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cks
搜索文档
Jabil(JBL) - 2025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9-25 21:3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四季度营收达83亿美元 超出指引中点约8亿美元 [9] - 第四季度核心营业利润为519亿美元 远高于预期区间上限 [9] - 第四季度核心营业利润率为63% 同比提升50个基点 [9] - 第四季度GAAP稀释后每股收益为199美元 核心稀释后每股收益为329美元 [9] - 2025财年营运现金流为164亿美元 调整后自由现金流超过13亿美元 [12] - 2025财年净资本支出为322亿美元 占营收的11% [12] - 公司以19亿美元现金余额和13倍债务与核心EBITDA比率结束财年 [12] - 2026财年第一季度总营收指引为77亿至83亿美元 核心营业利润指引为4亿至46亿美元 [16] - 2026财年第一季度核心稀释后每股收益指引为247至287美元 [1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受监管行业第四季度营收为31亿美元 同比增长约3% 核心营业利润率提升40个基点至65% [10] - 智能基础设施第四季度营收为37亿美元 超出预期4亿美元 核心营业利润率为59% [10] - 互联生活与数字商务第四季度营收为14亿美元 同比下降约14% 核心营业利润率提升210个基点至66% [11] - 2026财年第一季度 受监管行业营收预计为305亿美元 同比增长3% [15] - 2026财年第一季度 智能基础设施营收预计为367亿美元 同比增长47% [15] - 2026财年第一季度 互联生活与数字商务营收预计为129亿美元 同比下降16% [1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汽车与运输市场面临全球市场调整 电动汽车近期增长放缓但长期前景强劲 [18] - 医疗保健市场动态受创新、人口结构和患者需求驱动 外包正进入增长阶段 [20][50] - 可再生能源和能源基础设施市场 全球电力需求预计到2040年增长高达70% [22] - 在汽车领域 公司继续增加新客户和车辆无关项目 带来业务稳定性 [19] - 在医疗保健领域 公司通过收购PII进入CDMO领域 并推进灭菌计划 [21] - 在可再生能源领域 公司支持客户进行复杂产品转移 未受干扰 [22]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战略是赢得系统级订单 设计和交付集成了计算、网络、配电和先进冷却的集成系统 [51] - 在智能基础设施领域 公司定位跨越整个AI硬件生态系统 包括计算、存储、网络、电源、冷却等 [25] - 公司通过区域化制造足迹获得竞争优势 从FY18严重依赖亚洲转变为FY25收入分布更加平衡 [36] - 公司投资自动化和AI内部工厂 嵌入机器人、预测性维护等工具以提高质量、加速爬坡并降低成本 [40] - 公司供应链管理超过38000家全球供应商和超过70万个独特部件 提供显著优势 [38] - 公司正在将互联生活与数字商务业务组合转向更高利润的计划和市场 以提高盈利质量 [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5财年证明了公司多元化投资组合的实力 以及成功应对复杂动态关税环境的能力 [59] - AI相关收入从2024财年约50亿美元增至2025财年约90亿美元 预计2026财年增长约25%至约112亿美元 [53] - 公司预计2026财年总营收增长约5%至约313亿美元 核心营业利润率扩大约20个基点至约56% [56] - 公司长期目标是核心营业利润率超过6% 调整后自由现金流长期超过15亿美元 [57] - 公司预计汽车和运输终端市场在2026财年将下降5% 但医疗保健增长将抵消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的影响 [50] - 公司正在北卡罗来纳州建设新设施 以解决AI基础设施的产能限制 该设施将于2026年夏季投入使用 [54] 其他重要信息 - 第四季度库存天数为69天 比上季度改善5天 包括库存定金在内的净库存天数为55天 环比减少4天 [11] - 