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软件(03888) - 2023 Q1 - 业绩电话会
2023-05-23 19: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总收入同比增长6%达到19.70亿元 [1][2] - 办公软件及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至10.52亿元 [2][3] - 在线游戏及其他业务收入同比下降6%至9.90亿元 [3][4] - 毛利同比增长8%至16.25亿元 [4] - 毛利率保持在82%的高水平 [4]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9%至6.61亿元 [4] - 销售及分销费用同比增长31%至3.51亿元 [4]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至1.50亿元 [4][5] - 股份支付费用同比下降2%至0.73亿元 [5] - 经营利润(不含股份支付)同比下降7%至5.33亿元 [5][6] - 净利润(不含股份支付)同比增长66%至2.36亿元 [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办公软件及服务业务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于个人订阅和机构订阅业务的强劲增长 [2][3] - 在线游戏业务收入下降主要由于GX43和GX139等手游收入的自然下降 [3][4] - GX093游戏通过内容更新和运营优化提升了用户参与度和消费 [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无明确披露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 - 金山办公集团持续投入AI相关研发,推动AI技术在应用领域的落地 [1][2] - 在线游戏业务进一步提升原创IP价值,坚持优质游戏策略 [1][2] 行业竞争 - 无明确披露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金山办公集团将继续培育AI技术,充分利用新技术驱动办公产品和服务的重构和创新 [6][7] - 在线游戏业务将持续根据用户需求调整优化产品和服务,提升游戏口碑,引入更多独特玩法和内容 [6][7]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Zhaodong Zhang 提问** - MoYu2游戏上线后的数据表现如何 [7][8] - 公司是否调整了全年游戏业务收入指引 [7][8] - WPS AI的后续产品更新、功能升级和商业化进展如何 [8][9][10] **Zou Tao 回答** - MoYu2用户数略低于预期,但盈利能力略好于预期,整体符合预期 [8][9] - 公司未调整全年游戏业务收入指引,依然基于GX093、新游戏和老游戏的表现制定 [9][10] - WPS AI目前未投入大模型,而是与合作伙伴合作,后续商业化进度取决于合作方获得大模型许可的时间 [10][11] 问题2 **Linlin Yang 提问** - 公司在越南推出新游戏,对收入的提升空间有多大 [11][12] - 公司是否预计Q2游戏业务会有较正面的增长 [11][12] - AI对游戏行业的影响,公司有何应对准备 [12][13][14] **Zou Tao 回答** - 根据实际数据,Q2游戏业务表现预计会好于公司年初预期 [12][13][14] - AI在游戏美术特效等方面短期内影响有限,但未来会不断提升 [13][14][15] - 公司子公司天山石油计划在今年推出使用AI技术的新游戏 [14][15]
快手-W(01024) - 2023 Q1 - 业绩电话会
2023-05-22 19:00
业绩总结 - 2023年第一季度,快手科技首次实现集团级别调整后净利润,标志着盈利能力的重大突破[1] - 公司在2023年第一季度实现了调整后的净利润,达到4200万元人民币,与2022年同期相比实现了扭亏为盈[16] - 公司在2023年第一季度实现了集团收入19.7%的年度增长,达到252亿元人民币[13] - 公司的营业利润在第一季度同比增长33.4%,达到117亿元人民币[15] 用户数据 - 在2023年第一季度,快手科技的DAU和MU健康增长,短视频和直播内容的总观看量同比增长超过10%[2] - 快手科技在2023年第一季度加强了用户增长和生态建设,降低了用户获取和留存成本[3] - 快手科技在2023年第一季度加强了社交属性和社区活力,用户之间的互相关注达到了29.6%[3] - 2023年第一季度快手搜索平台的月活跃用户超过4.2亿,日搜索量超过6.5亿[5]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快手科技在2023年第一季度继续推出涵盖历史、科学技术、经济金融等领域的课程,吸引了近1000万观众[4] - 快手科技在2023年第一季度进一步完善了平台的搜索功能,用户搜索习惯更加稳固[4] - 公司正在探索通过AI技术自动生产招聘视频,以提升内容生产能力[34] - 公司在AI领域取得进展,已组建大模型研发团队[4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3年第一季度在线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5.1%,占总收入的51.8%[6] - 2023年第一季度直播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8%至93亿元人民币[11] - 海外业务收入在2023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超过6倍,达到1.38亿元人民币[12] - 公司将继续扩大核心运营城市数量,提升当地优势商家商品供给,激励达人创作优质内容,强化本地用户的消费心智[31]
