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G9

搜索文档
7月传统淡季下新能源车市温和增长,预计8月环比改善
交银国际· 2025-08-04 15:52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覆盖的汽车行业整体评级为"领先",预期未来12个月表现优于大盘标杆指数 [9] 核心观点 - 7月为传统乘用车销售淡季,新能源车市场同比维持增长但增速放缓,11家车企合计销量同比+11.2%,环比-6.2% [2][6] - 新能源渗透率已连续4个月维持在50%以上,行业结构性增长动能从渗透率提升转向产品迭代和出口驱动 [2] - 预计8月销量环比改善,3-4季度多款新车上市(理想i6、小鹏P7、智界改款等)将刺激需求,叠加"金九银十"旺季效应 [4] - 重点推荐比亚迪(智驾+出口)、小鹏汽车(新车型放量)、吉利汽车(极氪资源整合) [4] 车企表现分析 头部车企 - 比亚迪7月销量341,030辆(同比+0.1%,环比-9.7%),其中出口80,178辆(同比+159.5%),1-7月累计出口占比达22% [2][6] - 小米汽车7月交付超3万辆创历史新高,环比增长约20% [2][6] 新势力车企 - 小鹏汽车交付36,717辆(同比+229.4%,环比+6.1%),MONA M03单月交付超1.5万辆 [3][6] - 零跑汽车首次突破月销5万辆(50,129辆,同比+127%),B01新车型定价8.98-11.98万元人民币 [4][6] - 理想汽车交付30,731辆(同比-39.7%),下半年发力纯电SUV产品线 [3][6] - 蔚来汽车交付21,017辆(同比+2.5%),乐道L90上市定价26.58万元人民币 [4][6] 其他品牌 - 鸿蒙智行全系销量47,752辆(同比+8.3%),问界系列占比85% [3][6] - 阿维塔交付10,062辆(同比+177.6%),成为高端智能电动市场黑马 [4][6] 重点公司评级与目标价 - 比亚迪股份(1211 HK):买入评级,目标价167.75港元(潜在涨幅44.4%) [8] - 小鹏汽车(9868 HK):买入评级,目标价134.69港元(潜在涨幅88.9%) [8] - 吉利汽车(175 HK):买入评级,目标价22.50港元(潜在涨幅27.4%) [8] - 理想汽车(2015 HK):中性评级,目标价103.67港元(潜在涨幅3.2%) [8]
7月电车成绩单:小鹏交付量同比增长229%,理想汽车交付量同比下降40%
华尔街见闻· 2025-08-02 12:39
车企7月交付量表现 - 小鹏汽车7月交付36717辆,同比增长229%,连续第九个月超3万辆,累计交付超80万辆[5] - 理想汽车7月交付30731辆,同比下降40%,累计交付1368541辆[2] - 零跑汽车7月交付50129台,同比增长126%,首次突破5万台大关,1-7月累计交付271793辆[8][9] - 小米汽车7月交付超3万台,全年累计交付31.17万台,已完成年度目标的104%[12] - 比亚迪7月销量344296辆,环比下降8.8%,1-7月累计销量249万辆,同比增长27%[19] - 吉利汽车7月总销量237717辆,同比增长58%,其中银河系列增长237%,极氪系列增长8%[16] - 长城汽车7月销售10.44万台,同比增长14.34%,1-7月累计销售67.42万台,同比增长3.57%[18] - 蔚来公司7月交付21017台,前七个月同比增长25.2%,累计交付806731台[1] - 极氪科技7月销量44193台,同比增长20%,全球用户突破200万[19] - 广汽埃安7月终端销量26557辆,自建直流快充桩总量增至14096支[21] - 阿维塔7月销量10062辆,同比增长178%,连续五个月破万[22] - 岚图汽车7月交付12135辆,同比增长102%,1-7月累计销量68263辆,同比增长88%[24] 重点车型与市场动态 - 蔚来全新ES8将于8月下旬发布,9月下旬正式上市并交付[1] - 小鹏汽车在欧洲推出2025款G6和G9,即将推出P7+,已进入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5] - 小米汽车首款SUV车型YU7上市18小时获超24万订单,周均新增订单稳定在9000台以上[12] - 理想汽车升级老车主体验,VLA司机大模型将覆盖所有AD Max车主[2] - 岚图梦想家在高端新能源MPV领域表现突出,岚图FREE+跻身"20-30万混动SUV销量TOP3"[24] 新能源细分领域表现 - 吉利汽车7月纯电动车销量9万辆,同比增长192%,插混车销量4.01万辆,同比增长42%[16] - 比亚迪7月纯电动乘用车销量177887辆,插混乘用车销量163143辆[19] - 极氪品牌7月销量16977台,领克品牌销量27216台[19]
7月电车成绩单:小鹏交付量同比增长229%,比亚迪环比下降8.8%,小米交付超3万台
华尔街见闻· 2025-08-01 21:23
车企7月交付量表现 - 小鹏汽车7月交付36717辆,同比增长229%,连续第九个月超30000辆,累计交付超80万辆[1][6] - 理想汽车7月交付30731辆,同比下降40%,累计交付1368541辆[1][3] - 零跑汽车7月交付50129台,同比增长126%,首次突破5万台,累计交付超80万辆[10][11] - 小米汽车7月交付突破30000台,全年累计交付31.17万台,完成年度目标104%[14] - 比亚迪7月销量344296辆,环比下降8.8%,1-7月累计销量249万辆[1][21] - 蔚来7月交付21017台,同比增长25.2%,累计交付806731台[2] - 吉利汽车7月总销量237717辆,同比增长58%,新能源车占比显著提升[17] - 长城汽车7月销量10.44万台,同比增长14.34%[19] - 极氪科技7月销量44193台,同比增长20%,全球用户破200万[20] 品牌细分表现 - 蔚来品牌7月交付12675台,乐道品牌交付5976台,萤火虫品牌交付2366台[2] - 吉利品牌银河系列7月销量9.5万辆,同比增长237%,极氪系列销量1.7万辆[17] - 极氪品牌7月销量16977台,领克品牌销量27216台[20] - 比亚迪纯电动车7月销量177887辆,插混车销量163143辆[21] - 岚图汽车7月交付12135辆,同比增长102%,梦想家MPV表现突出[27] 市场拓展与产品动态 - 小鹏汽车进入欧洲46个国家和地区,推出G6/G9/P7+等车型[6] - 蔚来全新ES8将于8月下旬发布,9月正式上市交付[2] - 理想汽车升级VLA司机大模型,覆盖535家零售中心和3028座超充站[3] - 广汽埃安7月新增437支快充桩,总量达14096支,覆盖202座城市[24] - 零跑汽车有望年内实现百万辆交付里程碑[11] - 小米汽车YU7车型上市18小时获24万订单,周均新增订单9000台以上[14]
小鹏三年丹麦突围路,如何成为中国新势力销冠丨出海望远镜
雷峰网· 2025-08-01 14:30
中国车企欧洲市场表现 - 中国汽车品牌正加速进入欧洲市场,尤其在丹麦等新能源车渗透率高的国家取得突破性进展[2][4] - 小鹏汽车2024年在丹麦销量达2852辆,成为当地中国新势力销量冠军,市场份额1.8%[4] - 比亚迪同期销量928辆,MG销量1029辆,均落后于小鹏[4] - 特斯拉2025年前五个月销量2470辆,市场份额3.5%,但同比呈现下滑趋势[14][30] 小鹏汽车丹麦市场策略 - 采取直营+经销商混合模式,合作方为奔驰丹麦最大经销商Ejner Hessel[5] - 主打G6车型,长续航版售价33.99万克朗(约17.68万人民币),精准切入30-40万克朗主流购车区间[10][12] - 通过Facebook社群运营增强用户粘性,小组活跃度显著提升品牌口碑[18][33] - 营销对标特斯拉Model Y,线下广告使用"Y