公司在第四季度完成了先前1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授权 并宣布了新的10亿美元回购计划 [12][14] - 自2013财年以来 公司流通股从203亿股减少至107亿股 下降了47% [14] - 公司保持投资级信用状况 总可用流动性超过59亿美元 [13] - 公司预计2026财年自由现金流将超过13亿美元 并将约80%的自由现金流返还给股东 [56]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AI业务增长的细分领域和市场份额 - AI相关收入预计从90亿美元增长至112亿美元 增长25% 在所有三个领域均表现良好 [64] - 在资本设备领域 公司通过增加更接近工艺腔室的能力来维护和获取新业务 [64] - 在云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领域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业务将增长三位数 公司认为正在获得份额 [65] - 在网络和通信领域 网络业务预计增长约25% 通信业务的增长抵消了网络增长 [65] - 公司没有看到份额损失 特别是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业务中感觉正在获得份额 [65] 问题: 医疗保健业务增长动力和克罗地亚设施影响 - 医疗保健增长动力来自药物输送系统(如GLP-1自动注射器)和体内监测(如连续血糖监测仪) [50][68] - 克罗地亚设施按计划进行 没有延迟 预计在2027财年下半年产生影响 [68][71] - 公司近期在医疗设备、CGM和普通自动注射器增长领域获得了新订单 [69] - 预计医疗保健增长率将达到或超过5% [70] 问题: 印度投资与美国投资的优先级 - 与印度总理的会议非常积极 亲商氛围令人满意 [72] - 美国是优先考虑对象 公司是美国注册公司 在美国已有60年历史 [73] - 公司在美国的站点从14-15个增加到30多个 所有AI增长都通过美国站点实现 [72] - 印度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中产阶级人口 巨大的国内需求 制造业本身具有优势 [72] 问题: 数据中心业务产能管理和增长形态 - 通过让站点24/7运营 并利用美国现有未充分利用的产能来满足需求 [78] - 正在改造现有站点以支持液冷制造 为2027年做好准备 [79] - 全年进行改造 因此增长形态如此 随着时间推移利润率将继续提高 [79] 问题: 智能基础设施业务利润率动态和长期前景 - 2026财年该部门利润率预计维持在中位5%范围 与公司整体水平一致 [81] - 在特定领域(如硅光子学、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投资预计将带来利润增长 [81] - 公司正在投资更多能力为未来定位 将投资组合管理至企业级目标 [81] 问题: 2026财年营业利润率指引的构成因素 - 利润率提升20个基点 主要得益于业务组合改善 [84] - 美国以外未利用产能仍带来20-25个基点的阻力 [84] - 全年形态较平稳 下半年利润率将继续提高 [84] - 公司仍在向6%以上的企业目标迈进 业务组合、效率提升和产能利用率是关键因素 [89] 问题: 数据中心电力管理产品的市场竞争定位 - 公司专注于构建支持全球规模配置的能力 而不是OEM方法 [91] - 该业务已实现三位数增长 随着第一个超大规模客户规模的扩大 以及第二个和潜在第三个客户的加入 该业务将继续增长 [92] 问题: 最新232条款对医疗保健客户的影响 - 公司医疗保健和汽车业务是区域化生产消费 处于有利位置 [96] - 药品业务若有关税 美国生产的机会对公司有利 特别是PII业务 [96] - 总体视为净积极影响 [96] 问题: 汽车业务产能利用率和潜在拐点 - 汽车业务有现有产能支持上行空间 但本财年未预测增长 [98] - 随着软件定义车辆架构的普及 未来将恢复增长 并填补产能 [98] 问题: 北卡罗来纳州新设施的产能加载时间和财务影响 - 设施将于2026年下半年后半段准备就绪 预计到2027年中才能完全加载 [103] - 该设施为50万平方英尺 初始供电12兆瓦 18个月内增至25兆瓦 三年内达80兆瓦 [103] - 