腾讯控股(00700) - 2023 Q1 - 业绩电话会
2023-05-17 20:00
业绩总结 - 第一季度总收入为15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1] - 毛利润为68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1] - 非IFRS运营利润为48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2] - 非IFRS净利润为3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2] - 2023年第一季度总收入为15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10] - 总毛利为6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10] - 净利润为2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11] - 每股摊薄收益为2.639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11] - 营业利润为4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11] - 净利润为3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11] - 每股摊薄收益为3.353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11] - 总毛利率为45.5%,同比增加3.4个百分点[11] - 在第一季度,公司的游戏表现良好,主要归因于吸引人的内容,玩家对吸引人的内容做出了积极反应,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金钱[14] - 三年来,尽管中国经济趋势不稳定,但购买力总体上有所增加,这导致有能力在高质量内容上花费更多[15] - 当前递延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8%,主要是由于在线游戏的现金消费表现良好[16] 用户数据 - 微信和QQ的月活跃用户分别同比增长2%和6%[2] 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在2023年,非IFRS的有效税率将在18%至20%之间[21]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QQ通过新架构优化了开发效率和用户安全[4]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在海外游戏公司的并购策略稳定,主要关注移动游戏、PC游戏和偶尔的主机游戏公司[25] 其他新策略 - 公司在控制运营费用方面保持严格控制,因为公司变得结构更加高效[34]
百度集团-SW(09888) - 2023 Q1 - 业绩电话会
2023-05-16 20:00
业绩总结 - 百度在第一季度总收入为人民币 311 亿元,同比增长 10%[10] - 百度呼叫的在线营销收入为人民币 166 亿元,同比增长 6%[10] - 百度呼叫的非在线营销收入为人民币 64 亿元,同比增长 11%[11] - 百度呼叫的营业成本为人民币 152 亿元,同比减少 3%[11] - 百度呼叫的营业利润为人民币 50 亿元,营业利润率为 18%[11] 用户数据 - 自3月份推出早期机器人以来,查询量每秒标准化增加了近10倍,显示出了显著的效率提升[3] - 百度呼叫截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的员工人数约为 36,000 人[12] - ApolloGo在第一季度向公众提供了近66万次乘车服务[26] 未来展望 - 在Q1,在线营销收入实现了显著增长,回到了高个位数增长,主要受到线下行业的多个垂直领域的推动[13] - 公司在北京的一些地区和武汉已经开始提供全自动驾驶的乘车服务,并计划继续扩大全自动驾驶服务的范围和数量[26]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在智能驾驶领域,Apollo Go获得更多政府许可,可以在中国提供全自动无人驾驶的载客服务[8] - ErnieBot正在与各行业合作,包括金融顾问分析大量研究报告和公共信息[5]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正在全国范围内稳步增加日均乘车量,并计划继续自动化运营策略,以实现机器人出租车的长期成功[27] 其他新策略 - 公司相信随着RT6和其他新型机器人出租车车型的推出,硬件成本将继续降低[27] - 公司将优先考虑未来全自动驾驶服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27]
中芯国际(00981) - 2023 Q1 - 业绩电话会
