(套)增长到2024年的24.68万台(套),初步建立涵盖"大脑—五官—肢体"的人形机器人 全产业链。 何为综合实力?广东省凭借在研发投入、企业数量、智能终端产量、数据集建设等方面的明显优势,以 92.23的高分位居榜首,充分体现其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综合实力,凸显了广东省作为全国产业 核心引擎的引领地位. 南方财经记者吴佳霖 广州报道 "让人工智能像AIR(空气)一样无处不在。"6月6日,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联盟第一届第一次 会员大会及成立大会在广州举行。会上,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联盟秘书长张崟发布《AIR珠江 指数报告》时表示。 报告中,广东以92.33分高居全国首位,包揽企业发展、市场潜力、行业应用等7项核心指标榜首,凭借 全产业链优势锁定第一梯队领跑地位。 据悉,该报告基于2024年数据,构建包含3项一级指标、9项 ...
埃斯顿自动化:公司宣布H股上市计划和股票激励计划。
瑞银证券· 2025-06-05 13: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12个月评级为Sell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宣布H股上市计划和股票激励计划 [2] - 公司设定2025 - 2027年净利润目标为1亿元/1.2亿元/1.4亿元,有望增强投资者对其扭亏为盈的信心 [3] - 公司计划H股上市以实施全球化战略和促进业务更好发展 [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1993年,专注于CNC系统、交流伺服、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是国内高端智能设备制造核心控制部件的领先企业之一,2012年拓展至工业机器人领域 [8] 交易数据和关键指标 - 52周价格范围为27.48 - 11.60元,市值为169亿元/23.4亿美元,流通股占比90%,日均成交量28,889千股,日均成交额6.263亿元 [4] - 2024年12月预期普通股股东权益为26.6亿元,市净率为6.3倍,净债务与EBITDA比率为10.4倍 [4] 财务预测数据 营收及盈利预测 - 2021 - 2028年营收分别为30.06亿元、38.59亿元、46.27亿元、49.18亿元、56.42亿元、63.78亿元、71.93亿元、81.08亿元 [6] - 2021 - 2028年净利润分别为1.1亿元、1.67亿元、1.39亿元、0.08亿元、1.12亿元、1.81亿元、2.53亿元、3.32亿元 [6] 每股指标预测 - 2021 - 2028年摊薄后每股收益分别为0.13元、0.19元、0.16元、0.01元、0.13元、0.21元、0.29元、0.38元 [6] - 2021 - 2028年每股股息分别为0.07元、0.03元、0.06元、0.00元、0.03元、0.06元、0.08元、0.10元 [6] 其他指标预测 - 2021 - 2028年净债务/现金分别为 - 15.49亿元、 - 20.57亿元、 - 26.09亿元、 - 24.28亿元、 - 25.02亿元、 - 25.14亿元、 - 25.36亿元、 - 25.14亿元 [6] 盈利/估值指标 - 2021 - 2028年EBIT利润率分别为3.8%、7.7%、4.8%、1.8%、3.8%、4.7%、5.4%、6.0% [6] - 2021 - 2028年ROIC(EBIT)分别为3.1%、6.5%、4.4%、1.7%、4.2%、5.7%、7.1%、8.5% [6] - 2021 - 2028年EV/EBITDA(UBS核心)分别大于100、47.5、60.1、77.8、49.0、41.5、34.5、29.2 [6] - 2021 - 2028年市盈率(UBS,摊薄)分别为NM、NM、NM、NM、NM、93.0、66.7、50.8 [6] - 2021 - 2028年股权自由现金流收益率分别为0.3%、 - 2.0%、 - 4.1%、1.3%、 - 0.5%、0.0%、0.1%、0.5% [6] - 2021 - 2028年股息收益率分别为0.2%、0.1%、0.3%、0.0%、0.2%、0.3%、0.4%、0.5% [6] 预测回报 - 预测价格涨幅为 - 46.9%,预测股息收益率为0.0%,预测股票回报率为 - 46.8%,市场回报率假设为6.7%,预测超额回报率为 - 53.6% [7] 估值方法 - 对公司的目标价格基于市盈率法 [9] 历史评级和价格 - 2022 - 2024年有不同时间点的评级和价格记录,如2022年3月4日评级为Buy,价格22.58元,目标价32.00元;2024年8月20日评级为Sell,价格12.46元,目标价8.60元 [27]
巴克莱:中国展望:政策支持下的数据喜忧参半