2026年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但将在2027年做出显著贡献 [104] - 该投资大部分资本支出在2026年 约7500万至1亿美元 在资本支出占营收15%-2%的范围内 [106] 问题: 2026财年电动汽车业务预期下降的原因 - 汽车制造商根据环境在EV、ICE和混合动力之间重置投资组合策略 存在波动 [109] - 美国电动汽车市场份额下降 欧洲基数小(仅约200万辆) 中国是增长区 [109] - 新平台启动需要几年时间 公司采取审慎的预测方法 [110][112] 问题: 竞争对手与亚马逊的权证交易对行业的影响 - 公司是EMS中第一家与该公司进行权证交易的企业 这使公司处于有利地位 [114] - 需求巨大 拥有备用协议是合理的 预计竞争对手也会这样做 因此几乎不担心 [114]
Jabil(JBL) - 2025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9-25 21: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四季度营收达到约83亿美元,超出指引中点约8亿美元 [8] - 第四季度核心营业利润为5.19亿美元,远高于预期区间上限 [8] - 第四季度核心营业利润率为6.3%,同比提升50个基点 [8] - 第四季度GAAP营业利润为3.37亿美元,稀释后每股收益为1.99美元,核心稀释后每股收益为3.29美元 [8] - 2025财年营运现金流为16.4亿美元,调整后自由现金流超过13亿美元 [10] - 年末现金余额约为19亿美元,债务与核心EBITDA比率为1.3倍 [10] - 2026财年第一季度总营收预期在77亿至83亿美元之间,核心稀释后每股收益预期在2.47至2.87美元之间 [13][1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受监管行业第四季度营收为31亿美元,同比增长约3%,核心营业利润率提升40个基点至6.5% [9] - 智能基础设施第四季度营收为37亿美元,超出预期4亿美元,核心营业利润率为5.9% [9] - 互联生活与数字商务第四季度营收为14亿美元,同比下降约14%,核心营业利润率为6.6%,同比提升210个基点 [10] - 2026财年第一季度,受监管行业营收预期为30.5亿美元,同比增长3%;智能基础设施营收预期为36.7亿美元,同比增长约47%;互联生活与数字商务营收预期为12.9亿美元,同比下降16% [1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汽车与运输市场面临短期挑战,但长期趋势向好,软件定义车辆和ADAS系统是增长领域 [16][46] - 医疗保健市场增长动力来自药物输送系统(如GLP-1自动注射器)和持续血糖监测等设备 [48] - 可再生能源与能源基础设施市场受政策变化影响,但长期电力需求增长强劲,太阳能是主要驱动力 [19] - 2026财年,汽车与运输终端市场预计下降5%,医疗保健外包预计进入增长阶段 [46][4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战略聚焦于系统级集成,在AI硬件生态系统中提供从计算、存储、网络到电源和冷却的端到端解决方案 [22][49] - 通过区域化制造足迹,设计、构建和交付产品在消费地,以应对关税和政策变化带来的复杂性 [35] - 在互联生活与数字商务领域,有意退出低利润传统消费电子项目,转向自动化、机器人技术和先进技术等高增长领域 [5][53] - 竞争优势包括系统级工程专业知识、稳健的区域化制造足迹和全球规模、世界级供应链管理以及执行力文化 [35][5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某些终端市场存在波动,但公司表现出韧性,AI驱动需求抵消了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的放缓 [34] - 当前经营环境复杂,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增加,但公司成功应对了复杂的动态关税环境 [58] - 对长期前景保持乐观,AI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医疗保健外包的增长以及数字商务的自动化是主要机遇 [21][48][53] - 