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Isaac

搜索文档
Cyngn Highlights Next-Generation Robotics, Automation and AI Technologies at Automatica in Collaboration with NVIDIA
Prnewswire· 2025-06-26 19:05
公司技术合作与认可 - 公司被NVIDIA选中作为少数机器人创新者之一 使用NVIDIA Isaac技术加速动态现实环境中的安全可扩展自主系统开发[1] - 公司将在Automatica 2025(全球顶尖智能自动化与机器人贸易展)展示AI解决方案如何变革制造业和物流业[1] 产品技术架构 - 公司工业自动驾驶车辆基于NVIDIA Isaac平台构建 并搭载自主研发的DriveMod软件系统[2] - DriveMod技术使客户无需高昂前期成本或基础设施改造即可部署自动驾驶技术 目前已适配Motrec MT-160牵引车和比亚迪叉车[4] 产品性能参数 - DriveMod牵引车最大载重12,000磅(约5.4吨) 支持室内外运行 典型投资回收期短于2年[5] - DriveMod叉车可处理非标准托盘的重载搬运 目前面向部分客户开放[5] 商业化应用价值 - 自动驾驶方案已在商业环境中运行 有效降低劳动力成本 提升吞吐量并增强安全性[2] - 公司CEO强调与NVIDIA合作强化了其为工业客户创造实际投资回报率的技术使命[2] 公司战略定位 - 专注为制造业和物流企业开发工业级自动驾驶技术 解决劳动力短缺和安全事故等核心痛点[3] - 技术部署模式强调无缝集成特性 避免客户承担传统自动化改造的高昂沉没成本[4]
黄仁勋:人形机器人是唯一会成功的通用机器人样式!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5-21 02:02
英伟达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布局 - 英伟达CEO黄仁勋在COMPUTEX 2025演讲中宣布开源通用人形推理和技能基础模型GR00T N1.5版本,为人形机器人开发提供强大支持[1] - 公司认为人形机器人将成为数万亿美元级产业,需要三种核心计算能力支持:AI学习能力、模拟引擎计算能力和实际部署运行能力[2] - 英伟达从芯片和中间件层面入局具身智能,目标是打造底层开发生态,成为该领域最强"卖铲人"[3] - 公司近期推出多项重要产品:GR00T N1基础模型、Jetson Tho机器人计算机、Isaac机器人平台升级等[15] - 英伟达正积极构建供应链,接触台湾机床和零部件制造商,考虑在当地设立组装基地[17] 特斯拉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进展 - 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已在试产线完成制造,2025年目标生产5000台,零部件储备可支持生产10000-12000台[6] - 2026年生产目标为50000台Optimus[6] - 马斯克预测人形机器人数量最终将达到数百亿[5] - 特斯拉被视为人形机器人赛道引领者,其Optimus产品是行业标杆[3] 行业整体发展态势 - 摩根士丹利研报指出人形机器人全球市场潜力达5万亿美元,集成类OEM厂商价值最高[8] - 行业入局者结构发生变化,从创业派为主转变为汽车主机厂和科技大厂主导[8] - 全球已有15家知名车企入局,其中国内11家[8] - 科技大厂如谷歌、OpenAI、Meta等从投资转向本体制造,国内华为、蚂蚁、京东等跟进[8] 技术发展趋势 - 搭载AI大模型成为机器人发展必然趋势,赋予机器人"最强大脑"[10] - 具身智能需要三种算力支持:预训练、模拟环境和端侧算力[3] - 黄仁勋认为AI下一波浪潮将延伸到物理世界,主要形式为工业机器人、自动驾驶车辆和人形机器人[3] 主要企业战略布局 - 华为是国内具身智能赛道佼佼者,有意沿袭英伟达路线[8] - 小鹏汽车和小米作为国内车企代表,沿袭特斯拉路线进入人形机器人制造[8] - 英伟达与Google DeepMind、迪士尼合作开发机器人平台Newton[17] - 鸿海集团与英伟达合作研发服务场景人形机器人[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