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La Beauté Louis Vuitton美妆系列
icon
搜索文档
激战超高端,爱马仕、LV靠美妆“御寒”没戏?
FBeauty未来迹· 2025-08-04 21:51
奢侈品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全球奢侈品市场或连续两年零增长 创2008年以来最严峻寒冬 [3][4] - 2024年Z世代奢侈品消费骤降7% 导致市场蒸发57亿美元 [4][5] - 2024年中国大陆个人奢侈品市场同比下滑18%-20% 规模回落至2020年水平 [5][8] - 2025年中国奢侈品市场预计年终零增长 唯"回稳"难"复苏" [5] 中国市场结构性变化 - 中国消费者转向理性消费 境外旅游回暖导致海南免税销售跌幅达29% [8] - 年消费超4万元的核心奢侈品消费者中仅26%计划增加支出 年消费低于此水平的休闲消费者中仅11%愿提升消费 较2024年骤降15个百分点 [8] - 本土品牌崛起 老铺黄金 毛戈平 山下有松等以文化元素吸引消费者 [8][9] - 中国消费者从盲目崇洋转向寻求更接地气且个性化设计 [9] 奢侈品集团业绩表现 - LVMH集团2025年上半年收入下跌4%至398.1亿欧元 净利润下滑22% 时装与皮具部门收入下降8% [11] - LVMH计划出售Marc Jacobs 估值或达10亿美元 [11] - 开云集团销售额与净利润缩水 Gucci YSL持续赤字 葆蝶家仅增长1% [13] - 爱马仕上半年全球营收80亿欧元 经营利润33亿欧元 利润率41.4% 皮具与成衣分别增长11%与6% [14] 美妆板块表现与战略 - 美妆成为疲弱局面中的小亮点 LVMH香水与化妆品部门营收40.82亿欧元 微跌1% 丝芙兰营收86.3亿欧元实现双增长 [11][13] - 开云美妆板块营收1.5亿欧元 同比增长9% 第二季度环比增长12% [13] - 爱马仕美妆香水板块收入下滑4.1%至2.48亿欧元 占比仅3.1% [14] - 奢侈品集团加速布局美妆 LVMH推出LV完整美妆系列 开云收购Creed和Matière Première 历峰成立高级香氛与美妆实验室 [22][25][27] 消费趋势与行业挑战 - 消费者转向黄金珠宝等保值品类 奢侈品社交媒体互动量大幅缩水 [4][5] - 高端美妆消费者结构重塑 注重成分认知+仪式感消费 [21] - 传统业务疲软 亚太市场整体降温 LVMH日本销售额下降15% 开云下降20% [17] - 美妆板块体量与利润贡献有限 难以比肩皮具与珠宝的核心地位 [20]
连LV、爱马仕都扛不住了
36氪· 2025-08-04 10:31
奢侈品集团整体业绩表现 - 开云集团2025上半年收入75.87亿欧元,同比下降16%,净利润4.74亿欧元,同比暴跌46%[8] - LVMH集团和爱马仕净利润同比均下降,其中开云集团跌幅最大为46%[9] - 爱马仕集团实现营收增长但增收不增利[20] - 开云集团近五年半年度营收增幅从49.6%下滑至-16%,2025上半年营收低于2021年疫情时期[16] 核心品牌业绩与战略调整 - 开云集团主品牌Gucci营收大幅下降26%至30.27亿欧元,营业利润大跌52%至4.86亿欧元[10][13] - Gucci直营零售收入下降24%,批发收入下降42%[10] - 开云集团将2025年关店预期从50家上调至80家,Gucci预计占据近半比例[9][13] - LVMH集团和开云集团为应对关税将再次涨价[9] 美妆业务表现分化 - 开云美妆上半年收入1.5亿欧元,按报告和可比计算均增长9%,第二季度销售额增长12%[14] - LVMH集团和爱马仕的美妆相关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均呈下滑态势[23] - LVMH集团香水美妆业务营收从2023上半年有机增长13%放缓至2024上半年增长6%,2025年出现持平下跌[24] - 