2026财年预计营收增长约5%至313亿美元,核心营业利润率扩张约20个基点至5.6%,核心每股收益预计为11美元 [55] 其他重要信息 - 第四季度库存天数为69天,较上季度改善5天;包括库存定金在内的净库存天数为55天,环比减少4天 [10] - 公司在第四季度完成了此前1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授权,并于7月获得新的10亿美元股票回购授权,计划在2026财年完全执行 [10][12] - 自2013财年以来,流通股数量从2.03亿股减少至2025财年的1.07亿股,降幅达47% [12] - 公司正在北卡罗来纳州建设新的最先进工厂,专注于AI机架制造,预计将于2026年夏季投产 [51][52] - 公司长期目标为核心营业利润率超过6%,调整后自由现金流超过15亿美元 [56]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AI业务增长细节及份额和利润率展望 [62] - AI相关收入预计在2026财年增长约25%,从约90亿美元达到约112亿美元 [63] - 在云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业务中看到最大的份额增长机会,该业务将实现三位数增长,网络业务预计增长约25% [63][64] - 未看到份额损失,反而认为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业务中正在获得份额 [64] - 智能基础设施业务利润率预计将保持在中位5%范围,与公司整体水平一致,部分业务有增量,部分业务与公司水平一致,公司正在管理投资以实现企业级目标 [78][79] 问题: 医疗保健业务增长动力及克罗地亚工厂对利润率的影响 [65] - 医疗保健业务增长动力来自药物输送系统(如GLP-1和生物制剂)以及医疗设备(如CGM和普通自动注射器)的新项目获胜 [66][67] - 克罗地亚工厂按计划进行,没有延迟,它始终是2027财年(尤其是下半年)的事件,对2026财年没有影响 [66][70] - 预计医疗保健业务增长率将达到或超过5% [69] 问题: 与印度总理会晤及在美 vs 在印投资优先级 [71] - 与印度总理的会晤非常积极,亲商氛围令人满意,但需关注关税情况 [71] - 美国是优先投资地,作为美国公司,过去几年在美国的工厂数量从14-15个增加到30多个,AI增长都来自美国工厂,并正在北卡罗来纳州建设新工厂 [71][72] - 印度拥有巨大的国内需求和生产权,公司关注两地,但优先考虑美国 [71][72] 问题: 数据中心业务产能管理及增长形态 [75] - 通过让站点24/7运行、利用美国网络中未充分利用的产能以及改造现有站点以支持液冷来满足需求 [76] - 正在对美国工厂网络进行改造,以构建液冷基础设施,这为2027财年做好了准备 [76][77] 问题: 2026财年营业利润率指引的构成 [81][82] - 2026财年利润率预计提升20个基点,主要得益于业务组合改善,但美国以外产能利用率不足仍带来20-25个基点的阻力 [83] - 全年利润率形态较平,下半年随着时间推移会持续增长 [83] - 在产品组合方面,有意从低利润商品化产品转向工程主导、利润更高的产品,这对整体营收有影响,但对利润率有积极影响 [85] - 6%以上的利润率目标未变,通过业务组合改善、效率提升(每年约10个基点)和产能利用率提高(当前75% vs 正常85%)来实现 [87][88] 问题: 数据中心电力管理产品能力及与传统OEM的对比 [89] - 专注于构建配置和全球规模支持的能力,认为这是客户未来的需求,而非OEM方式 [90] - 该业务已实现三位数增长,随着第一个超大规模客户规模的扩大,以及第二个和潜在第三个客户的加入,将继续增长 [90] 问题: 最新232条款对医疗保健客户的影响 [93] - 新政策刚出台,公司不参与手套、轮椅等商品领域,但参与制药等领域 [94] - 由于医疗保健和汽车业务是区域化生产消费,公司处于有利位置 [94] - 制药业务若被加征关税,反而可能为美国生产(尤其是PII业务)带来机遇,视为净积极因素 [94] 问题: 汽车业务产能利用率及潜在上行空间的吸收能力 [95] - 汽车业务有现成产能支持上行,但本财年未预测增长,未来随着软件定义车辆架构普及带来更多电子内容,增长回归后将填补该产能 [96] 问题: 北卡罗来纳州新工厂的投产时间线、利润率和折旧 [97] - 