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u Q1模型

搜索文档
为什么AI视频工具长得越来越像?
36氪· 2025-05-07 15:50
AI视频赛道竞争格局 - 行业从对标Sora转向关注商业化落地,中国玩家可灵、即梦等成为新焦点 [1][4] - 2025年半年内超10家AI视频公司密集发布新模型,迭代周期缩短至半月级 [4][12] - 头部玩家如Runway、可灵、Vidu保持半年一次基座模型更新节奏 [11][12] 技术竞争维度 - 行业聚焦三大方向:一致性(帧间连贯性)、可用性(工作流整合)、可玩性(创意特效) [6][9][14] - 一致性优化手段包括首尾帧控制、笔刷工具、多图参考等,Runway推出Act-One面部表情迁移功能 [9] - 可用性体现在动态编辑、镜头运动控制、端到端工作流(分镜-生成-剪辑)能力 [13] 产品功能同质化与商业化 - 主流产品功能趋同,均支持主体参考、音效生成、多模态编辑等基础功能 [5][15] - 可灵2.0生成5秒视频成本10元,B端API价格2元/5秒,国内厂商B端价格优势显著 [16][20] - 行业未现价格战,闭源模型仍主导市场,开源模型存在性能短板 [21][22] 市场参与者与融资动态 - 2025年初超10家AI视频初创公司获融资,Runway获3.8亿美元D轮,HeyGen获6000万美元A轮 [23][25] - 参与者分化为AGI派(如谷歌DeepMind)、平台派(如Runway)、产品派(如Pika) [26] - 创作者多平台组合使用,Runway强于可控性,Pika擅动漫风格,Vidu稳定写实输出 [26][27] 行业挑战 - 商用落地存在成本高企问题,3分钟短片制作成本达数万元,客户预算持续压缩 [16][18] - 技术路径未收敛,开源与闭源模型性能差距缩小但效率不足问题仍存 [21]
生数科技按下B端商业化快进键:30天签约智谱/飞书等8家行业龙头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06 16:49
AI视频生成行业的商业化落地正在加速。 在多模态生成领域,短短不到一周的时间,明星AI公司生数科技密集官宣与多家行业头部企业达成合 作。 2025年4月27日,智谱宣布融合生数科技旗下旗舰产品Vidu在多模态生成等方面的先进能力,其MaaS平 台将全面接入Vidu视频模型 API接口;而就在两天前的4月25日,飞书宣布与生数科技Vidu达成合作, 飞书用户可通过多维表格的AI字段捷径,直接调用Vidu一键实现从创意到成片的智能化视频生成。同期 4月25日,百度搜索在百度Create大会宣布Vidu已加入百度搜索开放平台。 能够如此密集快速在B端官宣落地,在多模态赛道很难不引人注意。这似乎也意味着,伴随生数科技 Vidu的基座模型能力在文生、图生动漫及写实登榜全球第一,这家聚焦AI视频生成行业的中国AI领军 公司已甩开大厂,率先进入到商业化成规模落地阶段。 B端商业化增速行业第一,不同领域多面开花 实际上,仔细查看生数科技B端动向,可以发现其生猛的商业化落地合作并不是单点单领域爆发,而是 早已在多领域生根,正迅猛进入爆发期。业内对B端合作大多缄默,但根据公开数据,我们还是列数了 生数科技在不到一年内,已部分对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