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TurboX AI眼镜
icon
搜索文档
中科创达:经营情况持续改善,端侧AI坚定布局-20250526
长江证券· 2025-05-26 17: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该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科创达 2025 年 Q1 经营显著改善,伴随智能化浪潮,凭借自身卡位优势有望打开新一轮成长曲线 [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经营情况 - 2025 年 Q1 营业收入 14.69 亿元,同比增加 24.69%,归母净利润 0.93 亿元,同比增长 2.00% [2][4][11] - 2024 年 Q1 销售毛利率 36.28%,同比降低 3.54pct,2025 年 Q1 毛利率环比增加 6.74pct [11] - 2025 年 Q1 销售费用率/研发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分别为 3.54%/19.20%/9.37%,较去年同期分别减少 0.76pct/2.17pct/0.25pct [11] 成长曲线布局 - 明确三大成长曲线,第一曲线把握移动操作系统发展,第二曲线“现有业务加端侧智能”,第三曲线“端侧智能加创新业务” [11] - 2025 年 4 月 21 日发布滴水 OS 1.0 Evo、TurboX AI 眼镜、移动机器人 AMR 三大产品 [11] - 智能汽车方面与现代汽车等多家企业推进战略合作 [11] 战略布局与展望 - 坚定“操作系统 + 端侧智能”战略,围绕多方向全面布局,有望带来持续增长动力 [11]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4.82/5.61/8.04 亿元,对应 PE 52/45/31 倍 [11]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5385|6019|6824|7708| |营业成本(百万元)|3538|3919|4456|5040| |毛利(百万元)|1846|2100|2368|2668| |销售费用(百万元)|200|211|218|224| |管理费用(百万元)|478|482|498|516| |研发费用(百万元)|1028|1126|1228|1272| |净利润(百万元)|403|482|561|804|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百万元)|407|482|561|804|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753|515|424|637|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1998|55|11|12|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189|-200|-237|-302| |每股收益(元)|0.89|1.05|1.22|1.75| |市盈率|67.16|51.96|44.67|31.14| |市净率|2.80|2.48|2.41|2.30| |总资产收益率|3.3%|3.9%|4.4%|6.0%| |净资产收益率|4.2%|4.8%|5.4%|7.4%| |净利率|7.6%|8.0%|8.2%|10.4%| |资产负债率|19.3%|15.0%|15.7%|16.2%| |总资产周转率|0.43|0.49|0.54|0.57| [15]
中科创达(300496):经营情况持续改善,端侧AI坚定布局
长江证券· 2025-05-26 10: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科创达2025年Q1经营显著改善,营收14.69亿元同比增24.69%,归母净利润0.93亿元同比增2.00%;成长曲线规划明晰,坚定布局端侧AI,4月发布三款产品,智能汽车推进生态合作;坚定“操作系统 + 端侧智能”战略,有望开拓新一轮成长曲线,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4.82/5.61/8.04亿元,对应PE 52/45/31倍,维持“买入”评级 [2][4][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中科创达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Q1营收14.69亿元同比增24.69%,归母净利润0.93亿元同比增2.00%,扣非归母净利润0.88亿元同比增2.48%,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22亿元同比减25.44%;公司是全球领先智能操作系统产品和技术提供商,有望借卡位优势推动智能产业发展打开成长曲线 [2][4] 事件评论 - 单季度经营显著改善,2025年Q1营收因端侧智能业务推进同比增24.6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2.00%;2024年Q1销售毛利率同比降3.54pct,因人员增加营业成本增速达32.02%,但Q1毛利率环比增6.74pct;2025年Q1销售、研发、管理费用率较去年同期分别减少0.76pct、2.17pct、0.25pct [10] - 成长曲线规划明晰,明确三大成长曲线,2025年4月发布三款产品彰显AI原生操作系统、端侧智能领域突破成果;智能汽车持续推进生态合作,与多家核心玩家战略合作增强卡位优势 [10] - 坚定“操作系统 + 端侧智能”战略,以生态优势与产业链多方合作,端侧智能围绕多方向布局有望带来增长动力;公司是全球领先操作系统服务商,业务布局符合产业趋势,有望享受终端智能化机遇,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4.82/5.61/8.04亿元,对应PE 