新工厂预计2026年下半年后半段投产,完全满载可能要到2027年中,需求充足 [100] - 该工厂面积50万平方英尺,初始供电12兆瓦,18个月内增至25兆瓦,三年内达80兆瓦 [100] - 2026年影响不大,2027年将做出显著贡献 [101] - 2026年资本支出约7500万至1亿美元,占营收的1.5%至2%,2025年资本支出占营收比例为1.1% [103] 问题: 2026财年电动汽车业务预期下降的原因 [106] - 出于审慎考虑,汽车制造商正在根据环境在EV、ICE和混合动力之间重置产品组合策略,市场仍存在波动 [107] - 美国EV市场份额下降,欧洲基数小(约200万辆)虽增长,中国是增长区,公司通过与中国OEM合作(已增加第二家客户)来参与 [107] - 与车辆类型无关的ACES策略(如域控制器、区域控制、计算模块)持续增加,但旧项目取消和新平台推出需要时间,导致当前状况 [108] - 公司在预测上历来保守,特别是在一些终端市场存在很多变数的情况下 [109] 问题: 竞争对手与亚马逊的权证交易对行业和公司的影响 [110] - 公司是EMS行业中第一家与该公司进行权证交易的企业,这使公司处于有利地位 [111] - 对方管理的权证组合是冗余而非互补,收购其他类似公司从权证组合角度看合理 [111] - 需求非常巨大,拥有备用协议是合理的,公司对此很少或毫不担忧 [111]
Evercore ISI Lifts NVIDIA Price Target To $225, Reaffirms Outperform
Financial Modeling Prep· 2025-09-24 00:11
价格目标调整 - Evercore ISI将英伟达目标股价从214美元上调至225美元 维持"跑赢大盘"评级 [1] 与OpenAI合作细节 - 英伟达被OpenAI选为首选供应商 以满足激增的AI需求 [2] - 协议涵盖至少10GW的AI基础设施 包括GPU、机架、网络和软件供应 [2] - 历史可寻址市场规模为每GW 300-400亿美元 未来可能进一步增长 [2] 财务影响预测 - OpenAI合作预计为英伟达在2026年下半年带来55亿美元额外收入 [3] - 该协议为收入预测带来上行空间 基于Colossus、Prometheus和Project Rainier等大型项目基准 [3] 市场地位 - 英伟达作为AI生态系统主导供应商的地位得到巩固 [1]
Vertiv (VRT) Q2 Revenue Jumps 35%
The Motley Fool· 2025-07-31 11:34
核心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GAAP收入达26.38亿美元 远超分析师共识的23.539亿美元[1][2] - 非GAAP调整后每股收益0.95美元 显著高于0.83美元的预期共识[1][2] - 调整后营业利润4.893亿美元 同比增长28.1%[2] - 调整后营业利润率18.5% 较去年同期下降1.1个百分点[2] - 调整后自由现金流2.77亿美元 同比下降17.7%[2][11] 区域业绩表现 - 美洲地区净销售额同比增长42.9% 北美数据中心投资强劲推动增长[6] - 亚太地区净销售额同比增长35.1% 调整后营业利润大幅增长83.3%[7] - 欧洲中东非洲地区净销售额增长12.5% 业务渠道保持强劲增长态势[7] - 美洲地区服务与备件业务增长22.9% 但调整后营业利润率下降1.4个百分点[6] 业务运营指标 - 有机订单量同比增长约15% 显示持续市场需求[5] - 未完成订单金额创85亿美元纪录 订单出货比达1.2倍[5] - 公司持续投资研发 重点开发AI优化基础设施产品[9] - 宣布收购Great Lakes Data Racks & Cabinets 扩展高密度机柜产品组合[9] 成本与挑战 - 关税相关费用和供应链重组成本对利润率造成压力[1][10] - 营运资本投资增加导致自由现金流同比下降[11] - 公司采取商业定价行动和供应链重新配置应对成本压力[10] 未来业绩指引 - 上调2025财年业绩预期 预计净销售额99.3-100.8亿美元[12] - 预计全年有机增长23-25% 调整后每股收益3.75-3.85美元[12] - 下调全年利润率预期至19.7-20.3%[12] - 第三季度预计净销售额25.1-25.9亿美元 调整后每股收益0.94-1.00美元[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