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电气化
icon
搜索文档
邀您聆听 | 专家解读《2025新能源汽车市场长期展望》报告
彭博Bloomberg· 2025-08-12 14:04
2025年8月19日(星期二) | 14:00 - 15:00 网络研讨会 用,正深刻重塑不同市场和车辆类型的电气化进程。 彭博新能源财经《2025新能源汽车市 场长期展望》报告 对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新能源汽车长期和短期普及路径的展 望、道路交通运输转型趋势、石油及电池金属需求、充电需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碳排放 等。 彭博新能源财经将举办线上研讨会,邀请报告主要作者就以下话题展开探讨: 分国别/细分市场的新能源汽车短期与长期普及趋势 最新政策变化对汽车电气化进程的影响 纯电动/插电混动/增程式电动车发展趋势 电池材料体系、成本结构及电池金属供需分析 充电基础设施技术要求、建设现状与展望 专题聚焦:公共充电桩费用上涨的影响、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乙醇燃料在不同交通模式 中的应用前景 网络研讨会将以英语进行,并提供简体中文实时字幕。 主讲嘉宾 A d G t 2025新能源汽车市场长期展望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呈现区域差异化发展态势。技术发展、政策导向及地缘政治的相互作 * Aleksandra O'Donovan 彭博新能源财经 电动交通研究主管 Aleksandra O'Donovan 现任彭博新能 ...
BBA正在排队降价
投资界· 2025-06-15 16:02
豪车市场降价现象 - 宝马5系价格从43 99万元降至26万元,降幅达18万元,引发老车主强烈不满[4][12] - 宝马i3起售价35 39万元,部分区域出现15 9万元四折促销,需满足贷款等附加条件[8][11] - 传统豪车品牌普遍采取"以价换量"策略,奔驰、奥迪2024年营收分别下滑4 5%和7 6%,净利润跌幅均超28%[16] 豪华品牌中国市场表现 - 宝马集团2025年Q1中国销量155,195辆,同比下滑17 2%,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但唯一负增长区域[7] - 奔驰/宝马/奥迪2024年在华销量分别下跌7%、13 4%、10 9%,跌幅显著高于全球其他市场[17] - 保时捷2025年Q1中国交付量暴跌42%至9,471辆,同比减少近7,000辆[19] 新能源与传统车企竞争格局 - 尊界S800售价70 8-101 8万元,上市7天获3,600台大定订单,超过奔驰S级全年销量16,121辆的22%[5][27] - 国产车企如比亚迪、吉利7天内超70款车型降价,引发行业连锁反应[26] - 传统豪车在电动化转型中落后,BBA正寻求与华为等中国科技企业合作弥补智能化短板[28] 行业结构性变化 - 价格战从短期策略演变为长期肉搏战,凯迪拉克等二线豪华品牌被迫跟进[26] - 豪华品牌核心优势如发动机技术被电动化颠覆,品牌溢价能力持续削弱[19] - BBA年研发投入超350亿欧元(2700亿元人民币),仍具备资金优势进行战略反攻[29]
浙江华远:核心产品异型紧固件和座椅锁产品应用于小米汽车
全景网· 2025-06-11 14:43
小米SU7供应链机会 - 小米首款新能源纯电轿车SU7自3月底发布后订单快速攀升,预计2024年交付量冲刺12万辆[1] - 浙江华远核心产品异型紧固件和座椅锁已应用于小米汽车,对业绩产生积极影响[1] - 公司产品库积累超过4000种异型紧固件,是国内汽车座椅异型紧固件核心供应商之一[1] 公司业务布局 - 异型紧固件毛利率达31.5%,占紧固件业务收入80.83%,有效提升整体毛利率[2] - 座椅锁业务2024年出货量突破1400万件,同比增长26.73%,在比亚迪等核心客户处实现10%以上增长[3] - 中国SUV销量前十车型中有五款采用公司座椅锁产品,主流SUV市场渗透率高[3] 技术创新能力 - 完成9项技术产品通过浙江省省级工业新产品鉴定,展现自主创新能力[2] - 实现异型紧固件完整正向开发流程,材料利用率从19%提升至50%以上[2] - 开发公差补偿器产品解决行业痛点,实现进口替代并降低生产成本[2] 客户合作网络 - 除小米外,公司是大众中国、广汽本田、长安福特等整车厂一级供应商[1] - 与李尔、安道拓、麦格纳等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公司长期合作[1] - 通过北美福特全球技术认证,产品覆盖国内主流OEM品牌[3] 行业发展动态 - 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增长3.7%和4.5%[4] - 中国汽车品牌海外知名度提升,高端车型走向国际市场,供应链本地化程度提高[4] - 公司与森萨塔合作拓展汽车智能电子领域业务版图[4]