52/45/31倍,维持“买入”评级 [10]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 利润表预测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6019/6824/7708百万元,净利润482/561/804百万元等 [15] - 资产负债表预测2025 - 2027年资产总计12239/12730/13407百万元,负债合计1831/1999/2174百万元等 [15] - 现金流量表预测2025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15/424/637百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55/11/12百万元等 [15] - 基本指标预测2025 - 2027年每股收益1.05/1.22/1.75元,市盈率51.96/44.67/31.14倍等 [15]
中科创达(300496) - 2025年04月23日-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7 20:28
会议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时间是2025年4月23 - 25日,地点为电话及中金香港深交所上市公司交流日活动现场 [1][3] - 参与单位众多,包括美国银行、美林证券、花旗环球等国内外金融机构 [1][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秘、CFO王焕欣,董事长助理、投资总监Rick MI [3] 2024年经营情况总结 营收情况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较上年增长2.72%,达53.85亿元 [3] - 分行业看,智能软件业务线营收142,274.17万元,增长0.49%;智能汽车业务线营收241,640.10万元,增长3.42%;智能物联网业务线营收154,549.38万元,增长3.73% [3] - 分区域看,中国营收34.26亿元,减少2.73%;海外营收19.58亿元,增长13.87% [3] 利润情况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7亿元,下降12.60% [3] - 原因一是毛利率下降2.66个百分点,毛利额减少9,063.20万元;二是研发投入增加7,752.47万元,同比增长8.16% [3][4] 下半年改善情况 - 2024年下半年,营业收入环比增长24.29%,净利润环比增长190.4%,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环比增长61.16% [4]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76%,环比增长30.67%;净利润同比增长282.76%,环比增长436.76%;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37.46%,环比增长63.35% [4] 2025年规划 - 核心业务深化,优化产品服务结构,扩大高附加值业务占比,通过战略合作锁定大客户需求 [4] - 开拓全球市场,利用全球团队提供服务,扩充全球研发资源,吸引优质人才 [4] - 投入前沿技术,深化人工智能与端侧产品融合,拓展端侧产品和应用场景 [4] - 精细化管控,利用信息化和AI技术提升运营效率 [4] 问答环节 AI发展对公司的影响 - 公司业务受益于AI产业及端侧智能发展,与大模型厂商合作深化,如与火山引擎共建联合实验室 [4][5] - AI推动端侧智能发展,带来丰富嵌入式应用场景,AI Agent与终端融合加速 [5] - 公司通过平台化智能型人才组织管理和融合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效率,如使用自主开发的编程工具 [6] 四季度改善的持续性及相关问题 - AI产业和端侧智能发展空间大,公司将巩固优势并突破瓶颈 [8] - 现金流改善是因为业务端抓回款,保障了优质现金流 [8] - 虽智能手机行业竞争影响毛利,但公司凭借技术积累和合作推动智能软件技术迭代,将提升研发效率和平台化能力复用,稳定并改善毛利率 [8] - 公司会根据业务和技术需求高效部署人员规划 [8] 物联网业务机会及业务整体预期 - 本地部署门槛降低推动AI模型在本地设备和边缘计算部署,带来嵌入式应用场景 [8] - 公司发挥技术整合优势,打造端侧智能,拓展智能硬件创新领域,如推出AI Mini PC参考设计和TurboX AI眼镜解决方案 [8] 与芯片厂商合作及产业位置 - 公司与芯片厂商围绕广泛生态合作,联合加速技术创新,布局垂直行业,构建多元化芯片生态 [9] - 公司以操作系统为核心,是连接底层芯片和上层应用的中枢,核心价值将随人工智能发展壮大 [9] 端侧智能领域核心能力聚焦 - 公司“操作系统 + 端侧智能”提供一站式交钥匙平台,满足不同领域智能化需求 [9][10] 手机产业发展及AI手机影响 - 异构计算和混合AI为手机产业带来变革,需迭代升级操作系统和芯片技术 [10] - 公司技术积累和合作将推动手机产业技术迭代创新和价值创造,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提供服务 [10][11] 商业模式及核心竞争力 - 公司提供“IP + 服务 + 解决方案”软件产品和方案,以及软硬一体产品销售 [11][12] - 公司将新技术在操作系统层深度融合,通过第二、三增长曲线战略加速全球化进程 [12] 舱驾融合及整车OS情况 -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走向中央集中式,行业期待中立开放的整车操作系统 [12] - 公司发布滴水OS及滴水OS 1.0 Evo,通过融合AI技术、支持多域融合与算力调度、整合生态资源推动汽车智能化和全球化发展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