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TM32微控制器
icon
搜索文档
拆解特斯拉L2家用充电桩,用了哪些芯片?
芯世相· 2025-07-17 13:58
产品概述 - 第三代特斯拉家用充电桩属于Level 2充电器,支持240伏、48安培,功率为11.5千瓦,充电速度每小时可增加约44英里续航[5][15] - 与第二代相比,第三代充电电流从80安培降至48安培,并取消手动复位按钮,改为内部电路自动处理过压事件[5] - 用户体验优化包括灯光条显示充电容量、电缆集成车门/充电口开启功能、便捷线缆整理设计[5] 充电级别对比 - L1充电功率约1千瓦/小时,适合短途通勤用户,8小时充电仅增加40英里续航[10] - L2充电功率显著提升至11.5千瓦,适合重度用车家庭用户[15] - L3超级充电功率80-400千瓦,30分钟可从20%充至80%,主要用于公共场景[16] 硬件设计 - 外观采用玻璃面板+聚碳酸酯背板,模块化配色方案(基础款白色,可选红/蓝/灰等颜色,售价75美元)[17] - 防护设计通过聚碳酸酯盖子和聚氨酯胶条密封,类似4680电池组工艺,简化安装流程[19] - 电路设计遵循80%电气规范,需搭配60安培断路器实现48安培满功率充电[22] 核心组件分析 - 主PCB集成STM32L431RCT6微控制器(80MHz Cortex-M4,256KB闪存)和ADE7854AACPZ电能计量IC[37][41] - 通信模块采用AzureWave AW-CU300 Wi-Fi模组,支持802.11 b/g/n协议,72.2Mbps传输速率[45][50] - 安全元件包括NXP 7102 3105 I2C芯片,温度传感器采用红外/热释电技术监测线路异常[44][30] 制造与成本控制 - 材料选择以低成本聚碳酸酯和聚氨酯为主,总重量8千克(线缆3.1kg+电子元件0.89kg+外壳4kg)[63] - 装配设计符合精益原则,仅需5分钟即可完成组装,减少紧固件并使用注塑成型定位结构[63] - 线缆采用24英尺细径设计,集成数据电缆以支持北美充电标准[60]
【招商电子】意法半导体(STM)25Q1跟踪报告:汽车订单环比显著增长,亚洲地区推动整体工业库存改善
招商电子· 2025-04-25 18:27
意法半导体2025Q1财报核心分析 财务表现 - 25Q1营收25.2亿美元,同比下滑27.3%,环比下滑24.2%,符合指引中值25.1亿美元[2] - 毛利率33.4%,同比下降8.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4.3个百分点,位于指引中值33.8%±2个百分点区间[2] - 净利润5600万美元,同比下滑89.1%,摊薄后每股收益0.06美元[6] - 营业利润率从15.9%降至0.1%,营运现金流同比下降33.2%至5.74亿美元[6][7] - 库存30.1亿美元,环比增加3.2亿美元,库存周转天数167天,环比增加45天[2][7] 业务分部分析 按产品部门 - AM&S部门营收10.7亿美元,同比下滑23.9%,占比42%,主要受模拟产品拖累[2] - P&D部门营收4.0亿美元,同比下滑37.1%,占比16%[2] - MCU部门营收7.4亿美元,同比下滑29.1%,占比30%,主要因通用及车用MCU需求疲软[2] - D&RF部门营收3.1亿美元,同比下滑19.2%[2] 按终端市场 - 汽车收入9.8亿美元,同比下滑39%,占比39%,订单出货比大于1,订单环比显著增长[2] - 个人电子产品收入6.0亿美元,同比下滑11%,占比24%[2] - 工业收入5.3亿美元,同比下滑32%,占比21%,订单较24Q4有所提升[2] - 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外设收入4.0亿美元,同比增长1%[2] 区域表现 - 按出货地划分:亚太/EMEA/美国分别占比61%/22%/17%[2] - 按原产地划分:亚太/EMEA/美国分别占比30%/27%/43%[2] 未来展望 - 25Q2营收指引中值27.1亿美元,同比下滑16.2%,环比增长7.7%[2] - 预计25Q1为汽车和工业营收低点,工业库存亚洲地区改善明显[2] - 2025年资本支出维持20-23亿美元,用于优化制造布局[2] - 计划到2027年底实现每年数亿美元级别成本节约目标[2][12] 战略发展 - 与英诺赛科签署GaN技术开发和制造合作协议,加速GaN功率技术发展[10] - 持续推进"China for China"本土化战略,包括与三安光电、华虹半导体的合作[10] - 计划2025-2026年推出18条新产品线,采用40纳米及以下节点技术[10] - 制造布局重组计划预计未来三年全球至多2800名员工自愿离职[12] 汽车业务 - 持续推进汽车电气化战略,新增多款车载充电器与牵引逆变器设计订单[8] - 车用微控制器产品组合保持良好发展势头,Stellar和STM32A系列将推新品[8] - 在ADAS领域取得突破,Mobili IQ6H方案被采用[8] - 预计2025年汽车业务收入较2024年进一步下滑[19] 工业业务 - 预计25Q1为营收低点,订单量较24Q4提升[9] - 智能工业领域库存改善明显,亚洲地区推动整体改善[9] - 功率器件在电机控制、工业传动等领域获得突破[9] 其他业务 - 个人电子业务表现略超预期[11] - 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外设业务符合预期[11] - 在低轨卫星和数据中心领域获得增长机遇[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