混动与本土化,丰田“两手抓”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15 09:19
美国市场本土化战略 - 丰田2024年在美国销售233万辆新车中43%依赖进口 本土化率仅55% [2][4] - 公司宣布追加8800万美元投资西弗吉尼亚工厂 累计投资超28亿美元 新增混合动力驱动桥产线 [2] - 自2018年以来已在美国制造业投资250亿美元 供应商网络投资285亿美元 [4] - 肯塔基州乔治敦工厂现有产能18万辆 计划投资12亿美元扩建以承担北美80% RAV4供应 [9] 市场份额与竞争格局 - 2024年丰田美国销量同比增长3.7%至233.26万辆 仅次于通用汽车(268.93万辆) [3] - RAV4成为2024年美国最畅销车型 销量47.52万辆(占比20%) 终结福特F-15040年统治 [5][6] - 2021年曾超越通用成为美国销量冠军 系1931年来首次非本土车企登顶 [3] 电气化战略布局 - 2024年电气化车型(主要为混动)销量100.6万辆(+53%) 占总销量43.15% [7] - 北卡罗来纳州电池工厂投入运营 总投资140亿美元 支持电动化战略 [5] - 计划2030年实现主力车型全混动化 当前已推迟首款美国产电动车至2026年 [8] - 混动车单车关税成本增加3200美元 远超紧凑型SUV平均利润(2500美元) [6] 供应链与关税应对 - 2024年从日本出口53万辆至美国(占比20%) 墨西哥/加拿大工厂供应超20% [4] - 墨西哥工厂获14.5亿美元追加投资 提升对美出口量 [4] - 公司承担供应商因关税上涨的成本 但未明确兜底期限 [10] - 美国对关键零部件加征25%关税于5月3日生效 日方强烈反对 [10] 日美贸易谈判影响 - 汽车产业占日本制造业总产值20% 创造540万个岗位 对美汽车出口额400亿美元(占出口总额28%) [10] - 日美计划5月下旬举行第三轮关税磋商 汽车关税是谈判重点 [10]
智新电子(837212)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2 20:25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和券商策略会 [3] - 活动时间为2025年5月8日至9日 [3] - 活动地点为中证网线上说明会及北京嘉里大酒店 [3] - 参会单位及人员为线上投资者和多家金融机构,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总经理等 [3] 业绩相关情况 应收账款与票据 - 2024年末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合计2.01亿元,因行业回款方式、销售额提升和汽车新能源业务账期长导致金额较高,合作客户信用良好;2025年一季度末合计1.89亿元 [4] 营业收入 - 2024年销售收入4.97亿元,同比增长22.44%;2025年一季度业务收入0.99亿元,因部分汽车系列项目和储能系列产品收入下降致营收下降 [5] 扣非净利润 - 2025年第一季度扣非后净利润为 -33.03万元,因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计提股份支付费用约114.71万元影响利润,主营业务毛利率11.77%与去年同期稳定 [6] 业务开拓情况 汽车业务 - 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多系统领域,与多家客户合作,2024年与部分客户探讨新能源商用车项目并形成收入,看好国内汽车行业发展持续开拓业务 [7] 消费电子业务 - 产品可用于多种消费电子产品,2025年看好游戏机等细分领域更新迭代机会,关注AI等新技术变化 [8] 其他业务情况 自动化开展 - 通过外购与自制结合进行自动化升级,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一致性 [9] 海外收入 - 传统海外收入分布在东亚和东南亚,2024年储能项目在美国,已在越南建控股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境外主营业务收入占比23.51% [10] 分红政策 - 2024年度权益分派预案每10股派现金0.60元,预计分红636.60万元,派息率36.28%;自上市累计分红逾3600万元,优先现金分红,满足条件现金分红比例原则上不少于可分配利润10% [11] 投资者交流方式 - 欢迎投资者来公司交流或通过电话、官网留言互动,热线电话0536 - 7528398,官网“投资者关系”板块可留言提问 [12][13]