2023-05-12 08: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收入为14.62亿美元,环比下降9.8% [2][3] - 毛利率为20.8%,环比下降11.2个百分点 [2][3] - 经营利润为8.3亿美元 [2][3] - 税息折旧及摊销利润为9.51亿美元,税息折旧及摊销利润率为65.1% [2][3] - 归属于本公司的应占利润为23.1亿美元,归属于非控制性权益的应占利润为3.6亿美元 [2][3] - 公司总资产为450亿美元,其中库存资金193亿美元 [3][4] - 总负债为154亿美元,其中有息负债为94亿美元 [4][5] - 总权益为296亿美元,有息债务权益比为31.6%,净债务权益比为负33.5% [4][5] - 2023年二季度销售收入预计环比增长5%到7%,毛利率预计在19%到21%之间 [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智能手机、消费电子、物联网和其他类别收入占比分别为23%、27%、17%和33% [10][11] - 智能手机收入环比下降超过两成,消费电子和物联网收入环比持平,其他类别下的车用相关收入继续增长 [10] - 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和专用存储器平台收入环比增长超过两成 [1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按区域来看,中国、美国、欧亚区收入占比分别为75%、20%和5% [1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 - 公司积极通过调整产品组合来优化收入结构,提高平均销售单价 [9][10] - 公司持续推出投资增长计划,每年新增一座5万片12英寸月产能的工厂 [18][19] - 公司将各个新建工厂定位不同,中芯深圳主打高压驱动、摄像头芯片和功率电子,中芯西清主打模拟和电源管理产品,中芯京城和中芯东方产品平台相对更加多样化 [18][19] 行业竞争 - 公司不追逐底价竞争,而是通过提高产品平均售价来优化收入结构 [29][30] - 公司利用自身技术优势,与客户合作推动新产品快速进入市场,增加市场份额 [15][1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第一季度集成电路行业整体处于底部,工业和汽车领域相对稳健,手机和消费电子产业链库存高企 [9][14] - 公司看到中国客户信心有所回升,部分标准产品需求已触底,国内终端整机公司积极创新带动公司订单增长 [14][15][16] - 公司预计二季度产能利用率和出货量将高于一季度,销售收入环比增长5%-7%,毛利率预计在19%-21%之间 [14][16] - 公司对全年前景持谨慎态度,尚未看到市场全面回暖,维持全年销售收入同比降幅为低个位数,毛利率在20%左右的指引 [19]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Randy Abrams 提问** 询问8英寸和12英寸产品的需求情况,以及二季度的产品价格趋势 [22][23][24][25] **管理层回答** 8英寸产品需求下降主要是由于标准产品订单减少,12英寸产品需求回升主要来自于新产品和客户市场份额提升;公司不会大幅降价抢单,产品价格变动主要受产品结构变化影响 [29][30][31] 问题2 **Xuelai Li 提问** 询问公司二季度产能利用率回升是否具有持续性,以及今年资本支出计划 [37][38][39][40][41][42] **管理层回答** 公司二季度产能利用率回升主要由于新产品需求增加和客户市场份额提升,预计这一趋势可以持续;公司今年资本支出计划与去年持平,每年新增5万片12英寸产能,不会做大幅调整 [42][43] 问题3 **子元 提问** 询问公司今年在工艺平台和制程结构方面的规划 [43][44][45][46] **管理层回答** 公司将在现有40纳米和28纳米节点上推出新产品,提升性能;同时加大对可满足汽车级要求的工艺平台的投入,并扩大功率电子产品线 [44][45][46]
中国春来(01969) - 2023 Q2 - 业绩电话会
2023-05-08 10: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2023年中期业绩收入为人民币7.49亿元,同比上涨14.2%,延展至全年大约是15亿 [12] - 集团2023年中期业绩毛利率62.9%,相较上一年同期上涨0.4% [13][14] - 集团2023年中期业绩净利润3.31亿元,净利率44.2%,同比增长32% [1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在校生规模达10.4万人,如果加上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二二到二三学年的学生人数规模已经突破11万人 [2][3] - 集团学生人数从17 18学年的4.5万人到现在23学年中期的10.4万人,年复合增长达15% [2] - 集团旗下各校的平均就业率达到76.