NOT"等挑衅性标语强化差异化认知[22][24] 产品竞争力分析 - G6车型凭借标配智能功能(如大屏、座椅通风)、SUV空间优势及OTA升级能力获得家庭用户青睐[12][18] - 续航表现优于同级竞品,充电速度与舒适性获丹麦用户高度评价[18] - 软件问题集中反映在电子钥匙灵敏度(70%用户反馈)和ADAS道路识别适应性上[19] - 设立丹麦本地软件小组,针对道路标识识别等问题两周内完成OTA修复[19] 市场环境与政策红利 - 丹麦新能源车渗透率超65%,税收政策对纯电动车减免注册税(最高150%税率可抵扣)[13][14] - 特斯拉因马斯克政治立场引发消费者抵触情绪,部分用户转向中国品牌[15][29] - 经销商预测未来十年中国品牌将占丹麦新车销量11%-30%,当前每10辆新能源车有1辆中国品牌[37] 品牌国际化挑战 - 丹麦年新车注册量不足2万辆,市场规模有限但具备口碑示范效应[35] - 需验证能否将丹麦模式复制至德国等更复杂市场[38] - 对比亚迪等竞品形成价格优势(G6售价较比亚迪唐低15万克朗)但品牌认知度仍待提升[11][34]
小鹏汽车7月交付智能电动汽车3.67万辆,同比增长229%
北京商报· 2025-08-01 12:52
交付表现 - 2025年7月公司交付智能电动汽车3.67万辆,同比增长229% [1] - 公司连续第9个月交付量超过3万辆 [1] - 截至2025年7月累计总交付量超过80万辆 [1] - 2025年前7个月共交付23.39万辆,同比增长270% [1] 国际市场拓展 - 2025年7月中旬在欧洲市场推出2025款小鹏G6和G9 [1] - 宣布即将在欧洲推出小鹏P7+ [1] - 目前已进入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 [1] 技术应用 - 2025年7月智能导航辅助驾驶(XNGP)的城区智驾月度活跃用户渗透率达86% [1]
小鹏汽车:7月交付智能电动车36717辆,同比增长229%
和讯网· 2025-08-01 11:12
交付数据 - 7月共交付智能电动汽车36717辆,同比增长229% [1] - 2025年前7个月共交付智能电动汽车233906辆,同比增长270% [1] 市场扩张 - 7月中旬在欧洲市场推出2025款小鹏G6和G9 [1] - 即将在欧洲推出小鹏P7+ [1] - 2025年上半年进入英国、意大利、爱尔兰及其他新市场 [1] - 现已进入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 [1] 产品动态 - 2025款小鹏G6和G9在欧洲市场推出 [1] - 小鹏P7+即将在欧洲推出 [1]
小鹏汽车涨超2%,7月共交付智能电动汽车3.67万辆,创月度交付新纪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1 10:00
港股市场表现 - 8月1日港股三大指数低开高走 科网股涨跌不一 AI概念股部分上涨 石油股集体走弱 [1] - 港股通汽车ETF(159323)小幅上涨 持仓股中理想汽车、零跑汽车下跌 小鹏汽车一度涨超2% [1] 小鹏汽车交付数据 - 小鹏汽车2025年7月交付智能电动汽车36717辆 同比增长229% 创月度交付纪录 [1] - 公司连续第九个月交付量超过30000辆 截至2025年7月累计总交付量超80万辆 [1] - 2025年前七个月共交付23.39万辆 较去年同期增长270% [1] 小鹏汽车海外扩张 - 7月中旬在欧洲市场推出2025款小鹏G6和G9 即将推出小鹏P7+ [1] - 2025年上半年进入英国、意大利、爱尔兰等新市场 现已覆盖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 [1] 港股通汽车ETF特点 - 标的指数为港股通汽车指数(931239.CSI) 高度聚焦港股整车板块 乘用车含量领先 [2] - 指数包含知行科技、地平线机器人、舜宇光学科技、浙江世宝等智驾产业链标的 [2] - 智驾含量高于A股汽车主题指数 更契合汽车行业发展趋势 [2] - 截至7月31日指数市盈率(TTM)为19.73倍 显著低于A股汽车主题指数 具备估值性价比 [2]