上海临港再迎新能源汽车龙头项目落地
中国新闻网· 2025-04-29 22:05
项目落地 - 上汽集团与华为联合推出的新品牌"尚界"整车生产和电池配套项目落户临港新片区 [2] - 项目首期投入约60亿元人民币 [2] - 上汽时代动力电池项目同步落地 [2] 产能与产值影响 - 项目投产后上汽临港基地整车年产量将提升至28万辆 [2] - 预计直接和间接带动临港新片区汽车产业链产值每年增加500亿元 [2] -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2024年年产量达91万辆 [2] - 特斯拉电动车2024年在中国内地销量超过65万辆 [2] 行业地位与生态 - "尚界"项目有望打造全球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典范项目 [3] - 临港新片区2024年智能新能源汽车产值达2816亿元 [3] - 临港新片区已集聚汽车相关企业超200家 [3] - 汽车电子类相关企业50余家 [3] - 已构建涵盖七大赛道的汽车电子产业生态圈 [3]
【招商电子】意法半导体(STM)25Q1跟踪报告:汽车订单环比显著增长,亚洲地区推动整体工业库存改善
招商电子· 2025-04-25 18:27
意法半导体2025Q1财报核心分析 财务表现 - 25Q1营收25.2亿美元,同比下滑27.3%,环比下滑24.2%,符合指引中值25.1亿美元[2] - 毛利率33.4%,同比下降8.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4.3个百分点,位于指引中值33.8%±2个百分点区间[2] - 净利润5600万美元,同比下滑89.1%,摊薄后每股收益0.06美元[6] - 营业利润率从15.9%降至0.1%,营运现金流同比下降33.2%至5.74亿美元[6][7] - 库存30.1亿美元,环比增加3.2亿美元,库存周转天数167天,环比增加45天[2][7] 业务分部分析 按产品部门 - AM&S部门营收10.7亿美元,同比下滑23.9%,占比42%,主要受模拟产品拖累[2] - P&D部门营收4.0亿美元,同比下滑37.1%,占比16%[2] - MCU部门营收7.4亿美元,同比下滑29.1%,占比30%,主要因通用及车用MCU需求疲软[2] - D&RF部门营收3.1亿美元,同比下滑19.2%[2] 按终端市场 - 汽车收入9.8亿美元,同比下滑39%,占比39%,订单出货比大于1,订单环比显著增长[2] - 个人电子产品收入6.0亿美元,同比下滑11%,占比24%[2] - 工业收入5.3亿美元,同比下滑32%,占比21%,订单较24Q4有所提升[2] - 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外设收入4.0亿美元,同比增长1%[2] 区域表现 - 按出货地划分:亚太/EMEA/美国分别占比61%/22%/17%[2] - 按原产地划分:亚太/EMEA/美国分别占比30%/27%/43%[2] 未来展望 - 25Q2营收指引中值27.1亿美元,同比下滑16.2%,环比增长7.7%[2] - 预计25Q1为汽车和工业营收低点,工业库存亚洲地区改善明显[2] - 2025年资本支出维持20-23亿美元,用于优化制造布局[2] - 计划到2027年底实现每年数亿美元级别成本节约目标[2][12] 战略发展 - 与英诺赛科签署GaN技术开发和制造合作协议,加速GaN功率技术发展[10] - 持续推进"China for China"本土化战略,包括与三安光电、华虹半导体的合作[10] - 计划2025-2026年推出18条新产品线,采用40纳米及以下节点技术[10] - 制造布局重组计划预计未来三年全球至多2800名员工自愿离职[12] 汽车业务 - 持续推进汽车电气化战略,新增多款车载充电器与牵引逆变器设计订单[8] - 车用微控制器产品组合保持良好发展势头,Stellar和STM32A系列将推新品[8] - 在ADAS领域取得突破,Mobili IQ6H方案被采用[8] - 预计2025年汽车业务收入较2024年进一步下滑[19] 工业业务 - 预计25Q1为营收低点,订单量较24Q4提升[9] - 智能工业领域库存改善明显,亚洲地区推动整体改善[9] - 功率器件在电机控制、工业传动等领域获得突破[9] 其他业务 - 个人电子业务表现略超预期[11] - 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外设业务符合预期[11] - 在低轨卫星和数据中心领域获得增长机遇[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