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在河南省以及华中其他地域的广泛布局,可以充分抓住发展机遇,河南省乃至华中地区未来的人口增幅优势将促进集团学生规模提升 [5][6] - 集团在校生规模有望在两到三年内突破13万人,如果再加上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有望突破14万人 [6][2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集团未来将通过扩张和完善学校基础设施,进一步扩大在校生规模 [11] - 集团将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优化学科专业建设,提升学校综合治理水平 [11][12] - 集团将加强实践性课程和培训课程,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7] - 集团将加强实质队伍建设,优化人员结构,提升运营管理能力 [11] - 集团将进一步布局职业教育,培养大国工匠,助力技能中国建设 [29][3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集团看好河南及华中地区的人口增长优势,将有助于集团学生规模持续增长 [5][6] - 集团认为办学质量和声誉是业务增长的关键,将继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6][7] - 集团认为管理制度和团队经验是成功复制的关键,将进一步优化管理能力 [8][10] - 集团对未来两到三年的营收增长持乐观态度,预计将突破20亿元 [23]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投资者提问** 关于民办高校分类登记政策,集团各校的盈利性转设计划和时间表 [17][18][19] **侯俊宇董事回答** 集团将根据政策要求和学校实际情况,优先保障投资者利益来选择盈利性质 [19] 问题2 **投资者提问** 行业政策对集团办学投入要求是否会上升,如师生比等 [24][25] **张杰董事回答** 集团一直致力于改善办学条件,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相信合理投入必有收获 [24][25] 问题3 **投资者提问** 职业教育分流政策对集团的影响 [26][27][28][29] **张杰董事回答** 政策灵活性强,集团将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布局,培养大国工匠 [29][30]
现代牙科(03600) - 2022 Q4 - 业绩电话会
2023-04-13 16: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收入为28亿港元,毛利率约49%,EBITDA为4.6亿港元,净利润为2.2亿港元,期末现金余额为4.4亿港元,每股收益为63.1港仙 [7] - 2022年收入同比下降约4%,主要受到国内疫情影响,但按原货币计算,澳洲区增长5%,北美下降1%,大中华区下降7% [8][9][1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主要业务为益齿产品和服务,服务对象为全球范围内的牙医,其中欧洲占比40%,北美占25%,大中华区占25%,其他地区占8% [3] - 隐形牙套业务销售收入2022年增长22%,达2.6亿港元,完成3,600个个案 [21]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欧洲市场公司定位为数字化解决方案的领导者,未来几年有望实现15%以上的销售增长 [24] - 北美市场受到通胀和人员招聘困难的影响,未来几年预计增长5-8% [25][26] - 大中华区市场受疫情影响较大,但长期来看有望保持20%以上的增长 [27][28] - 香港市场公司占据政府投标的100%市场份额 [2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 - 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直接服务亚裔牙医的销售网络,是行业内的绝对领导者 [12][13] - 公司通过自有生产和销售网络的一体化,在与牙医的沟通和反应上具有优势 [13][14] - 公司看好数字化发展趋势,预计未来几年口腔扫描仪的普及率将从15%提升至50% [18][19][20] - 公司计划在越南建立生产基地,主要服务美国市场,未来可能扩展至东南亚其他市场 [40][41][42] - 公司保持谨慎的收购策略,主要关注有战略价值和财务回报的标的 [43][4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2年是公司发展历程中最困难的一年,但公司仍实现了较好的财务和营运表现 [45][46] - 随着国内疫情管控放松,公司有信心在2023年实现更好的业绩表现 [11][12] - 公司看好数字化发展趋势带来的行业格局变化,有信心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18][19][20] - 公司对国内终极体政策的影响持谨慎态度,认为短期内影响有限 [29][30][31]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Ellie Jiang 提问** 公司未来几年的发展预期和突破口在哪里 [35][36][37][38][39] **Jiazhen Zhao 回答** 公司看好数字化发展趋势带来的行业格局变化,有信心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未来几年有望实现10%以上的整体销售增长,其中欧洲和大中华区有望达到15-20%的增长 [38][39] 问题2 **Yang Bai 提问** 公司越南生产基地的发展计划和对东南亚市场的影响 [40][41][42] **Jiazhen Zhao 回答** 公司将越南生产基地定位为服务美国低价位市场,未来1-2年内计划将产能从100人扩大至300-500人,并有望进一步扩展至东南亚其他市场 [40][41][42] 问题3 **Joyce Ju 提问** 公司未来的收购计划和策略 [43][44] **Lei Chen 回答** 公司保持谨慎的收购策略,主要关注有战略价值和财务回报的标的,不会盲目追高价格,更多关注自身的有机增长 [43][44]