小鹏汽车-W(09868.HK):7月共交付智能电动汽车36,717辆,同比增长229%
格隆汇· 2025-08-01 08:24
交付数据 - 2025年7月公司交付智能电动汽车36,717辆,创下月度交付纪录,同比增长229% [1] - 公司连续第九个月交付量超过30,000辆 [1] - 截至2025年7月累计总交付量超过80万辆 [1] - 2025年前七个月共交付233,906辆,同比增长270% [1] 国际市场扩张 - 7月中旬在欧洲市场推出2025款小鹏G6和G9,并宣布即将推出小鹏P7+ [1] - 2025年上半年进入英国、意大利、爱尔兰等新市场,现已进入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 [1] 智能驾驶技术 - 2025年7月智能导航辅助驾驶(XNGP)的城区智驾月度活跃用户渗透率达86% [1] - 最新版本天玑XOS引入人机共驾体验、定制自动泊车功能和增强自动紧急制动系统 [1]
小鹏汽车(09868) - 自愿公告 2025年7月智能车交付数据
2025-08-01 08:17
业绩数据 - 2025年7月交付智能电动汽车36,717辆,同比增长229%[3] - 截至2025年7月累计总交付量超80万辆[3] - 2025年前七月交付233,906辆,同比增长270%[3] 用户数据 - 2025年7月XNGP城区智驾月度活跃用户渗透率达86%[3] 市场扩张 - 公司进入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3] - 2025年上半年进入英国、意大利等新市场[3] 新产品 - 7月中旬在欧洲推2025款小鹏G6和G9,将推小鹏P7+[3] 新技术研发 - 推出最新版本天玑XOS,引入人机共驾体验[3]
理想首款电动SUV i8:小MEGA与大模型,更低的定价,更大的空间
华尔街见闻· 2025-07-30 12:24
产品发布与定位 - 理想i8正式上市,推出3款车型,售价区间32 18万至36 98万元,与增程动力理想L8同价[1] - 该车型为公司首款纯电SUV,标志着从增程向纯电战略转型的关键一步[3] - 定位"小版MEGA Home",目标预算有限但偏好MEGA设计的用户群体[5] 产品力与技术配置 - 车身尺寸长5085毫米、轴距3050毫米,六座布局提供同级领先空间[6][8] - 搭载400千瓦最大功率电机,百公里加速4 5秒,配备90 1/97 8千瓦时电池,CLTC续航最高720公里[8] - 支持5C超级快充技术,10分钟补充500公里续航,已建成3000座超充站和16523个超充桩[6][8] - 智能驾驶分两档:Pro版128 TOPS算力地平线征程6M芯片,Max/Ultra版700 TOPS英伟达Thor-U芯片+25个传感器[9] - 首搭自研VLA大模型架构,全系标配高通骁龙8295P芯片及双15 7英寸屏+AR-HUD[9] 市场竞争分析 - 直接竞品包括特斯拉Model Y、蔚来ES8、小鹏G9等,其中Model Y 2024年月均销量达40232辆[10][11] - 差异化竞争点:大六座空间、激进的定价策略(较预期低3-4万元)及补能网络优势[6][10] - 行业认为其有望复制增程车型成功,成为纯电领域新爆款[11] 战略意义 - 定价策略具有攻击性,32 18万起售价低于市场预期35-40万元区间[6] - 产品组合填补纯电SUV空白,与MEGA形成高低搭配,强化品牌在家庭用户市场的渗透[1][5] - 技术层面实现硬件(Thor-U芯片)与软件(VLA架构)双重突破,确立智能驾驶领先地位[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