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MS芯片

搜索文档
 梁稳根入股,吉利投资,这家中国第一要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9-13 08:47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琻捷电子是中国最大的汽车无线传感SoC公司 按2024年收入计算位列全球第三[3] - 公司提供四大产品线:TPMS芯片(2018年量产)、BPS芯片(2021年量产)、wBMS芯片(2025年产生收入)、USI芯片(2021年量产)[3][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汽车传感芯片累计出货量达1.64亿颗 覆盖中国前十汽车OEM达100%[4] - BPS SoC产品按2024年收入计排名全球第一 开发了中国首款符合2026年新强制性标准的BPS芯片[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增速达83%:2022年1.04亿元、2023年2.23亿元、2024年3.48亿元 2025年上半年1.57亿元[4] - 三年半累计亏损10.55亿元:2022年亏2.05亿元、2023年亏3.56亿元、2024年亏3.51亿元、2025年上半年亏1.43亿元[4] - 毛利率持续提升:从2022年15.4%升至2023年16.6% 2024年20.3% 2025年上半年达27.1%[7] - 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2022年-1.52亿元、2023年-6117万元、2024年-1.37亿元、2025年上半年-1.15亿元[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等价物1.24亿元[7]   行业前景 - 全球汽车无线传感芯片市场规模2025年约36亿元 预计2030年增至278亿元 复合增速50.5%[9] - 中国市场规模2025年14亿元 预计2030年达162亿元 复合增长率64.4%[9]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 将成为全球市场扩张主要推动力[9]   资本运作与股权结构 - 公司完成8轮融资累计超10亿元 2024年11月D+轮融资后估值36.35亿元[10] - IPO前控股股东李梦雄及李曙光共同控制约32.25%股本[11] - 主要投资方包括:混改基金持股6.05%、经纬持股6%、晨道持股4.88%、尚颀资本持股2.09%、吉利持股2.08%、国风投资持股4.33%[11] - 其他股东包含三一集团(通过三一持股41%)、保隆汽车、国汽投资等产业投资者[11]   产品与技术优势 - TPMS芯片是中国首个实现量产的供应商[3] - BPS SoC能在热失控前五分钟发出预警 满足从被动预警到主动防御的更高安全标准[4] - 合作伙伴包括比亚迪、小鹏、赛力斯、理想汽车、吉利汽车、宁德时代、蜂巢能源等头部企业[4]   资金用途与发展规划 - IPO募集资金将用于扩大业务规模、加速新产品商业化、提升研发能力、拓展全球销售网络[8] - 计划通过战略投资或收购提升研发能力、扩大产品组合并多元化客户群[8] - 预计2026年有望迎来盈亏平衡点[8]
 梁稳根入股,吉利投资,这家中国第一要上市
 IPO日报· 2025-09-13 08:32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第三大、中国最大的汽车无线传感SoC公司,按2024年收入计算 [4] - 公司成立于2015年,提供四大产品线:TPMS芯片、BPS芯片、wBMS芯片和USI芯片 [4] - 公司是中国首个实现TPMS芯片量产的供应商,于2018年量产 [5] - 按2024年BPS SoC产品收入计,公司排名全球第一,其芯片能在热失控前五分钟发出预警 [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汽车传感芯片累计出货量达1.64亿颗,中国前十汽车OEM覆盖率达100% [7]   财务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1.0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48亿元,三年复合增速达83% [9] -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亏损,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亏损额达10.55亿元 [9] - 公司毛利率显著提升,从2022年的15.4%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27.1% [9] - 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报告期各期分别约为-1.52亿元、-6117万元、-1.37亿元、-1.15亿元 [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4亿元 [10]   行业前景与增长动力 - 全球汽车无线传感芯片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的36亿元增至2030年的27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50.5% [12] - 中国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的14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16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64.4% [12] - 中国新规要求动力蓄电池在热失控后至少两小时内不得起火或爆炸,将于2026年7月实施 [5] - 公司开发了中国首款符合新强制性标准的BPS芯片,满足从被动预警到主动防御的更高安全标准 [5]   客户与股东结构 - 公司合作伙伴包括比亚迪、小鹏、赛力斯、理想汽车、吉利汽车、宁德时代、蜂巢能源等 [7] - 报告期内,公司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在35.6%至52.1%之间 [10] - 公司完成8轮融资,累计融资总额超过10亿元,2024年11月D+轮融资后估值为36.35亿元 [13] - IPO前,创始人李梦雄及李曙光共同控制公司约32.25%的股本,为主要股东 [14] - 知名投资方包括混改基金、经纬、吉利、三一等,其中吉利持股2.08% [13][15]
 9.5亿美元!意法半导体拟收购恩智浦MEMS传感器业务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28 09:17
 收购案概述   - 意法半导体宣布拟收购恩智浦半导体的MEMS传感器业务,以巩固全球传感器龙头地位 [2]   - 收购业务主要面向汽车安全传感器(被动安全如安全气囊、主动安全如车辆动态控制)和监测传感器(胎压监测系统TPMS、发动机管理等),同时包括工业用压力传感器和加速度计 [4]   - 交易价格最高达9.5亿美元现金(9亿美元预付款+5000万美元技术达标奖励金),预计2026年上半年完成 [5]     收购方意法半导体背景   - 公司1987年由意大利SGS微电子和法国Thomson半导体合并成立,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全球车规级SiC模块市场领先 [3]   - 产品覆盖发动机定制芯片、车灯控制等,为特斯拉、比亚迪等车企供货,1200V SiC MOSFET开关损耗较硅基IGBT降低70% [3]   - 2023年汽车半导体市场份额达10.4%,全球排名第三 [3]     被收购方恩智浦背景   - 历史可追溯至1953年飞利浦半导体部门,2006年分拆独立,全球最大车规芯片供应商之一 [3]   - 汽车处理器市场全球第一(2022年),旗舰级处理器达5纳米工艺,技术涵盖ADAS、车载网络等 [3]   - 第三代成像雷达处理器S32R47支持L2+至L4级智能驾驶 [3]     收购战略意义   - 拟收购业务2024年营收约3亿美元,毛利率和营业利润率对意法半导体有显著增益,预计增加每股收益 [4]   - 增强MEMS技术研发能力,获得汽车安全应用前沿知识产权及高素质团队 [4]   - 通过IDM模式(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全链条)实现更快创新周期和更强定制灵活性 [4]     行业趋势分析   - 汽车MEMS惯性传感器增速预计超越整体MEMS市场 [4]   - 半导体行业并购从"规模扩张"转向"精细化博弈",头部厂商聚焦核心业务,追赶者通过收购补短板 [7][9]   - 未来围绕"MCU+传感器"的技术整合将更频繁,协同能力决定市场地位 [9]     交易双方表态   - 意法半导体称收购与其战略高度契合,将加强传感器在汽车、工业等关键领域的地位 [8]   - 恩智浦表示该业务不符合其长期战略方向,但认可其在意法半导体的发展前景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