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OpenMLDB
icon
搜索文档
第四范式「OpenMLDB 企业级机器学习数据库关键技术与系统平台」项目获权威认可
格隆汇· 2025-10-23 17:41
项目获奖与认可 - 第四范式联合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完成的“OpenMLDB:企业级机器学习数据库关键技术与系统平台”项目荣获2025年度CCF科技成果奖科技进步二等奖 [1] - 该奖项标志着项目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程领域的创新成就获得学界与业界双重权威认可 [1] - 获奖项目从94个推荐/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与其他37个项目一起荣誉上榜 [5] 技术突破与创新 - 项目创新性地实现在线推理与离线训练场景下的数据计算一致性,提升AI应用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2] - 项目突破毫秒级实时数据处理技术,高效支撑在线特征计算与实时推理,满足金融风控、智能推荐等业务的即时响应需求 [2] - 项目解决大规模训练数据批量准备的效率难题,显著缩短特征工程与模型迭代周期 [2] - 关键技术突破共同构成一个高性能、高可靠、全链路一致的企业级机器学习数据库系统平台 [3] 产业应用与经济效益 - 项目成果已在金融、电子商务、政务管理等行业的核心业务系统中实现规模化部署与应用 [4] - 在某头部银行实现毫秒级实时特征计算,助力精准拦截欺诈交易,有效降低资金损失 [4] - 支撑唯品会线上推荐系统,提升推荐准确率与用户体验,直接拉动GMV增长 [4] - 项目为应用单位带来显著的效率提升与成本优化,创造预期的经济效益 [4] 开源生态与行业影响 - 第四范式积极运营并共建OpenMLDB开源社区,推动技术的开放与协同发展 [5] - 通过开源开放,OpenMLDB形成具备自主知识产权、面向AI应用落地的国产化开源方案 [5] - 此举降低了广大企业与开发者应用先进AI数据管理技术的门槛,对构建健康的AI技术生态和提升我国在基础软件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5]
共青年之智,铸AGI未来|2025 WAIC云帆奖得主名单揭晓
机器之心· 2025-07-29 14:38
2025 WAIC 云帆奖颁奖典礼 - 活动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机器之心、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学术联盟联合主办,并得到东方菁汇、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真格基金、中国联通等机构支持 [1] - 汇聚150余位产学研资核心力量,包括AI技术产业领袖、学术新锐和顶尖投资人 [1] - 设立「璀璨明星」和「明日之星」两大奖项,并创新性增设「提名奖」完善人才体系 [2][6] 璀璨明星得主成就 - 陈建宇:UC Berkeley博士,机器人与AI领域发表70+篇顶会论文,入围RSS 2024等国际会议优秀论文奖,福布斯中国"30Under30" [14] - 高阳:伯克利博士,开发OneTwoVLA模型提升泛化能力,EfficientZero系列为全球样本效率最高强化学习算法,创立千寻智能完成多轮融资 [16] - 何聪辉:清华博士,创建OpenDataLab开源平台(GitHub星标4万+),获"戈登•贝尔"奖,负责浦江书生大模型数据体系 [18] - 刘邦:MetaGPT联合发起人,构建材料科学大模型推动新材料智能设计,获2024云帆奖等多项荣誉 [20] - 王翔:中科大教授,谷歌学术引用2万+,获ICLR杰出论文奖、MIT TR35榜单等 [24] 明日之星得主成就 - 陈天龙:UNC助理教授,研究方向包括多模态学习与大语言模型,获Amazon Research Award等多项荣誉 [37] - 陈小康:DeepSeek AI研究员,主导Janus-Series多模态大模型项目(GitHub星标2万+,Huggingface百万下载) [39] - 崔淦渠:清华博士,大模型对齐技术研究者,开发UltraFeedback等数据集,谷歌学术引用1.1万+ [41] - 傅朝友:VITA多模态大模型系列开发者(GitHub星标3千+),创建Awesome-MLLM社区(星标1万+) [43] - 骆昱宇:港科大(广州)助理教授,Text2SQL技术落地华为/国家电网,获SIGMOD 2023最佳论文奖 [53] 技术突破方向 - 具身智能:高阳开发OneTwoVLA实现推理与动作无缝切换,顾家远获SIGGRAPH 2025最佳论文奖 [16][47] - 多模态大模型:陈小康Janus-Pro项目解耦视觉编码技术被业界广泛采用,傅朝友VITA系列推动多模态发展 [39][43] - AI硬件:张宸研究智能处理器架构突破算力/能耗瓶颈,龚睿昊高效学习系统被AMD/英特尔集成 [30][45] - 强化学习:吴翼开发MADDPG/MAPPO算法(多智能体强化学习最高引),于力军参与Gemini项目获ICML最佳论文 [2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