2025-05-26 21:2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零售、房地产、基础设施、制造业、工业生产、出口贸易等 - **公司**:JD.COM、阿里巴巴、腾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零售销售 - **观点**:4月零售销售同比增速从3月的5.9%放缓至5.1%,低于市场共识和预测,但仍快于24年Q4和25年Q1平均水平 [1] - **论据**:耐用消费品(汽车和通信设备)、餐饮和服装销售放缓,4月黄金价格上涨推动珠宝销售激增;政府今年提前实施促消费刺激措施,推动零售销售从24年Q3的2.7%回升至24年Q4的3.8%和25年Q1的4.6%;上市电商公司销售数据也呈现类似趋势,如JD.COM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5.8%,阿里巴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6.6%,腾讯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3% [1][2] 房地产投资 - **观点**:房地产行业疲软态势加剧,投资、销售和新开工面积收缩加深,房价下跌速度加快,预计2025年房地产投资将再次收缩10% [14][15] - **论据**:4月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11.3%,3月为下降10%;4月房价环比下降0.4%,3月为下降0.2%,跟踪的70个城市中超90%(64个)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截至4月底,住房库存虽可能已过24年Q4峰值,但仍处于高位,约为全国房地产销售的20个月,而健康水平约为12个月 [14][15] 非房地产投资 - **观点**:基础设施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增速放缓,但国有企业加大设备升级和能源相关投资力度,可能为制造业投资增长提供一定支撑 [16][17] - **论据**: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速从3月的12.6%放缓至4月的9.6%;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从3月的9.2%降至4月的8.2%;4月信贷数据强劲,主要受政策前置下政府债券发行加快推动,国有企业在设备升级和能源相关投资方面加大力度 [16][17] 工业生产 - **观点**:4月工业生产增长6.1%,超预期,主要受出口强劲支撑,预计二季度出口增长将保持在6 - 8%,下半年放缓至0%,2025年全年出口增长4% [27][28] - **论据**:4月工业生产增长主要由工业机器人和太阳能电池行业带动,房地产相关行业(如水泥、钢铁)走弱;90天关税停火可能促使出口商提前发货,预计二季度出口增长保持稳定,下半年因上半年强劲出口的回调而放缓 [27][28] 宏观政策 - **观点**:90天关税暂停和大幅关税回滚减轻了中国经济压力,降低了近期出台新的大规模财政刺激的紧迫性,预计新的财政刺激可能在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前后推出,货币政策方面,预计三季度政策利率再降10个基点,下半年存款准备金率再降50个基点 [30][31] - **论据**:政府策略是提前安排3月全国人大批准的全年预算财政支出,预计2025年广义预算赤字从2024年的6.6%提高到8%;考虑到二季度出口和增长可能仍表现良好以及贸易谈判的不确定性,新的财政刺激可能在9月推出 [30][3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5月中旬对北京、上海和苏州的实地考察显示,中高端购物中心的销售收入和消费者支出有所放缓,劳动力市场疲软和前景不确定导致消费者信心不足,过去两个月超2000家中国公司的在线招聘信息总数同比减少近30% [3] - 建议关注未来几个月的关键事件,包括7月下旬政治局会议、8月12日90天关税暂停结束、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以及10月31日 - 11月1日的AEPC峰会,以评估潜在的刺激方案和中美贸易关系走向 [32] - 贸易方面,5月12日在瑞士举行的首轮高层贸易谈判达成90天关税休战,但双方未透露新细节,特朗普表示可能与习近平通话,中方对此未作表态 [33]
高盛:制成品出口持续推动中国经济增长
高盛· 2025-05-14 10: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尽管面临新冠疫情、技术变革和中美贸易冲突等挑战,中国制造业全球影响力仍在扩大,出口增长和贸易顺差态势良好 [3] - 中国出口成功源于生产成本优势,包括劳动力、资本、能源、土地等方面,且人民币被低估,政策也提供多方面支持 [3] - 政府和企业持续投资高科技领域,推动技术进步,同时追求关键产品的自给自足,以减少对外国供应的依赖 [46][48] - 尽管面临外部保护主义和内部成本上升等风险,中国制造业战略仍将持续,出口份额有望在多国继续增加,经常账户盈余将进一步增强,人民币兑美元可能升值 [61][69][7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国制造业现状 - 中国是全球最大制造业国家和贸易顺差国,在多数贸易伙伴市场份额增加,但在美国除外,且在中高科技领域出口份额上升,低科技领域部分下降 [3][6][9][14] 中国出口成功原因 - 劳动力成本低于发达市场,农村劳动力丰富且农民工提供灵活劳动力 [19] - 定向信贷和隐性担保使目标行业企业借贷成本低,政策支持制造业等领域融资 [21] - 煤炭资源和政策推动使能源成本具有竞争力,制造业企业电力成本低 [22] - 独特土地供应系统使工业用地成本远低于住宅用地,间接补贴制造业 [23][26] - 政策提供税收优惠、快速审批和人才支持,地方政府在AI等领域提供数据和算力等支持 [31] - 经合组织研究显示中国企业获得补贴远超其他市场竞争对手,且地方政府支持作用可能被低估 [32] - 人民币被低估,政策有管理货币工具,可通过资本管制调节汇率 [39] 高科技领域投资与创新 - 政府和企业在电动汽车、电池技术、自动驾驶、机器人、商用飞机和半导体等高科技领域持续投资,取得显著进展 [46][47] - 追求半导体、原油和铁矿石等关键产品的自给自足,减少进口依赖,维持贸易顺差 [48][49] 制造业战略持续原因 - 制造业发展成功,维持或增加制造业就业,应对劳动力市场疲软 [54] - 地缘政治紧张凸显依赖外国供应的风险,以及中国制造业的潜在影响力 [54] - 俄乌战争提醒制造业与国防能力的关系 [54] 潜在风险与应对 - 面临外国保护主义,如美国提高关税、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中国通过谈判、加入或创建贸易 bloc和企业“走出去”应对 [56] - 可能面临关键投入短缺或成本上升,如半导体受美国出口管制、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通过支持国内供应链和推进工业自动化应对 [57] 未来影响与预测 - 出口方面,预计在多国出口份额继续增加,2025年实际出口大致持平,对美出口下降,对其他国家出口适度上升 [61][65] - 经常账户方面,预计2025年经常账户盈余占GDP比重升至2.3%,未来几年保持在2%以上 [69] - 汇率方面,预计人民币兑美元适度升值,未来3/6/12个月USDCNY分别为7.20/7.10/7.00 [70]
突发公告!两人已离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9 09:42
公司股权变动 - 珠城科技实控人张建春与施乐芬解除婚姻关系 张建春将其直接持有的876 75万股股份分割给施乐芬 按5月8日收盘价43 49元/股计算 市值约3 81亿元 [2] - 权益变动后 张建春直接持股比例降至12 82% 间接持股2 31% 施乐芬直接持股比例增至12 82% 张建道(张建春兄弟)直接持股19 11% 施士乐(施乐芬哥哥)直接持股16 89% [3] 实控人背景 - 张建春1970年出生 历任珠城接插件厂厂长 珠城有限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现任珠城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 2024年税前薪酬93 36万元 [7][8] - 施乐芬1972年出生 曾任中学教师 珠城有限副总经理 现任珠城科技董事 2024年税前薪酬46 39万元 [8] 业务发展与市场表现 - 公司涉及机器人概念 2024年股价从27元/股最高涨至55 29元/股 截至5月8日年内涨幅超50% [9][10] - 并购方向聚焦汽车及工业机器人连接器标的 已设立佛山子公司开发工业机器人连接器业务 与优必选合作研发送餐机器人连接器(处于送样阶段) 并成为库卡机器人供应商实现小批量供货 [10] - 公司成立于1994年 主营家电及汽车线束连接器解决方案 2022年12月26日登陆深交所 [10] A股同类事件统计 - 2024年A股累计发生8起实控人离婚事件 包括金丹科技(分割12 61%股份 市值超4亿元)和威士顿(分割22 73%股份 市值超9亿元)等案例 [11]
连续跌停!机器人概念股,拟退市!
券商中国· 2025-05-05 20:32
以下文章来源于e公司 ,作者证券时报 吴志 e公司 . e公司,证券时报旗下专注上市公司新媒体产品,立志打造A股上市公司资讯第一平台。提供7x24小时上市公司标准化快讯,针对可能影响上市公司股价 的主题概念、行业事件及时采访二次解读,从投资者需求出发,直播上市公司有价值的活动、会议。 机器人热潮下,从事工业机器人相关业务的*ST工智却面临退市。 5月5日晚,*ST工智(000584)公告,已收到深交所送达的《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深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ST工智拟被终止上市 *ST工智全称江苏哈工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主要从事智能制造业务,目前具体涵盖高端智能装备制造、工业机器人本体的制造和销售两个子板块。 财报显示,在工业机器人应用方面,*ST工智专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新能源工业、数字化工厂、机械装备、医疗设备等行业客户提供先进的智能化柔性生产 线,是高端智能自动化装备系统集成供应商。 2025年4月28日,*ST工智披露的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的首个年度报告显示,公司2024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财务报告内部 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ST工智因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