中国同辐(01763) - 2022 Q4 - 业绩电话会
2023-04-11 10: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5%,达到61.46亿元 [4] - 2022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2.11%,达到7.55亿元 [4] - 2022年规模净利润同比增长16.64%,超过35% [4] - 2022年每股收益(EPS)同比增长超过6% [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放射性药品业务占比64%,仍是最大业务板块 [5] - 核医疗装备业务增长超过80%,占比12% [6] - 辅造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4%,年化增长超过26% [7] - 其他业务收入增长超过100% [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放射性药品业务中,显像和治疗用品收入增长0.4%,呼吸试验产品收入增长9% [6] - 放射源业务中,工业源业务增长接近50%,出口业务增长接近30% [6] - 医疗装备业务中,放射治疗装备销售收入超过5亿元,维保业务收入超过7亿元 [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公司聚焦核医疗健康和辐射技术应用两大产业方向,致力于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20][21][22][23] - 公司加大在放射性药物、诊断产品、医疗设备等领域的研发投入,持续推进新产品管线 [17][18] - 公司加快全国性生产基地建设,提升产能和布局优化 [11][21] - 公司在高端放疗设备、工业源等领域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12][1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将继续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19][20] - 公司将坚持"投控源头、做强核心、扩张应用"的产业发展思路 [21][22] - 公司将致力于提供智慧医疗整体解决方案,发挥自身优势 [23][24]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无相关内容
重庆银行(01963) - 2022 Q4 - 业绩电话会
2023-04-07 09: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资产总额6847亿元,同比增长10.6% [1][2] - 贷款总额3525亿元,同比增长10.9% [1][2] - 存款总额3825亿元,同比增长13% [1][2] - 净利润首次突破50亿元,达到51.17亿元,增幅5.3% [1][2][10] - 营业收入134.6亿元,同比下降7.2% [2][3] - 成本收入比25.3%,保持行业较优水平 [6][1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业务:公司贷款余额增长17.6%,占比79.2% [16] - 零售业务:个人客户数增长27万户,近三年增长82万户 [15] - 普惠金融:普惠小微贷款余额436亿元,客户数5.44万户 [16][50] - 投行业务:债券承销业务占比32% [7] - 资产管理:理财业务、信托业务等非息收入业务发展 [9]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双城经济圈:近三年年均向双城经济圈提供信贷支持超过1000亿元 [18] - 西部陆海新通道:积极参与相关重大项目融资 [18] - 重庆市场:存款市场占比提高1.6个百分点 [52]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坚定实施高质量发展战略,聚焦服务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特色发展 [8][12][13][14][15] - 加快结构调整,资产配置向重点领域倾斜,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3][4][11][16] - 加强集团化管理,子公司业务协同发展 [6] - 持续加大资本补充力度,资本实力不断增强 [34][35] - 面临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行业竞争加剧等挑战 [7][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2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公司保持了稳健经营 [41][43] - 2023年将继续坚持高质量发展,聚焦服务实体经济、降本增效、防范风险 [8][41][46] - 看好未来发展前景,将持续推动各项业务高质量发展 [54][55]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重庆日报记者提问** 重庆银行如何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20] **林董事长回答** 1) 近三年年均向双城经济圈提供信贷支持超过1000亿元 [21] 2) 积极参与重点产业、重大项目的融资支持 [21] 3) 未来将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22] 问题2 **长江证券分析师提问** 2023年公司资产负债管理将采取哪些措施? [23] **李总经理回答** 1) 从资产端: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支持重点领域发展 [24][25] 2) 从负债端:加强存款成本管控,提升负债稳定性 [26][27] 3) 综合运用各类货币政策工具,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26][27] 问题3 **国泰君安分析师提问** 公司如何定位和发展普惠小微金融业务? [47] **张总经理回答** 1) 坚持以政策为导向、创新为驱动、科技为引领的发展战略 [47][48] 2) 从多个方面持续巩固提升比较优势,提升服务质效 [48][49][50] 3) 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68亿元,其中两增口径436亿元 [50][51]
兴科蓉医药(06833) - 2022 Q4 - 业绩电话会
2023-04-04 10: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实现收入22.7亿元,较2021年增长12.2% [3] - 2022年实现毛利3.06亿元,较2021年减少5900万,主要是由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导致采购成本增加 [3][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人血白蛋白注射液销售增长2.84亿元,得益于供应稳定和销售网络成熟 [3][4] - 医美服务板块收入增加0.12亿元,随着公司收购德美医疗美容医院全部股权 [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四个口岸都有药品进口业务,营销网络覆盖全国重要城市终端医院 [6] - 公司目前覆盖超过5000家医疗终端机构,拥有百名经验丰富的销售团队及市场管理人员 [6][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公司未来发展包括传统生物制品领域、新型医美产业链构建和供应链服务中心建设 [10] - 公司通过投资收购引入新产品,扩大现有市场,致力于发展成为大型专业生物制药企业 [10] - 公司在医美领域自主研发,打造从原材料到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整体产业链 [2][7] - 公司收购德美医疗美容医院,配合少女针等医美产品的研发和临床试验 [15][1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在血液制品领域已经做到全国前三的市场份额,为公司提供稳定的业务基础 [12] - 医美业务是公司在现有业务基础上新开拓的赛道,未来将与血液制品业务并重发展 [12][13] - 公司将利用现有的药品分销渠道和经销商网络,推广医美产品 [21][22] - 公司未来3-5年对整体业务的盈利能力充满信心,医美产品将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19][20]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Sky Liu 提问** - 公司未来如何兼顾血液制品和医美两大业务板块的发展 [11] - 公司未来是否会保持目前的派息水平 [11] **公司管理层回答** - 公司将在现有稳定的血液制品业务基础上,同步发展医美业务,两大板块并重发展 [12][13] - 公司未来将根据投资和盈利情况,保持稳定的派息政策,不会对现金流产生重大影响 [14] 问题2 **吴庆 提问** - 公司收购德美医疗美容医院对医美产业链布局有何作用 [15][16] - 公司在血液制品和医美产品上是否能获得政策支持,如税收优惠 [15][17] **公司管理层回答** - 德美医疗美容医院将在公司医美产品研发和临床试验阶段提供支持,未来在产品推广中发挥作用 [15][16] - 公司在血液制品业务目前未享受税收优惠,在医美业务方面可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资格享受15%所得税优惠 [17] 问题3 **张敏 提问** - 公司每年的研发投入占比情况 [25] - 公司未来研发重点方向和正在研发的项目进展 [25][26] **公司管理层回答** - 2021年研发投入约2000万元,2022年约3000万元,2023年预计将达5000万元 [25] - 公司未来研发重点为医美产品,如少女针、丝密针等,目前处于临床前试验和临床试验阶段 [25][26]