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Tencent Hunyuan
icon
搜索文档
记者观察 | 从黄仁勋来华谈起,中国市场意味着什么?
上海证券报· 2025-07-21 20:08
公司战略与市场表现 - 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在2024年已是第三次来华,持续释放出公司对中国市场高度重视的信号[1] - 中国市场是英伟达全球第四大市场,2025财年中国区业务收入约170亿美元,占其总营收13%左右[1] - 公司未来策略是持续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资,而非维持现状,因为竞争激烈,对手都在全力投资[1] 中国市场吸引力 - 中国市场吸引力体现在巨大增长潜力的市场份额,中国是全球AI、数据中心、自动驾驶及智能制造领域的核心增长极[1] - 黄仁勋预计未来两三年内中国AI市场规模将增长至500亿美元,若英伟达被排除在外将是巨大的损失[1] - 中国拥有广阔的应用场景和丰富的落地实践,尤其在自动驾驶、机器人等相关产业全球领先,有助于英伟达在未来应用创新浪潮中保持优势[2] 中国AI产业与人才优势 - 中国AI产业活力迸发,开源贡献显著,正在推动全球AI快速发展[2] - 中国孕育并开源共享了DeepSeek、Alibaba、Tencent Hunyuan、MiniMax、Baidu Ernie Bot等世界级大模型[2] - 全球大约50%的AI研究人员都在中国,目前中国研究人员在arXiv上发表的论文数量是全球最多的[2] 中国供应链与政策环境 - 中国供应链体系复杂、完整、高效且极具制造优势,是构成全球AI硬件和智能工厂建设的关键基石[3] - 全球供应链高度相互依存,AI有望为中国卓越的供应链生态系统带来新的增长机遇[3] - 中国持续开放的政策环境为外资企业注入长期信心,商务部部长明确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利用外资的政策没有变也不会变[3] 中国市场战略价值 - 中国市场的巨大规模、不可替代的应用场景、稳定开放的政策环境、蓬勃的创新发展活力以及面向未来的增长潜力,对外资科技巨头的战略价值因必要性与稀缺性更加突出[4] - 全球科技巨头掌门人密集来华,传达出外资企业在复杂国际环境下,依旧高度依赖并持续看好中国这一全球关键市场的强烈信号[3][4]
全球媒体聚焦|美媒:中国AI“弯道超车” 美国领先优势“告急”
搜狐财经· 2025-07-03 18:09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挑战美国主导地位 -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正在削弱美国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主导地位,挑战美国的领先优势 [1] 全球市场采用情况 - 在欧洲、中东、非洲和亚洲,包括跨国银行、公立大学在内的用户越来越多地选择中国企业的大型语言模型作为ChatGPT等美国产品的替代方案 [3] - ChatGPT仍是全球最主流的人工智能消费者聊天机器人,全球下载量为9.1亿次,而DeepSeek为1.25亿次 [3] - 中国公司通过提供几乎同等性能但价格低得多的产品,正在不断赢得客户 [3] 技术竞争力与优势 -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两个关键组成部分——数据和人力资本方面占据优势,这些正帮助其迎头赶上 [3] - 与美国人工智能公司优先追求重大技术突破不同,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更注重使用人工智能打造实际应用,这一侧重点或有助于迅速赢得市场 [4] - 一些中国人工智能头部公司通过开源旗下大模型获得更多优势,开源鼓励了全球的开发者和企业采用中国模型 [4][5] 价格竞争力与市场吸引力 - 在塞浦路斯人工智能平台Latenode的全球用户中,每五人中有一人选择DeepSeek模型,因其"质量相当,价格却便宜了17倍" [5] - 中国模型对于智利和巴西等资金和计算能力不那么充裕的地方的客户格外具有吸引力 [5] 全球AI模型排名 - Google Gemini 2.5 Pro (美国) 排名第一,得分为1,477 [4] - OpenAI ChatGPT 4o (美国) 排名第二,得分为1,428 [4] - DeepSeek R1-0528 (中国) 与美国xAI Grok 3 Preview并列第三,得分为1,424 [4] - 阿里巴巴Qwen 3 (中国) 并列第九,得分为1,388 [4] - 腾讯HunYuan (中国) 和MiniMax M1 (中国) 并列第十一,得分分别为1,376和1,37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