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quid Cooling System
搜索文档
中国-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 “供能” 与 “冷却”- 8000亿级新机遇AI Infrastructure - China (H_A)_ Powering up & cooling down for AIDC - RMB800bn worth of new opportunities
2025-11-03 10:36
> 本纪要深入分析了中国AI基础设施(AIDC)领域的投资机遇,核心论点是AI竞赛本质上是能源竞赛,中国凭借其在电力供应、成本和供应链上的优势,有望在全球AI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并由此催生出规模达8000亿人民币的非IT资本开支新市场。 **行业与公司概览** * 本纪要聚焦于中国AI基础设施行业,特别是为AI数据中心提供动力和冷却的上下游产业链[1] * 核心观点是“无电力,无AI”,AI领导力与能源安全直接相关[1][71] * 中国在AI资本开支中扮演重要角色,预计到2030年,中国AI非IT资本开支市场将增长至8000亿人民币,占AI总资本开支的三分之一[1][62] **核心观点与论据** **宏观市场与资本开支预测** * 全球AI相关资本开支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1.2万亿美元,几乎是2025年的三倍[1][53] * 中国AI资本开支预计将从2025年的910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327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9%[41][57][61] * 驱动因素包括互联网公司的持续投入和政府主导的倡议(如“东数西算”)[41][61] **电力需求激增与中国的优势** * 国际能源署预计,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耗电量将从2024年的416TWh增长至946TWh,复合年增长率为15%[1][74] * 中国数据中心耗电量预计将从2024年的102TWh增长至2030年的277TWh,复合年增长率为18%,占中国总用电量的比例从1%升至2.2%[1][42][74] * 中国在电力充足性(储备边际约30%)、低成本(工业电价较欧美低30-60%)、可再生能源主导(太阳能、风能、电池全球份额超70%)以及年轻且强大的电网方面具备显著优势[43][99][100][102][108] **动力基础设施机遇** * **核能**:中国核电容预计从2025年的60GW增长至2030年的100GW,占全球在建容量的60%,将导致铀短缺和价格上涨,推荐CGN Mining[2][29][121] * **电力设备**:中国变压器出口价值在2025年前8个月同比增长38%至55亿美元,预计2025年全年增长超30%,2026年增长超20%,推荐Sieyuan、Jinpan、Huaming[2][129] * **储能系统**:预计全球储能系统安装量在2024-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1%,中国玩家订单复合年增长率在2025-2027年达30%以上,推荐Sungrow、CATL、EVE[2][143][147] * **柴油发电机**:预计中国数据中心备用柴油发电机需求在2024-2027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8%,推荐Weichai、Yuchai[2][157][160] * **AI电源**:AI服务器功率密度和功耗激增(如GB200功耗达2.7kW),推动电源系统需求,推荐Megmeet[2][170][171] **冷却系统与金属需求** * **冷却系统**:预计中国液冷市场在2025-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42%,渗透率到2030年达45%,因为液冷比风冷换热效率高20-50倍,节能高达30%,推荐AVC[3][33][35][50] * **金属需求**: * **铜**:预计中国数据中心直接用铜需求到2030年增长至约100万吨,占中国总铜需求的5-6%,电网和设备等间接用途将再增加约50%的需求,全球铜供应紧张,推荐Zijin Mining、CMOC[3][49][185][190][197] * **铝**:预计数据中心驱动铝需求从2025年的33万吨增长至2030年的69.5万吨,复合年增长率为16%,推荐Chalco、Hongqiao[3][49][204] **其他重要内容** * 报告列出了AI资本开支价值链中的关键股票及其估值,包括电力、金属、冷却等领域的公司[6][51][52] * 讨论了亚洲其他地区(如台湾、韩国、日本)在AI基础设施繁荣中的角色和机会[9][10] * 强调了电力中断是数据中心停机的主要原因(占54%)[77] * 提及AI模型训练能耗急剧上升,例如GPT-4训练能耗估计是GPT-3的50倍[83][86]
全球冷却行业:引入 2027 年预期;因人工智能服务器销量增长上调全球服务器冷却总可寻址市场(TAM)-Global Cooling_ 2027E introduced; Global Server cooling TAM raised on higher AI server volumes
2025-10-31 09:53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全球服务器散热市场 特别是AI服务器散热领域[1] * 公司涉及高盛全球投资研究部覆盖的多家散热解决方案供应商 包括液冷服务器制造商(如Hon Hai Wiwynn) 液冷系统提供商(如Vertiv Schneider Electric)和散热组件供应商(如AVC Auras)[28]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全球服务器散热总市场规模(TAM)预测被上调 2025年预期和2026年预期分别上调+9%和+16%至79亿美元和140亿美元 并首次引入2027年预期176亿美元 对应2025年至2027年的年增长率分别为111% 77%和26%[2][16] * 液冷渗透率将快速提升 驱动因素包括GPU/ASIC算力增长 AI服务器机架设计更密集(从每机架144个GPU芯片增至576个)以及数据中心能效要求提高[1] * AI训练服务器的液冷渗透率预计从2024年的15%增至2025年 2026年 2027年的45% 74%和80% AI推理服务器和通用/HPC服务器的渗透率预计从2024年的1%和0%分别增至2027年的20%和8%[1][18] * AI训练服务器散热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15亿美元增长至2027年的124亿美元 复合年增长率(CAGR)达+101%[1] * 液冷散热TAM的增长(2025年/2026年预期分别上调13%/19%)是整体散热TAM上调的主要驱动力 而气冷散热TAM预计将小幅下降或持平[23] * 散热技术持续创新 例如Wiwynn的双面冷板和微通道设计 Jentech的微通道盖板 微软的微流体解决方案 旨在提升热交换效率[22] 其他重要内容 * 不同液冷组件的市场规模和出货量均有详细预测 其中冷板(Cold plates)和CDU/RPU的价值增长显著[8] * 液冷在AI训练服务器中的采用主要由全机架服务器(如GB200/GB300)推动 这类服务器因其高计算功率和紧凑设计需要直接芯片液冷[17] * 报告比较了新旧预测的差异 突出了对高功率AI服务器数量预期的上调 这类服务器更多采用液冷 其散热价值含量高于气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