开云美妆业务增长主要得益于Creed香水表现及新推女性香水Eladaria[16] 区域市场表现分析 - 亚太地区(除日本)成为开云集团最大销售市场,占比29%,但营收同比下降22%,为降幅最大地区[26] - LVMH集团在亚太市场(除日本)的营业收入下降9%[28] - 日本市场销售额显著下滑,LVMH集团下降15%,开云集团下降20%[31] - 爱马仕在亚太地区(除日本)营收35.74亿欧元,增速平缓,但欧洲(不包括法国)实现两位数增长[28] 行业趋势与未来展望 - 全球奢侈品市场可能自2008-2009年后首次遭遇放缓,销售额达1.5万亿欧元[24] - 预计2023年至2030年全球奢侈化妆品市场规模将以5.80%的复合年增长率扩张[32] - 奢侈品集团加码美妆市场,开云集团发行7.5亿欧元债券支持美容产品组合[35] - LVMH与Pat McGrath合作,Prada与欧莱雅签署许可协议开发美妆产品[36]
时尚圈新流行:「假胸男」与「肌肉女」|潮汐Mail
36氪· 2025-04-03 19:09
年轻人情感消费趋势 - 在线约会平台Tinder提出新概念"nanoship",指短暂且无需承诺的情感状态,反映年轻人逃避责任的心理[4] - "nanoship"与公共场合亲密行为"PDA"互为因果,后者通过荷尔蒙释放缓解焦虑[6] - 情感消费呈现碎片化特征,微小互动被赋予浪漫价值[6] 奢侈品跨界营销策略 - LOEWE与哈啰单车联名推出限量"小金车",通过骑行挑战兑换咖啡赠饮强化品牌生活化形象[7][9] - 奢侈品加速下沉市场布局,香奈儿计划在无锡开设地级市首店[10] - 跨界模式从快闪活动延伸至实体渠道,Prada×菜市场、Fendi×喜茶等案例显示行业破圈自救趋势[10] 时尚行业性别议题创新 - 设计师Duran Lantink在巴黎时装周推出"假胸男"与"肌肉女"造型,通过服装重构性别符号[11][13][15] - SKIMS在纽约时代广场设置18米充气人偶装置,强化品牌身体包容性主张[17][19] - 服装被赋予"第二身体"属性,成为性别流动性表达的载体[16] 美妆与娱乐产业扩张 - LV正式进军美妆领域,推出55款唇膏等产品,由彩妆教母Pat McGrath操刀设计[19][20][22] - KPOP艺人Lisa成立个人漫画品牌Lalisa Comics,实现音乐概念可视化延伸[23][25] - 美妆成为奢侈品集团品类扩张关键环节,LV借此完善全品类布局[22] 新茶饮行业资本动态 - 蜜雪冰城港股上市市值突破1000亿港元,全球门店达4.6万家超越星巴克[26][29] - 霸王茶姬递交美股IPO申请,拟成为"新茶饮美股第一股"[30][32] - 行业呈现头部集中化特征,资本助推品牌全球化扩张[29][30] 品牌代言营销策略 - 华为任命创始人任正非女儿姚安娜为Pura新品品牌挚友,利用家族关联制造话题[33][35] - Prada因代言人金秀贤丑闻迅速解约,凸显奢侈品代言风险管理重要性[36][38] - 明星亲属关系成为品牌低成本营销新路径[35] 女性消费市场趋势 - 大阪世博会设立女性主题展馆,卡地亚联合女性建筑师艺术家打造沉浸式空间[43][45][48] - 始祖鸟推出登山纪录片《她就是高山》,打破户外运动性别偏见[49][51] - 杰士邦通过纪录片将安全套营销升维至女性自主权议题[51][53] 建筑技术创新应用 - 日本建成世界首座3D打印车站JR初岛站,6小时完成组装实现零运营干扰[55][57] - 3D打印技术显著提升施工效率,临海环境测试评估材料耐久性[57] - 中国建筑师刘家琨、徐甜甜分获普利兹克奖与沃尔夫奖,标志行业国际认可度提升[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