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3
icon
搜索文档
起动机继电器存在安全隐患 宝马汽车或召回超过33万辆汽车
中国证券报· 2025-09-30 04:57
召回事件概述 - 因起动机继电器腐蚀风险可能导致短路及火灾隐患,宝马汽车或将在全球召回超过33万辆汽车[1] - 召回涉及2015年9月至2021年9月生产的多款车型,其中德国市场受影响车辆超过13万辆,美国市场近20万辆[1] - 此次召回已是宝马2025年以来的第六次重大召回事件[2] 近期重大召回详情 - 2025年8月8日,因起动器发电机连接松动、高压系统误关闭等问题,一次性召回超过23万辆纯电动i系列车型[2] - 具体包括国产iX3车型召回10.6万辆,国产i3车型召回9.58万辆,进口i4、i7、iX等约1.6万辆[2] - 2025年5月9日,宣布召回进口5系汽车80辆、国产5系汽车16813辆以及X5汽车9953辆[2] - 2025年4月18日,宣布召回进口X3M40i、X4M40i汽车共计3736辆,因车载诊断软件标定问题存在排放危害风险[3] - 2025年6月,因驱动电机软件缺陷,宝马在美国召回逾7万辆电动车[3] 财务与市场表现 - 宝马在华销量持续承压,2024年销量下滑13.4%至71.45万辆,2025年上半年销量为31.79万辆,同比降幅扩大至15.5%[4] - 宝马集团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339.27亿欧元,同比下降8.2%,息税前利润26.61亿欧元,同比下降31.4%,净利润18.42亿欧元,同比下降31.9%[4] - 汽车业务营收294.43亿欧元,同比下降8.2%,息税前利润16.02亿欧元,同比大幅下降40.3%[4] 行业背景与公司应对 - 销量下滑主要源于中国本土汽车品牌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快速崛起,对比亚迪、蔚来、理想等品牌形成冲击[4] - 频繁的召回事件暴露出公司在产品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的系统性隐患,反映传统豪华车企在电动化转型中的技术挑战[3] - 公司进行重大人事调整,宝思齐于2025年8月1日起接任华晨宝马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成为公司首位女性CEO[5] - 公司承诺加大对中国市场投资,计划在2026年和2027年推出包括新世代在内的20余款新车,首款新世代车型将于2026年在沈阳量产[5] - 行业分析指出,汽车产品质量问题已延伸至软件系统和电子控制单元等新型部件,要求车企建立全新的质量管控体系[5]
瑞银:中国车企在欧洲加速发展 -是时候担忧了
瑞银· 2025-06-23 21: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BMW评级为买入(CBE),Renault、Stellantis、Volkswagen评级为中性(CBE) [4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品牌在欧洲市场份额加速增长,未来几个月可能进一步扩张,这将对Stellantis、Renault和Volkswagen等欧洲车企构成竞争压力,而BMW有望从车队市场的强劲需求中受益 [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国品牌在欧洲市场的现状与趋势 - 中国品牌目前在欧洲市场份额达6%,在电动汽车领域达11%,未来有望因国内市场价格竞争、欧盟电动汽车进口关税政策变化以及产品组合扩大等因素进一步扩张 [2] - 中国品牌纠正了以往的错误,扩大了产品组合,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销售加速,甚至增加了内燃机汽车(ICE),在西班牙和意大利取得了商业成功 [3] - SAIC、BYD和Chery领先于其他中国品牌,预计BYD将随着低于2万欧元的Seagull(欧洲名为Dolphin Surf)的推出加速增长,其匈牙利工厂的投产也将助力其发展 [3] 欧洲车企的竞争态势 - Renault和Stellantis在A/B细分市场的欧洲销售份额分别为74%/67%,对竞争的中国品牌敞口最高,其次是Volkswagen(25%),三者股票均被评为中性 [4] - Stellantis在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地理敞口最高,其次是Renault,这两个国家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最高 [21] - BMW被评为买入,预计将从车队市场的强劲电动汽车需求中受益,其Neue Klasse车型和iX3的推出将带来市场份额增长的机会 [4] 电动汽车市场分析 - 中国品牌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市场份额已超过11%,这与特斯拉的疲软相吻合,但在内燃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方面,传统品牌受到了影响 [29] - 如果欧盟取消电池电动汽车(BEV)关税以换取最低定价,与装备精良的中国经济型BEV的竞争可能会更加激烈,这将主要影响Stellantis、Renault和Volkswagen的相关产品 [30] - 通过对比不同价格区间的小型BEV,BYD的车型在价格、配置等方面具有优势 [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