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seCare智慧诊疗平台
搜索文档
数亿元资本涌入AI医疗赛道 商汤医疗值不值30亿?
第一财经· 2025-11-17 22:25
商汤医疗融资与业务进展 - 公司完成数亿元新一轮战略融资,投资方包括联想创投、联创资本等多家知名机构 [2] - 公司已同步启动A轮融资,认购金额超5亿元,投后估值超30亿元 [2] - 今年以来公司已融到第三轮,且基本由产业侧资本主导 [2] - 公司拥有近百款AI临床辅助诊疗工具、患者全周期服务系统及医学科研智能体 [4] - 公司业务基础建立在SenseCare智慧诊疗平台之上,构建了“大医智能体开发平台” [5] - 公司与上海新华医院合作探索“数字孪生+AI大模型”医院架构,与瑞金医院合作打造统一AI影像云平台 [4] AI医疗行业竞争态势 - 行业融资活动较为活跃,例如全诊通近期宣布完成1亿元B轮融资 [3] - 蚂蚁健康将原“数字医疗健康事业部”升级为“健康事业群”,加速推动医疗健康业务成为战略支柱板块 [3] - 行业竞争已进入新阶段,公司争夺医院端和患者端数据入口,将低频医疗行为转为高频健康咨询 [3] - 公司需获取更多数据训练大模型,并构建更大平台生态挖掘深度医疗场景以赢得市场 [3] - 大部分AI医疗公司尚未开发出明确盈利路径,需提供差异化产品证明估值合理性 [3] 智慧医疗市场前景与挑战 - 头豹研究院预测,到2028年中国智慧医疗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28.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预计高达67.8% [6] - 医疗保健领域被视为最被低估的AI应用领域,AI在优化就医流程、改善患者体验、构建数据治理体系方面不可或缺 [6] - 人工智能将加速人类对疾病和人体生理结构的了解进程,速度以月、日为单位推进 [7] - AI需从“工具级AI”迈向“生产力级AI”,赋能整个体系和平台,积累更复杂全面的数据以解决疑难问题 [7]
【投融资动态】商汤医疗Pre-A+轮融资,融资额数亿人民币,投资方为联想创投、联创资本等
搜狐财经· 2025-11-17 19:38
公司融资动态 - 上海商汤善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于2025年11月16日完成Pre-A+轮融资,融资额为数亿人民币 [1][2] - 参与Pre-A+轮融资的投资机构包括联想创投、联创资本、九弦资本、上海申冉、凯乘资本 [1][2] - 公司曾于2025年2月19日完成Pre-A轮融资,融资额超亿人民币,投资方包括盈峰投资、人民卫生出版社及多家投资机构 [2] 公司核心产品与技术 - 公司核心产品为SenseCare智慧诊疗平台,该平台于2018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正式发布 [4] - 平台功能包括辅助医生诊断、制定治疗规划及康复建议,支持对多种器官的异常检测、识别及自动诊断分析 [4] - 平台主要服务于放射科、病理科、放疗科、外科及骨科等重点临床科室 [4] - 产品诊断服务涵盖13个身体部位及器官,包括心脏、肝脏、肺、胃、肠及宫颈等 [4] - 平台采用专有高并发渲染技术,支持本地或云端部署,可实现来自不同医疗机构多个终端的并发访问 [4]
数亿元资本涌入AI医疗赛道,商汤医疗值不值30亿?
第一财经· 2025-11-17 17:59
AI医疗行业竞争态势 - 医疗科技公司正积极争夺医院端和患者端数据入口,旨在将低频医疗行为转化为高频健康咨询问诊行为[3] - 行业竞争已进入新阶段,公司需获取更多数据训练大模型并构建更大平台生态,依托深层医疗资源挖掘深度场景以赢得市场[3] - 当前大部分AI医疗公司尚未开发出明确盈利路径,需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差异化产品来证明估值合理性[3] 商汤医疗近期发展 - 商汤医疗完成数亿元新一轮战略融资,投资方包括联想创投、联创资本等多家知名机构,并已同步启动A轮融资,认购金额超5亿元,投后估值超30亿元[1] - 今年以来商汤医疗已融到第三轮,且基本由产业侧资本主导,在资本市场不火热的当下引发关注[1] - 公司拥有近百款AI临床辅助诊疗工具、患者全周期服务系统及医学科研智能体,通过场景深耕赋能上海多家头部三甲医院,并在全国实现AI全链路数智化升级[4] 行业融资与战略动向 - AI医疗赛道融资较为活跃,全诊通近期宣布完成1亿元B轮融资[3] - 蚂蚁健康将原“数字医疗健康事业部”升级为“健康事业群”,加速推动医疗健康业务成为其战略支柱板块[3] - 科技公司拆分高增长业务成为趋势,科大讯飞旗下讯飞医疗已于去年12月在港交所上市,成为国内“医疗大模型第一股”[5] 技术演进与市场前景 - 市场研究机构预测,到2028年中国智慧医疗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28.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预计高达67.8%[5] - AI医疗正从“工具级AI”迈向“生产力级AI”,需积累更复杂全面的数据,形成能解决疑难复杂问题的能力与工具[4][6] - 人工智能将加速人类对人体、疾病、生物的了解进程,其最大机遇在于增强诊断准确性、实现超个性化治疗方案及重建医患信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