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品质量控制
icon
搜索文档
起动机继电器存在安全隐患 宝马汽车或召回超过33万辆汽车
中国证券报· 2025-09-30 04:57
召回事件概述 - 因起动机继电器腐蚀风险可能导致短路及火灾隐患,宝马汽车或将在全球召回超过33万辆汽车[1] - 召回涉及2015年9月至2021年9月生产的多款车型,其中德国市场受影响车辆超过13万辆,美国市场近20万辆[1] - 此次召回已是宝马2025年以来的第六次重大召回事件[2] 近期重大召回详情 - 2025年8月8日,因起动器发电机连接松动、高压系统误关闭等问题,一次性召回超过23万辆纯电动i系列车型[2] - 具体包括国产iX3车型召回10.6万辆,国产i3车型召回9.58万辆,进口i4、i7、iX等约1.6万辆[2] - 2025年5月9日,宣布召回进口5系汽车80辆、国产5系汽车16813辆以及X5汽车9953辆[2] - 2025年4月18日,宣布召回进口X3M40i、X4M40i汽车共计3736辆,因车载诊断软件标定问题存在排放危害风险[3] - 2025年6月,因驱动电机软件缺陷,宝马在美国召回逾7万辆电动车[3] 财务与市场表现 - 宝马在华销量持续承压,2024年销量下滑13.4%至71.45万辆,2025年上半年销量为31.79万辆,同比降幅扩大至15.5%[4] - 宝马集团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339.27亿欧元,同比下降8.2%,息税前利润26.61亿欧元,同比下降31.4%,净利润18.42亿欧元,同比下降31.9%[4] - 汽车业务营收294.43亿欧元,同比下降8.2%,息税前利润16.02亿欧元,同比大幅下降40.3%[4] 行业背景与公司应对 - 销量下滑主要源于中国本土汽车品牌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快速崛起,对比亚迪、蔚来、理想等品牌形成冲击[4] - 频繁的召回事件暴露出公司在产品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的系统性隐患,反映传统豪华车企在电动化转型中的技术挑战[3] - 公司进行重大人事调整,宝思齐于2025年8月1日起接任华晨宝马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成为公司首位女性CEO[5] - 公司承诺加大对中国市场投资,计划在2026年和2027年推出包括新世代在内的20余款新车,首款新世代车型将于2026年在沈阳量产[5] - 行业分析指出,汽车产品质量问题已延伸至软件系统和电子控制单元等新型部件,要求车企建立全新的质量管控体系[5]
突发!紧急召回 49 万台,罗马仕 3 款充电宝藏“火患”。此前北京高校已建议停用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06-17 10:05
召回事件概述 - 公司宣布召回491745台移动电源 涉及三款型号(PAC20-272 PAC20-392 PLT20A-152) 生产时间为2023年6月5日至2024年7月31日期间 [2] - 召回原因为部分电芯原材料问题导致极少数产品可能过热 极端场景存在燃烧风险 问题源于供应商原材料质量控制失误 [4] - 公司承诺为受影响用户提供免费更换同价值安全产品或全额退款服务 强调产品通过3C认证及国际安全检测标准 [4] 高校禁用风波 - 北京多所高校(如北京联合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发布通知指出公司20000毫安充电宝存在自燃爆炸风险 建议师生立即停用 [5] - 校方称该型号已引发多起校内事故 119消防部门检测显示其充电温度显著高于同类产品 [5] - 早在2019年就有广东佛山女大学生反映购买自该公司的充电宝放在床上无故燃烧 [7] 历史召回记录 - 公司曾于2019年因OM10型号充电宝自燃风险召回3792台产品 原因为电芯组装工艺缺陷 [9] - 此次事件中历史问题被重新提及 加剧公众对公司品控能力的质疑 [9] 公司回应 - 6月14日公司发布公开声明致歉 但初期否认收到北京市教委正式风险通告 称信息传播存在偏差 [10] - 6月16日宣布召回计划 承认部分产品存在缺陷 此次召回是近年来中国充电宝行业较大规模召回事件之一 [12]
零跑汽车:高速增长下的品控隐忧与用户信任危机
金融界· 2025-03-27 15:08
文章核心观点 - 零跑汽车靠高性价比策略快速占领市场,但在快速扩张中积累矛盾,产品缺陷暴露引发维权潮,危机应对失当加剧用户对立,企业需重视产品质量和用户服务以实现长远发展 [1][5] 产品缺陷集中暴露引发维权潮 - 2025年3月12日,网名“洞察喵”的零跑C01 606智享版车主率先投诉,列举七项产品缺陷,包括高速行驶稳定性不足、LCC车道保持功能运行晃、自动泊车系统难用、系统提示音强制打断媒体播放等 [2] - 产品迭代区别对待加剧用户不满,新车升级车机系统,旧款同硬件车型以“硬件不支持”为由停止更新,原本宣传“全系标配”的智能驾驶系统旧款变为付费服务,新款免费 [2] - 截至3月18日,超100名零跑C01、C11及C16车主加入集体投诉,部分C11车主反映前轮异常吃胎、续航缩水30%等问题,3月车辆质量和售后服务投诉仍在增加 [2] - 展示多起零跑汽车不同车型的投诉案例,涉及自动泊车事故、电池续航虚标、车机不升级、语音提示延迟、购车定金未退等问题 [3] 危机应对失当加剧用户对立 - 面对产品质量投诉,零跑汽车仅以“尽快核实处理”统一回复,未实质回应车主核心诉求,导致投诉规模从3月12日至当前增长超5倍 [4] 行业启示 -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快速增长时不能忽视产品质量控制和用户服务,否则会损害品牌形象和导致用户信任危机,零跑汽车需积极解决问题、重建消费者信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