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OWAY智能电动摩托车

搜索文档
独家对话小鹏联创何涛:第二次创业,我想证明我是谁
晚点LatePost· 2025-06-30 10:20
核心观点 - 前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何涛二次创业,成立智能电动摩托车公司OMOWAY,目标挑战东南亚市场的本田、雅马哈等传统巨头 [3][4][6] - 借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将电动化、智能化技术应用于摩托车行业,试图复制小鹏汽车的成功经验 [39] - 印尼市场具备巨大潜力:人口3亿,摩托车保有量1.2亿辆,渗透率仅3%,日系品牌市占率超95% [22][24][40] - 创业团队主要来自小鹏汽车核心成员,具备汽车行业经验,但面临从二号位到一号位的角色转变挑战 [30][32] 行业分析 东南亚摩托车市场现状 - 印尼摩托车年销量600多万辆,电动摩托车2024年销量约10万台,渗透率仅2% [34][40] - 日系品牌本田、雅马哈市占率超95%,产品更新缓慢,缺乏智能化功能 [22][72] - 当地消费者月薪约1000元,但愿意负债购买高端摩托车,消费观念偏向及时行乐 [21][72] - 基础设施不完善:充电桩稀缺,交通拥堵严重,用户日均骑行50公里以上 [37][71] 竞争格局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日系巨头、印尼本土初创公司(约10家)、中国出海品牌(雅迪/爱玛等)及传统摩托车企业转型 [40] - 中国品牌当前份额不足1%,但电动自行车销量自2022年起每年翻倍增长 [25] - 产品差异化机会在于:智能化(自动平衡/辅助驾驶)、设计创新及本地化运营 [35][37][41] 公司战略 产品定位 - 首款车型定位"普通人中相对高端的产品",售价高于主流燃油车型 [35][36] - 核心功能:自动平衡(等红灯无需脚撑)、辅助驾驶、智能充电,续航满足50公里/日需求 [37][71] - 放弃"家庭第二辆车"策略,直接瞄准年轻白领等科技尝鲜人群 [35][72] 运营策略 - 本地化团队建设:聘请vivo印尼前渠道负责人,要求管理层学习当地语言文化 [31][41] - 渠道管理精细化:缩小经销商覆盖范围(30公里半径),强化终端沟通 [41] - 企业文化强调"用户驱动、信任、开放自由",采用弹性工作制吸引年轻人才 [85][86] 创始人背景 - 何涛作为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曾主导供应链搭建、直营渠道扩张至300家店 [10][11] - 经历小鹏汽车从创业到上市全过程,个人财富达数亿美元,但管理风格曾受争议 [13][15][18] - 二次创业自投种子轮50%资金,估值策略保守,体现务实态度 [34][67] - 团队核心包括小鹏前副总裁矫青春等8年老搭档,形成能力互补 [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